文人情緒—雅謔

人都有情緒不佳的時候,都有發洩的慾望,直接的方式頗為不雅,古人是如何發洩情緒的呢?一起看一下

【豎子】

鴻門宴的時候,范增一再暗示項羽要把劉邦幹掉,項羽當場沒做到,最後范增發脾氣了,說:“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這個幼稚無知的人,我沒辦法跟你共事,以後搶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劉邦。後來漢高祖劉邦“罵酈生為豎儒,謂此儒生豎子耳”,你們這些知識分子是豎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公,高祖自謂也。漢書作‘乃公’,乃亦汝也。”

【野哉】

孔子罵他的學生子路:“野哉,由也!”意思是你這個沒見識、不懂事的傢伙。還有一種“小人”,罵人是“小人”比較常見。還有一種“死公雲等道”,五個字連在一起,意思是“死東西你胡說什麼鬼話”。

文人情緒—雅謔

【爾母婢也】

可追溯至《戰國策·趙策》中《秦圍趙之邯鄲》一文。“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赴於齊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東藩之臣田嬰齊後至,則斫之!’(齊)威王勃然怒曰:‘叱嗟,爾母婢也!’卒為天下笑。”

這段話的意思是:已經走下坡路的周王朝,不自量力,對後去弔唁的齊威烈王抖威風,而齊威烈王卻不把周烈王放在眼裡。以“爾母婢也”叱之。“爾母婢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你的母親是下等人”。在封建社會里,罵王室成員的母親是下等人,當然是不能容忍的。

【人頭畜鳴】

鳴:叫。這是罵人的話,指雖然是人,但象畜類一樣愚蠢。也比喻人的行為非常惡劣。

【教猱升木】,讀音jiāo náo shēng mù,出自《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教:傳授知識技能。猱:猴子的一種。釋義:教猴子爬樹。後用以比喻教唆壞人為惡。

為什麼教猴子爬樹會有教壞人做壞事的意思?

道理很簡單,詩經“毋教猱升木”,是由於當地人觀察猴子習性而寫,猴子在當地習性不好,經常去山下偷東西。在當時,猴子是偷盜之徒象徵。

你想想,猴子本就會爬樹,既然會爬,還教它如何爬,也怪不得現如今用以比喻教壞人幹惡事。

文人情緒—雅謔

1940年3月,南京成立汪偽國民政府,汪精衛自任主席。大小漢奸紛紛辦賀禮,向主子獻媚。偽南京市警察廳長申省三親自趕到靈谷寺,強要當時寫楹聯頗有名氣的靈谷老人寫一副賀聯。

靈谷老人雖然再三推辭仍不見效,於是靈機一動,提筆寫下了這樣一副對聯:

昔具蓋世之德,

今有罕見之才。

並按照申省三的要求題了“汪主席就職大典誌喜”幾個大字。

汪精衛就職典禮上,申三省得意地走到汪精衛面前,高聲說道:“汪主席、各位貴賓,卑職取得當今王羲之——靈谷老人親書一聯,作為慶賀之禮!”說罷,展開彩軸,掛於廳堂之上。

正當大家爭相觀賞讚不絕口之際,有一個隨同看出了其中奧妙,嚴肅地說道:“諸位,你們受騙了,這副對聯含諷刺之意。“

申三省不明所以,責問之下隨同解釋道:“申廳長,這是一副諧音聯,它的意思是‘昔具該死之德,今有漢奸之才。”

申三省一聽,嚇得額頭冒汗,慌忙把對聯扯碎。

文人情緒—雅謔

某地相間有一私塾,教書先生正在做給學生上課,突然一位滿身就起的人闖了進來。先生一看,認得是當地的無賴,叫竹溪。先生要竹溪出去,竹溪不肯,向先生討要酒錢。先生早就想找個機會教訓竹溪了。於是對他說:“我是個窮教書的,哪有錢給你,我就寫點東西送你吧?”

竹溪知道先生的字寫得好,心想可以拿去換點酒喝。先生略一思索,提筆下一了一聯:

竹本青皮,若非節外生枝,終成光棍;

溪原白水,任爾風中作浪,總是下流。

這副對聯首字嵌入了竹溪的姓名。“青皮”一語雙關,既寫竹子,也為“無賴”的代名詞。正因為無賴不好好做人,到處“節外生枝”,總要”風中作浪“,才落得個”光棍“下場,成為眾人唾棄的下流痞子。

文人情緒—雅謔

如果說蘇軾對張先的是調侃,那麼有的文人是真會罵人的,只不過即便是罵人,如果對方在某些地方比自己優秀,還是由衷欽佩的。

南唐詞人馮延巳,是當朝宰相,寫得一手好文章好詞,不過據傳馮延巳是個”奸佞險詐“的人,讓政敵又欽佩又恨。

比如孫晟,有一次當著他的面罵他:“鴻筆藻麗,十生不及君;詼諧歌酒,百生不及君;諂媚險詐,累劫不及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