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还记得那个患有复合型先心病且体重仅有1.78公斤的早产儿吗?

2017年11月,还未满月的她曾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完成了巨大动脉导管闭合手术,解决了当时最危及生命的心脏缺陷。

2018年8月15日,已经10个月大并且体重5公斤的静静(化名)再次来到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修补了缺损的房间隔。

“两次手术完成后,静静的心脏就跟正常孩子的一样,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再珍说。

她身患重疾,家人从未放弃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静静出生在商丘,因为早产的缘故,出生时体重不足1.8公斤,并患有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和中型房间隔缺损,还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贫血、腭裂等,这些疾病导致她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症状,病情很不乐观。

当地医院因医疗设备与技术的局限性无法为静静提供有效地治疗,医生建议将她转至郑州寻求进一步救治。

然而,在一家大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住了几天后,静静的病情并未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脱离不了呼吸机。因为她体重低、手术风险大,医院建议家属咨询上海一家大的儿童医学中心能否为她进行手术,可是结果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了解到静静当时的情况后,医院婉拒了为她手术。

下一步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就这样凋零?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算砸锅卖铁都要治。”静静地爸爸坚定地说。

危难时刻,郑医伸出大爱之手

当一家人正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时候,静静的姑姑经过多方打听联系上了我院院长助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再珍,真诚的希望他能够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救治静静。

院长助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再珍查看过静静的各项检查结果、诊断证明书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接收这个在生命线上挣扎的孩子。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经过缜密的多学科会诊后,在多科室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11月7日,静静在我院成功实施了微创动脉导管闭合手术,术后在心外科、新生儿科、产科等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且恢复良好,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等她再长大些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手术,将房间隔缺损补上。”据院长助理杨再珍介绍,由于静静的年纪小、体重低,且房间隔缺损暂不危及生命,所以手术分两次进行,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手术风险,也利于患儿后期恢复。

二次手术彻底治愈,她重回健康

第一次手术后,静静康复回家休养,并定期进行心脏复查。但是随着复查的进行,医生发现静静的房缺正在逐渐变大,并且动力性肺动脉高压也在上涨。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院长助理杨再珍建议静静入院治疗,尽快完成第二次手术,避免随着房缺的增大而进一步加重肺动脉压和心脏负担。

8月9日,已经10个月大的静静在父母和奶奶的陪伴下再次来到郑州人民医院,准备进行第二次心脏手术。

“原本我们预想的是通过封堵器对房缺部分进行封堵,手术风险会小得多。但是现在缺损过大,经超声科多次评估已经不具备采用微创封堵的适应症。”院长助理杨再珍告诉小编。

经过严密的术前讨论和家属沟通,决定为静静实施开胸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虽然患儿已经10个月大,但体重只有5公斤,除了手术的打击外,麻醉、体外循环对患儿本身都是严峻的考验。”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术中,院长助理杨再珍主任为静静建立了体外循环,利用她的自体心包成功修补了房间隔。据介绍,利用自体心包进行修补有两个优点:一是心包是自身组织,避免了相容性问题;二是心包表面光滑,不易造成细胞破坏,减少了贫血和肾衰发生的可能性。

经过两次手术后,静静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将被彻底治愈。

“只要她健康的活着,我就很知足”

“我们现在什么也不求,只要她健康的活着,我就很知足。”病房里,静静的妈妈说。

据了解,静静第一次手术时,她的妈妈还在坐月子,但回忆起孩子的第一次手术,静静的妈妈哽咽地说道:“要不是那次手术,她就活不了了,第一次手术我虽不在场,但我和我们全家都很感恩,感谢杨院长,感谢帮助过我女儿的每一位医护人员。”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为了陪着孩子做第二次手术,静静的爸爸也从打工的地方赶了回来,“在外面打工不放心,很牵挂她。”

静静第二次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了8天,这8天来,她的父母和奶奶就住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的家属等候室内,寸步不离。当静静恢复健康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时,她的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感觉她这次手术后的状态不错,精神也挺好,逗她的时候她也知道玩儿,劲儿很大。”静静的妈妈说。但是当谈起手术费用时,静静的妈妈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家里已经欠了不少外债,即便如此,他们也从未后悔给女儿治病,“只要孩子能健康的成长,一切都值得。”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8月30日,静静终于可以康复出院,小编在病房里见到她时,她正躺在床上玩耍,虽然比起同龄的孩子,她还是有些瘦小,但经过两次心脏手术的她已完全恢复健康,未来才刚刚起航,一切都充满着希望。

从1.78公斤,到5公斤,两次手术成功为早产儿“补心”

杨再珍

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助理 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河南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郑州市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体外循环专业组秘书长。

30年来完成心胸外科手术7000余例。在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冠状动脉搭桥、大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食管、肺、纵隔肿瘤及心胸外科危重病的抢救与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长期就职于大学附属医院及心血管专科医院。

擅长心脏微创手术及致力于瓣膜外科、冠状动脉搭桥、主动脉夹层、心脏移植技术的研究。与薛淦兴教授共同完成河南省首例Double-switch手术。在省内率先将ECMO技术成功应用于ICU临床,完成河南省首例成人及婴幼儿ECMO治疗。

多次参与国际交流及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和省级专业学术沙龙,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

科室咨询电话:0371——670775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