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胡歌选择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的原因:

胡歌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选择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一个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

成绩出来,胡歌在中戏的专业成绩排第二名,在上戏的专业成绩排第三名。但在最后,胡歌没有选择成绩好一点的中戏导演系,而是选择了上戏的表演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诚地表示:“家里条件也一般,我得先解决生计问题。之所以选择去上戏学表演,理由很简单,我就是想先挣钱。”

这种坦诚的想法在许多人听来,可能会生出某种偏见,认为一个这么重视赚钱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呢?

实际上,胡歌早在年少时代就已经通过多种“文艺技能”来赚钱了。他的父母打小就将他送入一个叫”小荧星艺术团“的文艺培训机构,让他学习唱歌、朗诵、演小品等文艺课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胡歌就已经是一个拍过广告、当过主持人、进过剧组演戏的“小明星”了。

许多接触过他的广告导演、制片人或者仅仅是身边的普通朋友,都认为他有着极好的当演员的条件。他外形帅气,气质阳光,人又机灵,很受大家的欣赏,觉得他就应该去演戏,当演员,当明星。但处于青春年少时期的胡歌并不买这些欣赏的帐,甚至还一度有抵触情绪,总觉得:“你们为什么只看我的脸?”

不难看出,胡歌在年少时期就更希望人们能看到他更多的东西。他一直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哪怕是成了非常有名的演员、明星,他也还是会选择去做一些能够提升自己内在的事情。这正是他被许多人喜欢的人格魅力之一。

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胡歌真正成为演员之后

真正成为演员之后,胡歌很早就实现了“赚钱”的目标,甚至在出演《仙剑奇侠传》里头的“李逍遥”之后,他收获到的名与利,超过了他的预期。他没想到自己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一下子就成了备受观众喜爱的明星。

“李逍遥”成了许多年轻人青春记忆里的一个重要元素,《仙剑奇侠传》也掀起了仙侠剧的风潮。这部剧为胡歌的演艺之路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却因为一场车祸,让他遭遇了“演艺之路差点戛然而止”的风险。这场车祸发生在2006年8月,胡歌在拍摄《射雕英雄传》期间,从横店回上海的途中,所乘车辆与一辆货车发生追尾。车祸带走了胡歌助理的生命,胡歌本人则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样一场车祸,显然对胡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脸部、脖子缝了一百多针留下的一些疤痕,而更多是心理上的影响:他算得上是经历过生死,也就更懂得珍惜生命,懂得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对他日后的演戏,也有很大的帮助。

2007年复出之后,凭借《仙剑奇侠传》、《射雕英雄传》、《天外飞仙》、《少年杨家将》等电视剧带来的人气与口碑,胡歌的演艺事业呈现了一幅大好的景象。尤其是在主演《伪装者》和《琅琊榜》两部热播剧后,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在业内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胡歌车祸后的改变

作为一名演员,作品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当然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但像胡歌这样有追求的演员而言,仅仅被观众喜爱是不够的。他知道,自己的表演需要得到更为专业的打磨,自己的阅历也需要更为丰富的经历去充实,如此一来,在荧屏上才能呈现更好的角色诠释。

他能够在遭遇车祸时仍保持乐观与坚强,能够在拍戏时给工作人员留下极好的印象,能够在大红大紫时选择暂停工作去学习,种种这些,都让胡歌的人格变得更有魅力。许多人喜欢胡歌,欣赏胡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出演的作品,还因为他本身的人品。在许多和他接触过的同行或粉丝口中,胡歌是一个亲和、温柔、努力、敬业、懂礼貌、高情商、低调踏实的“演员”,而不是一个狂妄自大、实力薄弱、虚有其表的“明星”。

我个人对胡歌的印象始于他在《仙剑奇侠传》里的演出,但那个时候并不喜欢看仙侠剧,对他也并不感冒。并且坦白讲,在《琅琊榜》之前,我对他的印象还多少有些偏见,觉得他是一个靠颜值吃饭的明星。之前有一个朋友特别迷胡歌,我都还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但在看过《琅琊榜》以及《伪装者》之后,发现他其实并不是那种只靠颜值立足的明星,而是有演技的实力派。

我开始对他产生了一种了解的兴趣,知晓了他在年少时代的一些故事,也知道了他出道以来经历过的顺遂与坎坷,也了解到了他对演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发觉胡歌之所以能这么受人喜欢,是有理由的。他为人谦和低调,对人心怀感恩,演戏会用心琢磨,对作品有追求,对自己有要求,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演员。

而这其中最让我改变印象的,是他参演话剧《如梦之梦》的故事。

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胡歌参演话剧《如梦之梦》

《如梦之梦》是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极具创造性的作品,该剧分为上、下两场,长达八个小时。该剧以环绕形式的剧场做演出,观众坐在舞台中央,能够近距离观看演出,感受话剧的魅力。胡歌饰演其中的“五号病人”一角,有着很重要的戏份,从头到尾,贯穿始终。该角色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建筑师,纠结于痛苦的过往和离奇的梦境。要把这个角色演好,需要有扎实的表演功底。

众所周知,话剧表演和电影、电视表演有着很大的不同。比起对着镜头可以来很多遍的电影、电视表演,话剧表演没有重来的机会,必须要有精准的拿捏。胡歌在大学时代就很重视话剧舞台的历练,在参与多部剧集的表演之后,内心也十分渴求出演话剧。毕竟,比起电视剧,话剧更能提升一个有追求的演员的功力。

但在选拔“五号病人”这个角色的演员之初,《如梦之梦》剧组并没有考虑胡歌。等到剧组有人提到胡歌时,制作人王可然还专门花了不少时间去对他进行了解和研究。他看了胡歌车祸后的一些采访视频,觉得胡歌经历过这样的惊险,在表演中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演绎。经过和胡歌的沟通,最终定了他出演“五号病人”。

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包括赖声川、王可然以及《如梦之梦》其他演员在内,都对胡歌台前幕后的表现留下了十分良好的印象。台上,胡歌对角色的拿捏非常到位,八个小时的演出,一丝不苟地呈现角色该有的情绪状态,让观众收获一场好戏;台下,胡歌为人处世的亲和谦卑,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感十足。

这样的表现并非随随便便就可得来,而是经过了足够的努力与用心换来的。据称,胡歌在每一场戏开演前,都会进行认真的排练。他独自背个包前往排练场,每次排练都会被一群粉丝围绕,争先恐后地要签名。他耐心地一一答应,有时候签名就得签个半个小时以上。而在演出正是开始前,他会早早地躺到舞台的病床上,在观众进场时就进入角色的状态。

这显然是一个好演员才会有的态度,如此这般,自然就能出来好的作品了。当你了解到胡歌的这些故事,就会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了。一个拥有良好外形的演员,愿意沉下心去打磨自己,愿意抽出时间去学习提升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给人好感的事情。

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而作为演员的胡歌,总是在自己最红的时候,不忘自律,也不忘自省。他多次提及林依晨曾对他说过的一段话:“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

胡歌很认同这句话,也在用他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句话的意义。作为观众,我们当然乐意看到一个不把自己当明星的演员以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去面对演戏这件事儿。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