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传承|一出好戏,《龙凤呈祥》

国粹传承|一出好戏,《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

京剧名剧,是根据《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刘备过江迎娶孙权之妹孙尚香的故事而改编的,后成为马派的看家戏。故事见《锦囊记》传奇及《三国演义》。又名《甘露寺》、《美人计》、《回荆州》。

孙权因刘备占据荆州,屡讨不还,与周瑜设美人计,假称以妹尚香许婚刘备,欲诓其过江留质,以换荆州,为诸葛亮识破,使刘借周瑜岳父乔玄以说孙权之母吴氏。

吴氏在甘露寺相亲,弄假成真。刘备赘婚东吴后,周瑜故用声色、宫室以羁縻之,刘备果不思回转荆州。赵云用诸葛亮所付锦囊妙计,诈称曹操袭取荆州,刘备求孙尚香同走。

孙允,辞母同刘潜逃。周瑜遣将追截,又皆为孙夫人斥退,周瑜率兵继至,诸葛亮已预备船只,接应刘备脱险,周瑜反为张飞所败。

国粹传承|一出好戏,《龙凤呈祥》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龙凤呈祥》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

是一项文化工程,为祖国的文化事业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

录制京剧音配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京剧艺术的抢救、传留和振兴

京剧音配像的剧目大部分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京剧舞台上的艺术珍品,有的还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涉及京剧各个行当、各个流派,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

国粹传承|一出好戏,《龙凤呈祥》

观看过梅兰芳、马连良的合作演出后,业内尊称“陈十二爷”的声腔专家陈彦衡认为,马连良的嗓音已经到了“音膛相聚”的境界,前途不可限量。由于沪上演出盛况空前,唱片公司也趁热打铁,邀请马连良灌制唱片。于是在“蓓开”公司灌录了《一捧雪》、《大红袍》、《甘露寺》等11 面,在“开明”公司灌录了《三顾茅庐》、《火烧藤甲》、《哭周瑜》等14 面,共计25面之多,破历次灌音记录。

剧评家梅花馆主在一次访谈中问马连良:“此次来沪,日演整出大戏,连唱带做,需四五小时之久。天天如此,能不疲惫吗?”马连良回答:“鄙人做事,向不含糊。人家给我多少好处,我总得卖还人家多少气力。老板花了一万几千块钱请我唱戏,我不卖力气,怎么对得起他。就是听戏的朋友,他们花了一块多钱光临到大舞台来,总算看得起我,我就得认认真真地报答人家。至于辛苦吃力,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并为一谈。”由于性格仁厚,做事认真,马与各大戏院结下良好关系,各地争相约请,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红遍大江南北,“马派”艺术风格也顺其自然地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并接受。

在1930 年前后,“马派”两个字不断见诸于报端,这对艺术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马连良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鞭策,在自身实力不断提高及外界舆论的大力推动下,马连良终于决定自组班社,从此脱离“打工”行列,成为真正的“马老板”。1930 年9 月26 日扶风社正式成立,首演于北平中和戏院,剧目为独具本门风格的《四进士》,而没有选用1924 年首次挂头牌和1927 年首次挑班时所演的谭派名剧《定军山》,此举向世人表明,脱胎于谭派的马派应运而生了。

(马龙《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的祖父马连良》)

国粹传承|一出好戏,《龙凤呈祥》

张爱玲对于话剧借重京剧而风靡上海感到吃惊,这可能是她对于中国话剧史的演进与京剧的发展史了解得不够造成的。话剧是“舶来品”,自从它被引进国内以来,与戏曲相互借用的例子并不罕见。在中国话剧的幼稚期,对传统戏曲甚至有所依赖,比如“出将入相”的门帘、上场时念的“上场诗”及通报姓名等戏曲套数就常被话剧借用。

张爱玲在散文《洋人看京戏及其他》里归纳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俗常的生活场景:“……头上搭了竹竿,晾着小孩的开裆裤;柜台上的玻璃缸中盛着‘参须露酒’;这一家的扩音机里唱着梅兰芳;那一家的无线电里卖着癞疥疮药;走到‘太白遗风’的打牌底下打点料酒……这都是中国。”

张爱玲对京剧的见识是作家的见识,不仅为普通观众所无,也为京剧行当中人所无。张爱玲对京剧独特的见解,似乎证实了“见多识广”那句话,她张口“最流行的几十出京戏”仿佛表明她看过不少京戏剧目。她写道:“最流行的几十出京戏,每一出都供给了我们一个没有时间性质的,标准的形势——丈人嫌贫爱富,子弟不上进,家族之爱与性爱的冲突——《得意缘》《龙凤呈样》《四郎探母》都可以归入最后的例子,出力地证实了‘女生外向’那句话。”

(王一心《深艳:艺术的张爱玲》)

淘书方式一

复制下方淘口令

打开手机淘宝/手机天猫

进入团结出版社旗舰店

【团结出版社旗舰店】,復·制这段描述€K10H0ySmfmG€后咑閞手机淘宝或者用浏览器咑閞查看

淘书方式二

进入团结出版社微店选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