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观某超级中学新高一50位学生2018年中考作文回忆之作所感

谨以此文献给19届初三学生

2018年南通市中考作文

《七颗钻石》中“小姑娘”一次次让水是善,

《明天不封阳台》中“我”为了鸽子不封阳台是善……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是善……

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 涵养化育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润泽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请以“善,润了华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统观某超级中学新高一50位学生2018年中考作文回忆之作所感

因为都是初中里的尖子生,几乎没有十分偏题跑调的(此题也不易偏),但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大多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作品,也有故事,也有人物、主题。但故事老旧、人物形象模糊、主题浮浅,偶有语言尚美、有点波折之外,构思平淡无奇。这在初中同学中间尚不至吃大亏,如果与南通几所超级高中的尖子生相比,相形见大绌。

下面管窥而蠡测,简单一说观感。

一、审题反省

善,是方向;孩子基本能把握。少数孩子说得令人不舒服,比如家人(妈妈、奶奶)的关心等,更多属于爱;朋友的帮忙,更多是情,如善意的提醒,还可。

文中已经提醒考生对自然万物的善,这等于拓开了一大题材领域,可惜,大部分有条件的孩子没有注意到。

润是关键;这个“润”的动作、过程的笔墨,大多孩子不够到位。材料中对此是有提示的:涵养化育,似雨露润泽。

华年是对象;指青春年华,。其实也在题目中有提示。少数学生出轨,写的不是关于青少年。

审材料不要急,要充分依托、利用材料的信息,一方面充分体会出题之意,一方面为自己打造独特的题材。

二、题材选择

在写作水平都不甚佳的情况下,得题材者得天下。

孩子老生常谈居多,从家里到学校,远一点,街道店铺。比如:

同学帮我清理伤口。

打球忘东西别人帮助。

救助流浪猫。

陌生人的帮助。

新鲜一点的材料,但没有设计,缺乏一个圆润的理由。比如:

1、老人捡垃圾买书给孤儿院。

老人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自己是教师,还是自己小时候没有读书,还是?

要让故事既有新奇感,又有逻辑性。

2、陌生女孩规劝我忘记悲伤,你们交流的契机是什么?

很多孩子写到陌生人的帮忙,平淡、硬凑,没有自然的浑成感,没有设计的巧妙感。

注意在平时寻找新鲜题材的训练时,注意情节合理性的构思。

又比如上面提及的陌生人的帮助写得很生硬,没有合理的理由,给人虚假的感觉。

自然,也有一些不切题、虚假、前后矛盾的故事,比如

亲人之间的帮忙,何来善?

桂花赤豆粥,哪来的苦味?

车上巧遇后来面试自己的考官。生硬。

先钓鱼后放生,瞎折腾,矛盾。

统观某超级中学新高一50位学生2018年中考作文回忆之作所感

三、有点技巧的写法

1、典型细节:既具体又新鲜。

饺子店老板提前给快要上早读的学生饺子,众顾客同意。

大厅阿姨拖地,送水大叔套鞋套。

老师故意表扬一个偷看而高分的差生。

北京黄包车夫跑得慢,为了顾客仔细看风景。

介绍一种“三段式”构思:当一个故事不够丰满,可以选取三个典型片段。注意只要典型部分即可,不求完整。最好三个故事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注意挖掘。比如,前面三个可以把它串联成自己的一天所见。

北京黄包车夫的故事可以加地铁中、景点上-----的事情,可以升华为一个城市的善意。甚至可以设计和以前对北京的坏印象对比。

平时要多积累、多体味那些典型细节,自己看到的、同学的、佳作上的;多挖掘事情的内涵。

平时多有此涵泳功夫,多旧事翻新的功夫

比如常见的擦黑板,平时烟尘斗乱,这位同学用湿毛巾裹住板擦擦黑板。

2、对比

小女孩给乞丐钱,我惭愧。(两人对比)

夏天下雨,原本自私的卖花人逐层喊人收衣服。(前后对比)

3、曲折、误会

卖地摊货的小贩,人们以为他是乞丐而施舍,我买了他的东西,使他感到尊重。(曲折,又富含哲理,后面附的佳作《高贵的施舍》也有此含意)

为叔叔送拐,路上大家以为我是残疾人,种种善举。(误会)

4、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方面

这些题材很少见。

比如奶奶的桂花糕、青团、刺绣、欧美见闻等糅合善意,写来自然高大上。

对于写作技法,我的看法:一、古今佳作,花样无穷;二,佳人妙思,文无定法。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在积累大量、充足的素材的基础上体会技法,在自己的已成之作上多体会、修改,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并形成自己比较固定的一些写法,少操作那些花哨的技巧训练,因为,我们考场的作文时间是1小时左右,不可能让你慢条斯理的去磨。

统观某超级中学新高一50位学生2018年中考作文回忆之作所感

附两篇非常契合题意的大家作品《高贵的施舍》《原谅》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来荡去,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很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呀?”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他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了砖头。他一次只能搬两块,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把砖头搬完。母亲递给他二十元钱。乞丐用手接过钱,很激动地说:“谢谢您。”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您的。”说完,对着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这个乞丐把屋后的砖头搬到屋前来,同样给了他二十块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让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又叫乞丐把砖头从屋后搬到屋前来。你到底想把砖头放到屋前,还是屋后?”

母亲说:“这堆砖放到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头和不搬砖头可就大不相同了。”

几年以后,有个气度不凡的人来到我家。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您当年教我搬砖头,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同我接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给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一笑,说:“那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原谅 尤今

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的皮包上!我本能地跳了起来。这皮包,是我心头的最爱。

可是,我还没有发作,我亲爱的女儿迅速站了起来,以旋风般的速度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端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嚅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这时,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这样一来,我不怒反惊了。

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在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和日胜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国大学当过校园邮差,二哥呢,也曾担任大学实验室助理员。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踉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哐啷、哐啷;哐啷、哐啷”连续不断的一串又一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地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 “妈妈,既然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就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