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月球背面一直是个充满幻想的地方,由于潮汐锁定的缘故,在很长时间内月球背面一直都不为人知。一直到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拍摄到了月球背面,但也仅仅是初步观测,至于这里的详细细节,到了美国宇航局在1966年发射的月球轨道计划探测器之后,我们才算清楚地看到了月球背面。事实上月球背面的撞击坑比正面更多,原因在于正面的月壳比较薄,数万颗小行星撞击导致了月壳破裂,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岩浆流出并形成了月海。

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月海看上去较暗,这也是月球被撞击的证据。背面的月壳较厚,撞击坑至今还留在上面。当然这些撞击并不是最近形成的,时间可追溯到39亿年前,这段时期在月球地质时代中有着重要意义,撞击可能还为地球带来了生命种子。

关于月球背面撞击的调查其实进展不是很大,鉴于撞击坑数量较多,而且都位于背面,单独调查也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给了一些阴谋论的滋生创造了条件,既然都没人知道,那么肯定是外星人所为,一些撞击坑还被扣上了金字塔的帽子。

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个一度被认为是月球背面金字塔长达十多年的撞击,这就是位于月球背面中部的代达罗斯撞击坑。代达罗斯撞击坑非常之典型,形成时间也在数十亿年前,有这清晰的阶地结构和内壁分层,而且保存比较完整。

有些撞击坑的外形不佳,遭遇多次撞击,于是就变成面目全非了。代达罗斯撞击坑内部有中心峰结构,这是撞击之后的隆起结构,也被认为是教科书式的撞击,保存良好。在代达罗斯撞击坑周围还有几个小型撞击坑,这些都是其附属结构,直径在数十公里不等。

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月球上的撞击坑其实都很大,面积在数十公里的非常之多,许多撞击坑的面积比夏威夷岛还大。不仅在月球背面,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撞击坑也是如此,显示了许多不同的撞击特征。

比如著名的Moretus莫雷图斯(名字来源于17世纪数学家西奥多罗斯莫雷图斯)撞击坑,直径大约为70.9英里,相当于114公里,几乎与夏威夷的大岛一样大。

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Moretus莫雷图斯撞击坑也有一个巨大的中心高峰,高出相对平坦的地面大约2.1公里。这就是说一座2000多米高的山位于撞击坑中心,能够形成如此山峰的撞击是相当惨烈的。许多中心峰在阴谋论者那边竟然被误认为是金字塔,尤其是在1970年代之后,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月球上的大部分信息,但公众沟通渠道不多,不像今天网络如此发达,路边文学也将阴谋论推到了新的高度。

撞击能量相当于数亿倍广岛原子弹,至今留存的黑色区域就是证据

即便是今天,关于月球阴谋论依然没有减少的趋势,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照片应该说是目前最为清晰的,如果月球上有金字塔,显然在1970年代就已经炸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