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並敬仰。百科上說,信仰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晚上下地鐵後沿著馬路慢慢走回家,途中一個年輕女子自稱是基督教信徒,正在傳教,問我是否願意入教。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我竟然被同一個人搭腔。忍著怒氣,我冷漠地搖了搖頭,快速朝前走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信佛、信儒家、信法家、信道家等等。但是請在你的信仰裡守護那片淨土就好,沒必要向別人強行輸出。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社會上的傳銷,其實就是利用了某些人對金錢、名利的信仰,誇大成功的可能性,誘騙人入團,進而不斷擴大隊伍。利用“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等手段來進行盈利。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通常信仰帶有理智的主觀和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嚴重的甚至會喪失理智。宗教信仰通常具有極強的團體性和排他性。在某些信徒眼裡除了“自己人”,其他人都是罪惡的人,需要他們解救。任何事物,一旦具有宗教般狂熱性質都得壞事,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是對的,所以做出很多“喪盡天良”事,他們沒有罪惡感;即使犯罪了,只要虔誠地跟神坦白,似乎就能得到救贖。歐洲古代戰爭的兩大主題是王權與宗教。因為宗教信仰而引發的戰爭就不少,8次十字軍東征,西班牙統一戰爭,曼西克特之戰,巴爾幹戰爭;近的有,印巴戰爭,4次中東戰爭,巴以衝突等等。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而中國歷史上鮮有宗教信仰引發的戰爭。國外媒體常常諷刺中國人沒有信仰,認為這一點極其可怕。但是他們錯了,我們有信仰,那就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沉澱的優秀文化。這些文化滲透到了骨子裡,化為我們的靈魂,支撐著整個華夏民族。這裡有儒墨道法,百家齊鳴;這裡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裡有小篆大篆楷書行書;這裡有秦磚漢瓦、雕廊畫棟;這裡有兵馬俑、景泰藍、司母戊鼎、國粹京劇等等。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中國傳統文化與習俗就是我們國人共同的信仰。它有著歷史的沉澱,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祖祖輩輩延續的繩索。

我們不是沒有信仰,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就是我們永久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