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9歲孩子和新華字典的一些故事

第一次使用"新華字典"是在小學三年級,是遠方打工回家的叔叔送給我,並祝福我好好讀書。那時大概是2005年左右,作為一個農村人、一個農村小孩來說,新華字典是非常陌生的。就像如今我看英語詞典一樣。

我不懂新華字典的五筆、對筆數也常常計算錯誤。我總是認為"門"字的橫折彎鉤應該分為兩筆、"凹"字中間到底算不算一筆......。

2003年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9歲孩子和新華字典的一些故事

在"新華字典"上翻閱的第一個字,是我的姓"曾"!

姓對於大多數小孩子來說都是神秘的,尤其是某些父母為了逃避生育的教育,謊稱孩子是垃圾堆撿來的、是山林裡挖掘的、是天上掉的,所以名字就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尤其是老人經常講些上古炎黃的小故事、大禹治水的神蹟、神農的慈愛等等。

每個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名字有特殊的意義,這樣在一群小夥伴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樹立起某種比較朦朧的崇拜。

2003年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9歲孩子和新華字典的一些故事

酷似磚頭的新華字典,讓我倒了大黴!

小學是所有人最快樂的記憶、也是成年人無數次徘徊夕陽下,異常憧憬的歲月!是啊,那時的日子雖然窮,但每天都好充實,無論是打鬧、還是遊戲!

小學四年級時,班裡的男生常常在課後分為兩個小集體,這個團體將在下課後進行大賽跑,目的是為了爭奪150米外的乒乓球桌!下課鈴響起,老師慢滋滋的收拾東西,講臺下面的小夥伴們卻一手按住桌角、另一手攔在課桌之間的通道,防止有人快速跑出去。

老師終於收拾好了,但是站在門口猶豫了,向後看去,發現一大群人站在自己的後面,推來推去、拉來拉去,但就是不敢越雷池半步。

2003年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9歲孩子和新華字典的一些故事

呲、呲,不知道是誰抄起我課桌上的字典就往人群中排頭位置扔了過去,可惜技術不好,字典擦過排頭人肩膀,砸向了老師的小腿。

這可創了大禍了!小時候的老師並沒有現在老師這麼多顧忌,教育起學生來也非常的盡心盡力!他先是勒令衝在前面的幾個小夥伴,繞操場跑10圈、然後再查到我,認為字典是我扔的,只是我不承認罷了!

因此,他讓我在講臺上蹲2分鐘馬步,兩手直伸撐著厚厚的新華字典!

2003年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9歲孩子和新華字典的一些故事

新華字典帶給我太多的回憶了,比如在那個閉塞的小鄉村內,它是一個身份的象徵,每次課堂上有生僻字時,領桌我一直暗戀的女組長都要把字典搶過去;而我心裡是願意的、但是手上卻一點也不留情。新華字典對於我也是非常重要的課後老師,我家離學校有3-4公里,學校在山的那一邊、我家在山的這邊,每次放學回家遇到不認識的字都是依靠新華字典幫忙,

所以在小學,我成績最好的是語文!

2003年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9歲孩子和新華字典的一些故事

如今長大了!新華字典卻漸漸的離我遠了,但是記憶卻一直留在我的心底。等我以後有孩子了,我也給他買一本新華字典,雖然他不會有我那時候的記憶;但在每一個燈火通明的夜晚,我會用我的故事慢慢的哄他入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