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军大财,吴军大胜,为什么吴军不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蜀汉?

豫念


夷陵之战,吴军大败蜀军,为何不乘胜追击,直取蜀汉呢?

答案是:不可能。吴国能打败蜀军入侵,保全自己,已属万幸。

这里必须要对当时的时局有一番全面的了解。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即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他亲自挥师东进,攻击目标直指东吴。

蜀军节节进逼,刘备派吴班、冯习两名将军率领四万人马进攻巫县。东吴将领李异、刘阿不是蜀军对手,很快溃败,蜀军进逼秭归。武陵诸蛮夷部落风闻消息后,纷纷前来归降,蜀军声势大振。

为了抗击刘备,孙权把镇西将军陆逊提拔为大都督,总揽前敌事务,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等诸将共计五万余人,做好迎敌的准备。

孙权所担心的,不止是刘备。一旦蜀、吴交战,魏国乘机大举南下,他就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无论是蜀汉还是曹魏,都不是省油的灯,两线作战,孙权吃不消。大丈夫能屈能伸,刘备已是铁了心要报仇,和解是不可能了,那么孙权必须倒向曹丕,这是惟一的选择。

很快,孙权的使者抵达洛阳,正式向曹丕称臣。

对孙权来说,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这时的吴国可谓危机空前。刘备东征的威胁是巨大的,如果曹丕大举南征,两线作战的吴国必定土崩瓦解。退一步说,即便曹魏不进攻,只要吴国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也只能惟有完全投靠曹魏,其独立性也将荡然无存,将沦为魏国的附庸。

倘若曹操还活着,一定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鼓作气先灭了东吴。但曹丕毕竟不是英雄,好大喜功,认为不战而屈东吴,甚是划算,便答应其称藩的请求。看来幸运女神垂青孙权,否则三国的历史将就此结束。为了表示诚意,孙权把先前被关羽俘虏的于禁送还魏国。

除了遣回于禁之外,孙权还送回两名于禁的部将,一个是护军浩周,另一个是军司马东里衮,想让这两人在魏帝曹丕面前美言几句。

曹丕接见浩周与东里衮,问道:“依你们之见,孙权臣服这个事是不是可信呢?”

东里衮认为孙权归附只是权宜之计,他肯定不是真心实意臣服的。浩周则拍着胸脯,信心满满地说:“孙权定会臣服。”为什么呢?他解释说,孙权言辞极为谦卑恭敬,态度非常诚恳,归降之心,就像嗷嗷待哺的小孩翘首以盼父母一般。浩周甚至用全家人的性命为孙权打保票,认为他一定会真心实意归降。

浩周这么一说,曹丕听了很开心。自己现在乃是皇帝,理应“恩泽天下”,为了显示自己怀柔天下的宽广胸襟,加封孙权为“吴王”,并加“九锡”。

政治,就是博弈,是赌局。

孙权能屈能伸,通过臣服魏国,换得了喘息之机,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刘备的入侵。

夷陵之战,东吴取得彻底的胜利,几乎摧毁了蜀军主力,保障了东吴在政治、外交、军事上的独立性,避免沦为魏国的附庸。然而,倘若东吴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反客为主,杀入蜀国,却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因为夷陵之战刚结束,另一场大战又开打了。

孙权向魏国称臣,只是权宜之计,夷陵之战后,他的种种投降承诺当然就成了忽悠。

曹丕派浩周出使吴国,授予孙权“吴王”封号,并要求他遣子入侍。所谓遣子入侍,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要孙权把儿子当作人质扣押在魏国,以表示对朝廷的忠心。

孙权当然没那么笨,要是把人质送上,就完全受制于人。他使了一个“拖”字诀,用各种借口忽悠魏国特使浩周,拖延时日。浩周有点急了,对孙权说:“我可是用全家百余口人的性命在陛下面前为您打保票的。”孙权装出十分感动的模样,感动得泪眼汪汪,眼泪打湿了衣襟,并指着天发誓。

可是,直到浩周返回魏国,孙权也没有遣子入质。

此是曹丕才意识到自己被狡猾的孙权给耍了,不禁龙颜大怒。

于是魏国大举出兵,南征兵团兵分三路南下:第一路由征东大将军曹休为统帅,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为副将,兵出洞口;第二路由大将军曹仁为统帅,兵出濡须;第三路由上军大将军曹真为统帅,下辖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诸部,进攻南郡。

这是曹丕称帝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出兵,来势汹汹,大有踏平东吴之势。

试想想,在这种情形下,吴军还有可能挟夷陵之胜的余威,西取巴蜀么?从蜀伐吴到魏伐吴,中间只有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孙权大智大勇,在外交上先稳住魏国,集中力量打掉刘备,再回头与魏师交锋,挫其南犯。这一年,对东吴来说,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年,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谈何灭掉蜀国呢?


君山话史


夷陵之战,刘备军大败而归,兵马损失惨重,蜀主刘备乘夜逃跑,还被东吴部将孙桓带兵追杀,所幸部下拼死保护,刘备才得以逃回永安。

当时,吴军完全可以趁着刘备兵败之际,举兵反攻永安郡以扩大战果,甚至可攻入成都以消灭蜀汉,可他们为什么没这么做呢?或者说,东吴是否有想过这么做呢?

夷陵之战

当然是想过的。

据《三国志》记载:又备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

即当时东吴将领徐盛、潘璋、宋谦等人都向孙权上表请求追杀刘备,孙权询问了大都督陆逊的建议,而陆逊觉得不可,当然除了陆逊,朱然、骆统等人也觉得不可,他们都认为曹丕可能会打过来。

于是,孙权决定和刘备停战,全力防御曹魏的来袭,遂大都督陆逊只派了李异等将领带小部队追击,大部分吴军都去布置防御工作了。

孙权

果然他们所料没错,曹丕发三路大军征伐东吴,曹休、张辽等将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须坞,曹真、夏侯尚等将出兵南郡。

还好吴军是有所准备的,猛将朱桓大败曹仁军队,扭转了整个战局,导致了魏军无功而返。

不久之后,孙权竟然派出使者主动联系刘备,归还了物资以“赔罪”,请求再结盟好。至此,蜀汉和东吴边界确实基本没动过刀兵,双方都很遵守承诺。

曹丕

以上是史实,那么,接下来简单分析分析东吴不乘胜追击的原因吧。

其一,东吴很无奈,并没有强到能两面应敌,曹魏又岂会坐视不理?

夷陵之战开打之际,曹丕估计就在盘算着找谁下手了,孙权要是真率大军去攻取成都,曹丕肯定在背后袭击,而东吴还没有强到能两面应战的地步。

来回顾下东吴过往的战役你会发现,孙权总是联合一方而对战一方。赤壁之战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数次合肥之战也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攻取荆州之战则是联合曹操对抗刘备;夷陵之战也是联合曹丕对抗刘备;之后的石亭之战等等则又是联合刘禅对抗曹丕或曹睿了。

这是吴主孙权聪明的地方,也是孙权无奈的地方。

陆逊

至于曹丕为什么不攻打成都,趁机剿灭刘备呢?本篇就不做分析了哈。

其二,永安郡已经是蜀汉地界,而且赵云已经带兵入驻,难以一时攻下。

据《三国志》记载: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可见,蜀将赵云已经带兵从江州赶到了永安,而且永安郡居高临下,确实难以一时攻下,一旦久攻不下,那边山脉绵绵,粮草如何应付,岂不将陷入僵局?

赵云

其三,要攻下成都,起码一两年吧!

刘备当时攻下成都并占领全境用了多久?约三年。蜀军再怎么弱,也不会比当时的刘璋差吧?即使孙权全军进攻,没个一两年不可能攻下来,甚至可能被蜀军打败。

其四,三足鼎立,少了谁都难以稳固。

设想下几种情况:

一、吴军用时一年消灭蜀汉,此时兵力自然折损大半,而曹丕以逸待劳,全线进攻,荆州几郡还守得住???

二、吴军在攻打成都之际,曹丕也发兵汉中,蜀汉被消灭后,益州被曹丕和孙权平分,然后双方谁会赢?

所以,孙权是不会主动发兵打蜀汉的,相反他还去向刘备“道歉”了。


小刀文史


夷陵之战后孙权没有乘胜追击,一方面是从当时的实力格局看,孙吴尚不具备一口气灭掉蜀汉的能力;二是曹魏的因素,孙权不得不防备曹魏的进攻。

首先,孙权并不想打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刘备发起的,孙权并不想打这一仗,孙权在荆州已经占到了便宜,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不想再冒险了。

刘备那边调集大军准备开战,眼看大战在即,孙权的想法还是最好别打。孙权为此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他做出一项人事调整,任命诸葛瑾为绥南将军,代替吕蒙兼任南郡太守,驻扎于公安,负责面对蜀汉第一前线的军政事务。

吴、蜀未来如果真的交战,南郡就是前线,孙权让诸葛瑾到这里来,是交付给他一项任务,孙权知道刘备一定要报仇,但他实在不愿意跟这个妹夫打,所以让诸葛瑾给刘备写信劝和。

诸葛瑾给刘备写了信,信中提醒刘备:关羽亲还是先帝亲?荆州大还是天下大?这是简单的道理,不用多想刘备应该知道答案。

但是刘备的态度异常坚决,不理诸葛瑾的来信。刘备也并非不识数,他也知道孙、刘翻脸所带来的后果,但他内心里除了复仇的怒火,还有侥幸的心理,因为在他看来与风险相比,胜算更大。

其次,刘备虽败但蜀汉仍强。

夷陵之战中刘备惨败,仓促间只得退到白帝城,但这里蜀军并不多,依然危险重重,大家都劝刘备快走。

但是刘备很执着,不走。刘备的想法大概是:损失巨大,惨不忍睹,悲伤难忍,死就死在这里吧!

这时有两支蜀军人马迅速靠近白帝城,众人才稍稍安心。一支是由牙门将向宠率领的队伍,当时蜀军各营几乎全部损失,只有向宠的军营得以保全。

另一支人马是由益州方向赶来的,巴西郡太守阎芝听说前线吃紧,紧急征兵,加上本郡原有人马,凑齐了5000人,命汉昌县长马忠率领赶到白帝城护驾。

而且,刘备出发前命赵云守卫江州,有这几支人马,刘备有了底气,干脆呆在白帝城不走了。

再次,孙吴的战略重点发生转移。

这时,吴将李异、刘阿等率部跟踪而至,前锋已达白帝城外的南山。刘备在白帝城给陆逊写了封信,信中说:“听说曹魏大军已经进逼江陵,而我也要重新东进,将军认为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

陆逊接到刘备的来信,知道刘备的用意,回复说:“贵军刚刚大败,元气大伤,现在请求和好是为自己考虑,哪还能再勉强用兵?如果还有其他打算,定会全军覆没,一个都跑不了。”

不过,陆逊倒是认为,与蜀汉的战事可以告一段落了,现在战略重点已经发生了转移,陆逊认为刘备已败,当务之急是防备曹魏背后突袭,主力应迅速回防,不宜再追击刘备,朱然、骆统等人支持陆逊的意见。

此时,留守在江州的翊军将军赵云星夜驰援,率大部人马赶到了白帝城,刘备更不担心了。孙权见状,命李异、刘阿等从白帝城外撤回,将前锋驻扎于秭归。

就在双方摆开阵式,要继续打下去的时候,孙权突然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一件事,他派出使者来到白帝城向刘备请和。

这件事确匪夷所思,作为战胜者,孙权此时正兵强马壮,士气也正旺,而刘备是败军之将,手下能打的武将死的死、降的降,哪有力量实施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怎会主动求和呢?

而且,几个月前还杀得人家尸横遍野,对方的眼里现在没有别人什么,都是仇恨,可能谈和吗?但孙权就是孙权,他认为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势在必行。

在对外事务方面孙权常有惊人之举,比如为了对付曹操他主动联合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刘备,比如为了抢夺荆州他突然放弃孙刘联盟转而与曹魏结盟,再比如他突然向曹魏称臣,这些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对局势和时机的精准把握,而每一次他都收到了奇效。

孙权认为虽然跟刘备结下了深仇大恨,但对于自己的求和刘备还得接受,这是因为从感情上说刘备当然不愿意也不能接受,但如果理智起来刘备一定会觉得接受比不接受更为有利。

结果让孙权料对了,刘备尽管内心里充满了愤怒,但仍然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双方逐渐恢复了外交往来。


南门太守


民间传说,三国时吴蜀夷陵之战,刘备被陆逊打得大败亏输。后卫将军傅彤阵亡、镇北将军黄权率众向曹魏投降、白眉马良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军师孔明事先就料定刘备必败,所以预先在(一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一说在四川新都县北)设下九宫八卦阵。号称十万伏兵。陆逊率兵趁胜追赶到鱼腹浦(在夔门之西奉节城南附近)时,误进九宫八卦阵中,差点被困死阵中。多亏了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遂带兵返吴,不再提攻蜀一事。

这只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传说而已。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子吗?吴兵被一座九宫八卦阵阻挡,而无法趁胜攻蜀了吗?这件事咱们需要慢慢分析:

一、时政。蜀吴虽说在赤壁联合打败了曹魏大军。但是荆州这个梗,让蜀、吴始终无法释怀。孙权一直在防备曹魏、提防蜀汉。而蜀汉虽说孔明的战略构图是联吴抗魏。但是上至刘备、下至关羽,对此战略并没有严格执行。终于在219年孙吴取荆州、诛关羽时,事情达到了蜀吴两国冲突的顶峰。刘备率军攻吴报杀弟之仇。孙吴求和,刘备不许。大有灭吴方才解恨之意。而曹魏此时采取坐岸观虎斗,混水摸鱼的方针。孙吴见此形态,无奈向曹魏称臣,以求从曹魏这里拖延一些时间,好腾出手来对付蜀汉。

二、国力。虽然此时是三国鼎立此时天下为魏、蜀、吴三足鼎立之态。但是曹魏国力最强、蜀汉国力次之、最弱当属孙吴。虽说打败了刘备,但是要趁此吞并蜀汉。也属痴人做梦一说。国力弱,还要提防曹魏。相当于两面作战。国力不允许、还得防着蜀汉在最后拼死一博的能力。搞不好,蜀汉没有吞并掉,自己却可能被曹魏兼并了。

三、角度

。从孙吴的角度来看: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其实抛却关羽、荆州之事,两国确实、必须、一定要联合抗曹,方是正事大事。可惜刘备因二弟关羽之死急怒攻心、乱了心智。大局察视不清。

四、军事。孙吴要进攻蜀汉的话,也只能走长江三峡通道,相对来说,从荆州进攻巴蜀比从蜀进攻荆州更加困难一些。尤其在古时攻城掠寨,防御方的优势要比攻击方大。最好的例证就是:蜀汉灭国时,孙吴想趁乱占些地盘。

东吴方面陆逊的儿子陆抗率精锐三万攻白帝城。而蜀将罗宪率领2000人在白帝城挡住吴军近两年之久。可见当时攻城确实不易。而孙吴蜀汉最缺的就是时间!

五、条件。当刘备大败,逃到白帝城(也就是如今四川奉节东)。收拢溃兵,而此时赵云也前来增援。再加上蜀汉内仍由诸葛孔明主持大局。攻城意味着时间、有被赵云夹攻的风险、即使攻下了白帝城、击败了赵云。仍有诸葛这座高山在后头。衡量再三,孙吴觉得吞并蜀汉未到条件成熟阶段。

而最后夷陵之战告终。蜀汉受到重创,国力削弱,兴复汉室的希望更为渺茫、孙吴虽说取了荆州,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本来就弱的国力更加不负重担了。鉴于此种情况。诸葛在刘备白帝托孤后,立即与孙吴修好,双方恢复同盟关系,共同对抗曹魏。诸葛孔明悲壮的命运也到了高潮: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该文仅表述个人观点,因本人学识有限,文章有诸多错误之处,还请各位友友批评指正。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恒实说”。更多精彩,尽在恒实说!谢谢支持。

恒实说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公元221年,东吴陆逊在此战中击败蜀汉刘备,导致其白帝托孤。在此战中,蜀汉的主力丧失殆尽。按理说,吴军完全可以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蜀汉,但事实却没有这样做,像陆逊这样的三国顶级名将都未能做到的事情,背后肯定有复杂的原因。

一、地理原因


古代战争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限制非常大,所谓战争必须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中国西高东低的地理走势,加之湖北与四川被巫山山脉隔断,造成了川路艰险,要想从湖北入川,一走水路,入三峡,但在帆船时代,逆水而上谈何容易。

刘备出兵前,治中从事黄权就劝他:“吴人悍战,而水军沿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意思就是指顺流而下,进军容易退军难。二走陆路,但要千里绕行,而且三峡一带都易守难攻,蜀汉只需扼守险要,就能以逸待劳打得东吴有来无回。

事实上,刘备所选择的进军道路都在长江沿岸的河谷地带,原本不便于大兵团作战,其初期兵力上的优势完全无法展开,陆逊之所以选择战略后退,一是看清楚了此非用兵之地,故意后退至猇亭。


因为一出猇亭就进入了平坦广阔的江汉平原,可以集中兵力对蜀汉军队形成向心攻击,这就是陆逊后退的终止点。二是陆逊在后退过程中沿路节节抵抗,消耗蜀汉的兵力和兵势,加上六月的炎热天气和随之而来的疫病,加剧了蜀汉的非战斗减员。

这种地利的再一个例子就是吴永安七年(公元264年)蜀汉亡国后,东吴想趁火打劫,使抚军步协从湖北西攻蜀地,蜀汉巴东太守罗宪仅仅用2000人守永安就大败步协,随后罗宪降魏。


东吴咽不下这口气,又派镇军陆抗率兵3万围攻永安,仍然打不下来。陆抗是三国后期名将,连拥重兵的他也拿不下一个区区永安,足可见从湖北仰攻蜀地之难度。

二、曹魏原因



三国鼎立,吴蜀较弱,必须联手抗曹,这也是整个三国时期吴蜀两国的总体策略,吴蜀任何一方被严重削弱,都会导致另一方被强大的曹魏消灭,诸葛亮、鲁肃包括陆逊都懂得这个唇亡齿寒的道理。


事实上,蜀汉六月兵败,九月,曹丕就派出三路大军伐吴了,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


吴则由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迎战。可以说,这时的东吴已经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如果蜀汉和曹魏联手,东吴更加应付不过来。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当时刘备听说魏军大举南下,就给陆逊写信:“贼今已在江、汉,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否?”意思是我准备整顿军队重新东下,与曹魏夹击你,你觉得我能做到不”?

三、东吴内部原因


三国时期,东吴对江南的开发程度有限,孙权所稳定控制的不过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即所谓的江东六郡。


而六郡以南的原住民山越,与东吴官方一直对立,如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丹阳费栈与山越人联手叛乱,孙权派陆逊从东三郡抽壮丁成军,“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才得以讨平费栈之乱。


而《资治通鉴》也记载,东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吴王以扬越蛮夷多未平集,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孙权因为山越未平,所以虽然称帝了,但仍然向曹丕认怂。



山越人的袭扰、对东吴的统治构成的严重威胁直到诸葛恪在公元234年、237年的两次重兵围剿之下才彻底解除。可想而知,在公元221年的时候,东吴要想冒着后院起火的危险,倾全力灭蜀是不现实的。

正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陆逊对蜀汉的战略追击仅仅止于湖北秭归,更导致了吴蜀两国在刚刚经历了夷陵大战之后半年就立刻修好,当年年底,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出使蜀汉,“吴、汉复通”,重新结盟抗曹。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当时因为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带大军去攻打东吴孙权,孙权向刘备求和,但刘备不同意孙权的求和,最后孙权对陆逊委以重任全权处理战事,同时有和曹魏修好关系,避免腹背受敌,最终陆逊大败刘备。刘备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没多久就病逝于白帝城。



那夷陵之战东吴大胜,为什么不乘胜追击蜀军呢?

第一,虽然在夷陵之战中,东吴胜利,但是两国的实力都受到影响,同时刘备虽然在夷陵之战中失败,但是他的后方所还是很稳固。

当时刘备失败后退,但是到了益州的永安就不在西进后退。孙权听闻刘备不在后退,也知道蜀汉的实力尚在,自己目前是不具备消灭西蜀的。

而东吴也知道,目前三分天下,曹强而孙刘势弱,只能孙刘联合抗曹,同时又唇亡齿寒。后来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权,于是就重新修好东吴和西蜀的关系。也因为孙刘这次的重新修好,,三国的情势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对峙阶段。



第二,东吴虽然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和曹魏修好关系,但是曹魏势大,也经常想吞并东吴,所以曹魏也不会遵守前约的。

若是东吴趁着刘备夷陵之战的失败,大举进攻西蜀,那样的话,东吴大军就会深入蜀国重地而不能自拔。

要是这时曹操从东吴的背后在派军攻打东吴,东吴就会腹背受敌。同时东吴大军精锐都在蜀国。那时就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东吴不仅不能消灭蜀汉,同时也会败给曹魏。

孙权能立于三国肯定有他的能力,陆逊深知兵法,他们肯定会想到曹魏的,所以他们最后没有乘胜追击。

后来曹魏果然派兵前去攻打东吴,但是因为东吴早有准备,曹魏就只能无功而返。

第三,刘备的蜀汉和东吴的实力相差不多,刘备虽然在夷陵失败,但他的大本营还是很稳固。而东吴就算抛开曹魏的威胁,他那时也没有能力灭了西蜀的。

所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虽然大败而归,但东吴却没有乘胜追击消灭西蜀。


中孚鉴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吴国也好,蜀国也罢,大家都深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道理。

三国时期,说是三足鼎立,其实应该算是曹魏一家独大的。从综合实力来看,吴蜀即便联合起来,都还是比不上曹魏。因此,他们只能联合起来,再凭借山川之险,才能维持。


所以,不论是孙权,还是诸葛亮,都清楚吴蜀两国可谓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而联吴(蜀)抗曹,更是吴蜀的基本外交方针。因为,不管哪一方先被严重削弱或是败亡,对剩下的一方来说,都是致命的。


回归到夷陵之战后的情况;当时蜀国虽败,但川蜀之险还在。即便吴国乘胜追击,不见得就能够顺利灭掉蜀国,即便真能灭掉蜀国,恐怕也会落得个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场。而倘若攻不下来,不仅土损国力和军力,还会使得吴蜀联盟再没有恢复的余地。

但不论是那个结果,对吴蜀两国来说都是致命的。因为,曹魏是不会作壁上观的,他们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要么联蜀灭吴,要么联吴灭蜀,然后再把剩下的一方也消灭掉,完成统一。


这些历史要读


刘备为关羽报仇不成,还搭上自己的老命,前半生,逢战必败,必逃的故事,又让刘皇叔演绎了一回,这次又跑了,结果却和以前不一样了,落了个白帝城托孤诸葛的后果。东吴孙权作为胜利者,既报了被关羽大骂的仇。又让借荆州不还的老赖刘备,见他俩贤弟去了。但是,作为胜者,东吴却没有乘胜追击,攻打蜀国。为什么呢?千百年来,许多人,有众多说法。比较集中有两种。

一是,三国演义中的观点,诸葛亮提前知道刘备会败走,于是,在一个叫鱼腹浦的地方,用石头摆下八卦阵,困住了东吴陆逊的五万兵马不能向前,于是,返回东吴。关于这点,小编只能说,是小说的艺术处理,否则,纯粹扯淡,诸葛亮再神,用几块石头就能吓退数万大军。就当是笑话吧!

二是,实力不够。如果强行攻打蜀国,两国胜负还未见分晓。恐怕东吴的地盘和国都就会被魏国攻占。这才是东吴胜利,而不攻打蜀汉的唯一原因。两条狗咬仗,也要顾腚。何况是两个国家打仗。谁都不想先死,才是根本。

因此,我认为东吴气也出了,借出的地方也收回了,为求自保,才放了蜀汉一马。谢谢关注!





续写吾言今生


大家好!我是历史探索机,谢谢大家来看我!

我认为孙权当然想乘虚而入直取蜀汉了,可他却不得不认清两个现实,首先刘备、诸葛亮尚在,以他们的人望,蜀军必定会拼死抵抗,吴国能不能打赢是个未知数。其次曹丕在北方观望已久,如果吴军贸然伐蜀,曹军必定来犯。


其实孙权没有出兵伐蜀,曹丕也来了。而且曹丕还发动了30万大军,从水陆两个方向进攻吴国。最后虽然吴军胜利了,但是损失也很惨重。可见魏国十分强大,单靠吴国的力量对抗魏国十分吃力。

从长远来讲,吴国需要蜀国在西北方向牵制魏国以缓解自身的压力。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吴国吞并了蜀国,不也一样可以在西边牵制魏国吗?


那我们就假设吴国灭了蜀国,孙权还是要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他该派谁去守蜀地?面对曹魏大军压境,能守得住吗?益州本土势力和刘备旧部会对孙权心服吗?他们造反怎么办?我认为孙权鞭长莫及,很难控制西蜀的局势,说不定最后被魏国捡了便宜。所以西蜀和吴国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也就是为何诸葛亮和鲁肃一直维护孙刘联盟的原因。可惜关羽和吕蒙两人没有这样的见识。

欢迎乘坐历史探索机,欢迎下次再来!

历史探索机


刘备称帝之后,以给关羽报仇为由兴兵伐吴,一路连番胜利,但是由于刘备大意,被东吴陆逊大败,刘备逃往永安。之后孙权向刘备求和,刘备同意了。既然刘备大败,孙权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一举灭了西蜀呢?小鱼儿觉得不是孙权不想,而是他不能,有一下四条原因。

一、刘备实力仍然强大。

刘备夷陵大败,只是一场大仗的失败而已,这些人并没有被杀绝,只是被东吴一时给打散了,西蜀的实力虽然受损,但是并没有伤到根本。《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刘备大败之后慢慢把散乱的兵力都收整起来,然后一直住在白帝城,以防备孙权,孙权知道这个消息后是相当害怕的,以刘备的实力,他是可以再次调兵,再来一次伐吴大战的,但是这一次东吴到底能不能打赢也是一个问号,孙权就怕刘备打红了眼,被一时冲昏了头脑,所以赶紧派使者去求和。

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东吴很难打上去。

刘备虽然战败了,但是蜀道各处的守将和驻守的兵力还在各司其职,吴军要乘胜追击,那也只是追打了败仗的刘备,但是这些守军可都是以逸待劳等着的呢。李白有一首诗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地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刘备当初攻下蜀地还是刘璋请刘备进去的,孙权想要强攻上去其难度也是相当之大的。

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当西蜀和东吴大战时,曹魏早就虎视眈眈了。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孙权非要一举灭了西蜀的话,那么必然会延长战争的时间。西蜀实力尚在,蜀地又是易守难攻,两国交战,双方国力将严重损耗。就算东吴真的有实力灭蜀,曹魏怎么可能坐等东吴灭了西蜀,让东吴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劲敌呢?所以曹魏一定会在这期间搞事情,搞不好西蜀还没有攻下来,自家的大本营就被曹魏掏了老窝。

四、审时度势,求和是刘备和孙权的共识。

当时的情况处于胶着之中,刘备打了败仗心中肯定不甘,孙权侥幸获胜,算是捡了便宜,要是还继续打下去,曹魏定会乘虚而入。所以此时求和是这两家共同的意愿,但是由谁先提出呢,当然是孙权了,刘备提出来就成了战败而示弱了,会对蜀国的士气造成极大的影响,孙权也看到了这点,所以主动去请和。
总之,夷陵之战,蜀军虽然大败,但实力还在,吴军虽然大胜,但也只能算是侥幸获胜,见好就收是最好的,不知死活的往上冲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了,或者回来后发现大本营已经成了曹魏的了,所以孙权是不会做乘胜追击的事的。

每天一段有深度的三国历史,小鱼儿谢谢大家关注、点赞、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