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四地 山西“非遗”将迎盛大巡礼

三月四地 山西“非遗”将迎盛大巡礼

7月1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山西“非遗”将迎盛大巡礼。7月18日,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由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旅发委和山西省工美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7、8、9月间在太原、忻州、晋城、临汾四个市举办,此举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加强全省文旅融合发展。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一直是山西文化系统的工作重点。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表示,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扶持队伍,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推动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月四地 山西“非遗”将迎盛大巡礼

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

截至目前,山西省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116项,代表性传承人150人,项目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进入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537项,代表性传承人815人,保护单位942个。一大批项目和传承人进入市、县级名录,贯通中央、省、市、县四级的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此次举办首届非遗博览会是山西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列入2018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据介绍,此次非遗博览会在展区设置、办展内容、特色看点、时代价值上均有精心设置。展区设置方面,为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要求,突破了传统展会的布展模式,创新性地将展会直接办在三大旅游板块的代表性景区,在雁门关、司徒小镇和壶口瀑布三个景点开展重点活动。时间主要安排在暑假出行旅游高峰,更方便亲子游、全家游的群众观看、参与。

三月四地 山西“非遗”将迎盛大巡礼

新闻发布会现场

办展内容方面,本届非遗博览会选取了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中医药等7大类别200余个非遗项目。比如在“长城博览”板块的忻州市雁门关景区,将举办传统武术表演,组织了形意拳、心意拳、洪洞通背缠拳、文水长拳等项目展演;在“大美太行”板块的晋城市司徒小镇,将举办《山西味道》互动展销,晋酒、晋醋、晋面、特色小吃等项目集体亮相。

参展结构方面,本届非遗博览会力求展演、展示、展销兼容,静态与活态并举。既有锣鼓展演、吹打乐展演、民歌展演等丰富的演出活动,也有面塑、泥塑、剪纸、刺绣、砖雕等方便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

体现时代价值方面,将依托山西省内文创企业、文博单位、设计机构,展出一批具有实用性和市场前景的文化创意产品,也将较为全面地展示山西非遗融入群众生活、消费、娱乐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搞好非遗传播推广、促进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山西文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过去,我们也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非遗成果展,但是规模总体偏小,没有形成非遗保护传承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从首届山西艺术节开始,我们就致力于逐步打造山西文化的‘一节一会’体系,即山西艺术节和山西非遗博览会交替举办、形成机制、长效发展。”刘润民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