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9岁孩子和新华字典的一些故事

第一次使用"新华字典"是在小学三年级,是远方打工回家的叔叔送给我,并祝福我好好读书。那时大概是2005年左右,作为一个农村人、一个农村小孩来说,新华字典是非常陌生的。就像如今我看英语词典一样。

我不懂新华字典的五笔、对笔数也常常计算错误。我总是认为"门"字的横折弯钩应该分为两笔、"凹"字中间到底算不算一笔......。

2003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9岁孩子和新华字典的一些故事

在"新华字典"上翻阅的第一个字,是我的姓"曾"!

姓对于大多数小孩子来说都是神秘的,尤其是某些父母为了逃避生育的教育,谎称孩子是垃圾堆捡来的、是山林里挖掘的、是天上掉的,所以名字就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尤其是老人经常讲些上古炎黄的小故事、大禹治水的神迹、神农的慈爱等等。

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名字有特殊的意义,这样在一群小伙伴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树立起某种比较朦胧的崇拜。

2003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9岁孩子和新华字典的一些故事

酷似砖头的新华字典,让我倒了大霉!

小学是所有人最快乐的记忆、也是成年人无数次徘徊夕阳下,异常憧憬的岁月!是啊,那时的日子虽然穷,但每天都好充实,无论是打闹、还是游戏!

小学四年级时,班里的男生常常在课后分为两个小集体,这个团体将在下课后进行大赛跑,目的是为了争夺150米外的乒乓球桌!下课铃响起,老师慢滋滋的收拾东西,讲台下面的小伙伴们却一手按住桌角、另一手拦在课桌之间的通道,防止有人快速跑出去。

老师终于收拾好了,但是站在门口犹豫了,向后看去,发现一大群人站在自己的后面,推来推去、拉来拉去,但就是不敢越雷池半步。

2003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9岁孩子和新华字典的一些故事

呲、呲,不知道是谁抄起我课桌上的字典就往人群中排头位置扔了过去,可惜技术不好,字典擦过排头人肩膀,砸向了老师的小腿。

这可创了大祸了!小时候的老师并没有现在老师这么多顾忌,教育起学生来也非常的尽心尽力!他先是勒令冲在前面的几个小伙伴,绕操场跑10圈、然后再查到我,认为字典是我扔的,只是我不承认罢了!

因此,他让我在讲台上蹲2分钟马步,两手直伸撑着厚厚的新华字典!

2003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9岁孩子和新华字典的一些故事

新华字典带给我太多的回忆了,比如在那个闭塞的小乡村内,它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每次课堂上有生僻字时,领桌我一直暗恋的女组长都要把字典抢过去;而我心里是愿意的、但是手上却一点也不留情。新华字典对于我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后老师,我家离学校有3-4公里,学校在山的那一边、我家在山的这边,每次放学回家遇到不认识的字都是依靠新华字典帮忙,

所以在小学,我成绩最好的是语文!

2003年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9岁孩子和新华字典的一些故事

如今长大了!新华字典却渐渐的离我远了,但是记忆却一直留在我的心底。等我以后有孩子了,我也给他买一本新华字典,虽然他不会有我那时候的记忆;但在每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我会用我的故事慢慢的哄他入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