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成长经历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从北京“菜篮子”成长为“五大工业基地”

我的前身叫东郊区,经济发展属于农业主导型,是当时北京的主要产粮区,负责全市的粮油计划供应和收购工作,那时候的我,是首都的“菜篮子”“米袋子”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58年5月3日,国务院关于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的批复及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的请示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58年,国务院授予朝阳区幸福人民公社“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报喜队报告实现完全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喜讯

20世纪50年代,我的角色悄悄发生了改变。1953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北京城市建设规划的初步方案,其中以轻纺工业、小型重工业及以精密仪器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北京东北部地区就处于当时的东郊区辖区内。50年代起,我先后在八里庄、酒仙桥、垡头、双井分别建成纺织、电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五大工业基地。建设期间,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五大工业基地的落户,奠定了之后我的工业化进程基础。

1953年3月,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破土动工,一年半后,清花、梳棉、布机等8个大车间全部建成,纺纱设备均从德国进口,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棉纺织全能工厂,结束了北京“有布无纱”的历史。1955年9月建成投产的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是全国第一个全部采用国产设备、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而1957年5月正式投产的北京第三棉纺织厂,是当时北京织布能力最大的棉纺织厂。三个棉纺织厂投产第二年就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不仅在北京纺织工业史上,而且在全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也属少见。到1958年,轻纺工业区完全形成,北京由此成为

新中国五大棉纺工业基地之一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毛泽东视察京棉一厂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58年,周恩来视察国棉三厂

1954年4月,北京电子管厂动工兴建,1956年9月竣工; 1956年12月,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建成投产;1957年9月,北京有线电厂(738工厂)建成投产。这3个厂的建成投产,在酒仙桥地区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电子工业城。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管制造厂--北京电子管厂,正式开工生产,翻开我国无线电工业新的一页

1955年8月,由北京新华试剂研究所扩建的北京化学试剂厂(现北京化工厂)建成投产,成为最先投产的化工企业。后又建成北京化工实验厂、北京化工二厂、北京有机化工厂、北京焦化厂、北京染料厂等化工企业,以炼焦为主的化学工业区基本形成。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北京焦化厂,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炼焦炉

1950年10月,建设建华铁工厂(现北京起重机器厂);1953年4月,在广渠门外组建华北金属结构厂(现北京建筑机械厂);1956年3月,北京人民机器厂在双井筹建新厂,时为全国最大的印刷机械生产企业,双井地区形成机械工业小区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北京第一机床厂总装车间工人紧张工作中

1949年4月,在北平第二修械所基础上成立华北农业机械总厂(现北京内燃机总厂);1954年2月,在双井组成北京第一铁工厂(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1955年6月,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新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建;1956年,北京市消防器材厂迁至双井路西侧,更名北京市汽车装配厂(现北京齿轮厂)。

汽车工业区已具雏形。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58年6月20日,北京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井冈山牌小轿车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大部分农村开始了土地生产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管理向社区化服务转型。

二、八十年代——二十世纪末:我“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 工业大区“寻求”转型升级

经历了建区之初的探索发展,改革开放后,我迎来了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我坚持“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逐步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符合朝阳实际的经济发展格局。

随着北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在首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等机构在朝阳区相继落成,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多次承担迎宾和集会活动,外国政府首脑、国家元首接待工作,逐步成为首都重要的对外窗口区。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第一使馆区

90年代,以筹办亚运会、举行世界妇女大会等国际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推动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迈上新的台阶。我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全面铺开,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影响逐步扩大,成为北京市的经济大区,为新世纪的腾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

改革开放同时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80年代初,我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开始推进“都市农业”,巩固强化第一产业。到90年代,开始发展科技型新企业,通过技术注入和提升,调整、改造老企业。同时,大力兴办第三产业,鼓励对外经贸,拉动全区经济增长。

1992年,开始实施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郊旅游经济开发区、南部工科贸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程,望京科技园区、朝外商业街、朝阳公园、朝阳口岸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相继启动。“九五”期间,我“强一优二兴三”,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第三产业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形成了秀水街、雅宝路、潘家园等一批特色市场和燕莎友谊商城、蓝岛等大中型商业设施。

1985年8月,秀水市场成立,成为朝阳最早的特色市场和国内著名的商业品牌。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劳动者从各地聚集到雅宝路,摆起地摊,用最传统的交易方式,和外国人做起了服装生意,雅宝路逐渐成为商贸一条街,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专营涉外窗口。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85年,秀水市场成立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93年,雅宝路服装大世界市场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1992年,燕莎友谊商城开业

到1999年,朝阳区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79.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6.7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92年的46.5%上升到72.2%,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7%。

三、二十一世纪后:我服务首都 “四个中心”建设,勇于承担重担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提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同时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作为首都发展大区、承载大区,落实和服务好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积极成效,我责无旁贷,率先作为,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区域发展实现稳中求进、进中提质。

回顾21世纪以来走过的路程,我始终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期间,我紧紧抓住奥运、CBD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三大历史机遇,加快构建“一廊两带三区”的功能布局,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深入落实“再创新优势、建设‘新四区’”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双十工程”建设,大力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强管理、惠民生。我作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城市功能也得到全面提升。

“无以伦比”的奥运加快城市现代化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成了世界的焦点。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拔地而起,奥林匹克公园成了如今旅游胜地,25万平方米的亚投行总部将建成。

现在,2022年冬奥会已正式进入“北京时间”,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北京“双奥城市”的重要支撑,又将作为冬奥会的核心区和主承载区,还将新建冬奥村与国家速滑馆。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开发建设正稳步推进,将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实现功能互补,增强商务服务功能,成为集金融服务、文化休闲、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区域。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举办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国家速滑馆

绿隔区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

从2000年3月8日开始,我全面推开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2014年,常营、太阳宫、来广营、南磨房、豆各庄、将台6个乡被列为全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建设试点,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2017年,这6个试点乡农民已全部完成转居转工,拆迁腾退完成95%,绿化完成83%, 南磨房乡出版创意产业基地、来广营朝来体育休闲城、豆各庄乡金田影视城等11个“高精尖”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2018年这6个乡将基本实现城市化。2017年初,东风、东坝、三间房、平房、管庄5个第二批“一绿”试点建设启动,2017年底,第三批试点乡建设全面启动。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将台回迁房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豆各庄马家湾湿地公园

北京CBD逐渐成为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

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首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CBD获得发展机遇。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以国际金融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国际传媒聚集发展的产业格局。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4家,占北京市50%以上;聚集了1000余家金融机构、25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聚集,是北京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全的区域;华尔街日报、VOA等170余家国际传媒机构落户CBD,占全市90%以上。北京CBD正以独有的区位优势、浓厚的商务氛围,成为北京市国际化程度最高、最具现代气息的地区之一。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2000年8月15日,第一届北京CBD商务节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鸟瞰CBD

中关村朝阳园建国际研发创新聚集区

2001年6月,经科技部批准,望京科技创业园区内的3平方公里土地范围被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区域,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的一部分,重点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工程、新材料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十五”期间,在“三化四区”建设过程中,我加速建设科技园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014年4月,朝阳园管委会在电子城管委会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加快建设国际研发创新聚集区,大力推进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创新。实施“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等重大示范应用,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推进朝阳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苹果中国研发中心、戴姆勒中国孵化器等一批项目落户,实现总收入稳居中关村十六园第二位,大望京新增产业空间141万平方米,新的增长极加快形成。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2009年,大望京村启动拆迁,2011年,“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被正式写入本市“十二五”规划

国家文创实验区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2014年7月31日,我拥有了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一路走来,从文创基地、文创园区到集聚区、功能区,再到现在的实验区,我经历了从1.0版到5.0版的进化。实验区以北京CBD—定福庄一带为核心承载区,大胆实践,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首都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服务北京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截至2017年年底,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超过8.6万家,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3204.8亿元。我的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形成了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轴,以奥林匹克公园文化体育融合功能区、大山子时尚创意产业功能区、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功能区为重点,以各类文化创意园区(基地)为延伸,多点集聚、协同推进的空间格局,我还获得了“2017年十大最具文化影响力城市”

称号。

您好,我叫朝阳区,今年60岁,这是我的简历!

▲2014年7月31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落户朝阳

60年厚积累实、蓄势成局,为朝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强大的动力。站在改革开放40年和建区60年的新起点,朝阳人将肩负起续写朝阳辉煌的历史使命和重任,同心协力、扎实苦干,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创造朝阳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