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导 读

黑木耳,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许多人都习惯将木耳泡发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烹煮。但是,近段时间,杭州就有一幼童因食用隔夜黑木耳,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

今年7岁的雯雯(化名)与妈妈、弟弟住在一起,那天中午,妈妈做了一道她非常喜欢的凉拌木耳,三人都吃了,妈妈吃的最多。但在第二天,他们竟然都出现了肚子疼,呕吐的症状,其中,雯雯的情况最为严重。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在送入当地医院治疗之后不久,雯雯情况急转直下,她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的症状。当地医院急忙将雯雯转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综合ICU。在将近一周的治疗中,雯雯已经进行了4轮血液置换以及其他治疗。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滨院区的综合ICU里,雯雯的床头,摆放着她之前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礼物。而雯雯却插着呼吸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本来过了这个暑假,雯雯就要去读小学了。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据综合ICU叶盛主任描述,雯雯的情况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而中毒原因就是那盘被泡发了两天两夜的黑木耳。

黑木耳中毒无特效药

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随后,该省疾控中心对于雯雯血液的检测,导致雯雯中毒的是黑木耳上滋生的一种“椰毒假单胞菌”,它可产生

致命毒素“米酵菌酸”。“目前,对于这种毒素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为了竭力挽救雯雯的生命,把体内毒素尽量排出,我们对雯雯的血浆进行了四次置换,每次1500毫升,对于这样一个7岁女孩来说,这样大幅的血浆置换,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叶盛说。

◆ 这是一种什么毒?

像黑木耳、变质的玉米面中,有种“椰毒假单胞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它的中毒潜伏期最长为三天,多数是半天至一天。这种毒素耐热,清洗,焯水均无法去除。

椰毒假单胞菌生长温度约为25到37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7度,最适产毒温度为26度。雯雯的妈妈将泡发的木耳在露天高温环境放了两天两夜,再进行烹饪,毒性非常大。

◆ 中了这个毒会怎样?

一般发病症状最早出现会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时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可能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米酵菌酸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到50%以上。

黑木耳中毒教训不少

这个错误千万别犯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夏季高温,食物极易腐烂变质,从而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特别是熟食、面点和隔夜菜,都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如果感觉到食物异常,就不要再吃了,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因小失大!

夏季注意食品卫生

木耳随发随吃

那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吃黑木耳呢?叶盛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不仅仅是黑木耳的泡发和烹饪需要引起重视,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进行。


第二,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


第三,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第四,针对夏季食品安全,叶盛特别提醒,还要做到砧板生熟分开、食材煮熟煮透、储存时间掌控,注意手部消毒卫生等。

这12种食物“有毒”

请尽量远离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夏季炎热

请大家注意食品卫生

食物变质,就不要再食用

千万别觉得可惜

这个生活提醒

请转发告诉身边更多的人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她才7岁,如果没有吃那盘菜,9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却器官衰竭、生命垂危……

本期审核 | 胡俊涛、张向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