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如何與其交流?

家長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當孩子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如何與其交流。和很多家長一樣,大家都想公正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對孩子有耐心。大家知道,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充滿挑戰,大家都想幫助孩子,給孩子以支持和教導,教孩子如何更有效地處理問題,如何建立健康、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一心為孩子好的願望和把這些好的願望變成現實,兩者之間有著極大的區別。

當孩子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如何與其交流?

教養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還涉及人性的另一個維度,而這一維度是過去專家們給父母提供的建議中從未涉及的:優秀的教養方式還需要情緒上的指導。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科學研究發現,情緒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研究者發現,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這些能力決定著一個人在社會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生活的幸福。這種能力如今被稱為“情商”。對父母而言,情商意味著覺察到孩子情緒上的波動,具有共情、撫慰、引導孩子平復情緒的能力。對孩子而言,他們關於情緒的認識大多是從父母身上學會的,情商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擁有剋制衝動的能力、延遲滿足感的能力、激勵自己的能力、讀懂他人社交提示的能力和應對生活中高潮與低谷的能力。

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在這個鮮活的小世界裡,我們學會了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緒,瞭解了他人是如何回應我們的感受,讀出了他人眼中的希望或恐懼,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心中的希望和恐懼。在這個情緒學校裡,不但家長對孩子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會影響孩子,父母還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來告訴孩子,他們是如何處理情緒的,夫妻之間應該如何相處。一些父母是非常有天賦的情緒導師,而一些家長卻糟糕透頂。

當孩子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如何與其交流?

怎麼做才能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呢?研究結果給出了一個簡單而又令人信服的答案。發現大多數父母都可以被歸為兩大類:一類是給孩子在情緒上進行指導的家長,另一類是未在情緒上給孩子指導的家長。並把那些與孩子共享情緒的家長稱為“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他們就像運動教練,教給孩子應對生活中艱難與坎坷的策略。當孩子表現出憤怒、悲傷或恐懼等情緒時,他們不會抗拒,更不會忽略孩子的感受。相反,他們把孩子的消極情緒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把情緒化的瞬間當成教給孩子生命中重要課程、建立更親密關係的機會。

在研究中,一個5歲女孩的媽媽這樣說道:“如果女兒傷心了,這就是一個需要我陪伴她的重要時刻。我會對她說,我想和她談談,想知道她的感受。”女孩的爸爸認為,女兒傷心或生氣時,也是最需要自己的時刻。爸爸表示,給女兒安慰讓他感覺自己最像個父親,而且這種感覺是與女兒相處的其他時刻所沒有的。“我需要在她身邊,告訴她一切都會好的,她能戰勝這個問題,甚至收穫更多。”爸爸這樣說道。

當孩子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如何與其交流?

這種情緒回應方式是研究中見證的諸多成功親子關係的典型。這個過程具有以下五個必備的步驟,包括:

一.覺察到孩子的情緒;

二.把情緒化的瞬間當作增進親密感、對孩子進行指導的好機會;

三.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傾聽孩子的心聲,認可孩子的情緒;

四.幫助孩子表達情緒,用言語為情緒貼上標籤;

五.劃定界限,指導孩子解決問題。

當孩子情緒變得激動的時候,如何與其交流?

當父母在情緒上給予孩子指導時,孩子的復原能力和適應性也會提高。在艱難的時刻,接受情緒管理訓練的孩子同樣會傷心、憤怒或害怕,但他們更懂得安慰自己,從壓力中解脫,迴歸原有的生活。總而言之,這樣的孩子的情商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