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道德經》中現在的德:上德不德!

先舉個例子:一個人從小就喜歡動物,他認為動物也有父母生養,並且我們樣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享受同一片天地同樣的陽光和景色,他覺得人不應該主宰萬物,都一起活著互相照顧多好?所以他一直把動物看成自己的同類。一天一群小鳥在路邊草地上吃東西,他怕打擾了他們而避開路邊繞了過去了。走在他後面的人發現了這一切,我感覺前面這個人真的是太善良了,他的品德太高尚了,他也學著悄悄繞了過去,併為自己能做到這麼品德高尚的事而高興。

顯然,前者不知道他這麼做是非常有品德的,他的愛是天生的發自內心的。後者的內心是沒有那個天然的東西的,他是發現了這個東西,然後把它當做是一種榮譽,一種社會崇尚的“賢”,他控制著自己去做到然後自己因為自己得到了“賢”而自我滿足,而對於他的內心,他是得不到真正的那個東西的。

內心真正擁有品德的人是不明白那是品德的,只有沒有品德或者假裝有品德的人才會整天把品德掛在嘴上並且會盡可能得表現出有品德來教育別人從而凸顯或愉悅自己。人的天性裡包涵了所有我們能想到或想不到的品德,比如上面那個例子。如果對第一個施加強力的教化,告訴他那樣做是品德,是被社會崇尚的,他再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有這麼做有什麼好處或者有什麼利益的思想,這樣他的內心反而失去的由內而外的純天然的品德。所以不要試圖去培養品德,因為一培養,那個品德就變成了知識,那個美就變成了“難得之貨”,雖然他也會那麼做,但是那種純天然的美就沒有了,他這麼做的原因變成了是對那個“賢”的追求,是為了那個骯髒的自我愉悅,甚至是一些精神或物質上的利益而偽裝的自己,而那個純淨的美就從他的天性裡面消失了。

寫到這小編想起了之前發過的一個朋友圈,這也是小編一直對儒教持懷疑態度的原因。

這才是《道德經》中現在的德:上德不德!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這才是《道德經》中現在的德:上德不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