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寫公衆號的這周,在思考這個問題

(一)

從問題本質出發

在更早之前的文章裡,我們討論了一個話題:如何看待花費。

如果是從消費角度,很多錢都不應該花,比如買更好的電腦,畢竟,之前的還可以用,只是慢了點。

但如果從投資角度展開,那這錢就該花。畢竟提高了效率,在更長時間裡,可以用其他方式將這部分成本彌補回來。

如果我們將這個「成本-投資」邏輯進行擴展,那麼就是決策思維。

個人來看,它主要包括三個核心要素:

第一是理解問題本質。

第二是找到方案集合。

第三是考慮判斷標準。

回到剛剛的案例,那麼:

1.問題本質並不是花費,而是為什麼花費。

如果現在的核心問題是「省錢」,那麼電腦夠用即可。

如果現在的核心問題是「效率」,那麼買好一點的是更優方案。

2.方案集合並不是非此即彼,還有可能折中。

受制於知識層面,我們能想到的方案普遍不是全部。

如果想要兼顧「省錢」和「效率」,其實還有可能是更換電腦的內存,亦或者組裝一臺高性能的臺式機。

3.有了判斷標準,決策會更加理性。

例如加入時間標準:如果只考慮到一兩年的使用期限,那麼舊款肯定沒壓力;但如果時間拉長一些,新款普遍更好。

一個購買決策,可以延展出這麼多問題。看起來很煩對吧?

不過有了這個思維框架,很多問題都可以更清晰地找到解決思路。

再舉一例。

(二)

曹將

你為什麼不考慮辭職做自由職業者?

要說沒想過這個問題,肯定是騙人的。

1.問題本質

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對未來的規劃,即:希望過怎樣的生活。

2.方案集合

大的方案有兩個:其一是自由職業,其二是企業工作。

但是,也有一個折中:同時做兩個,只是自己累點。但它又會涉及到哪個方向付出更多點。

3.判斷標準

挑選判斷標準是一個很糾結的過程。

如果從需求的角度,那麼就包括了:生理、安全、歸屬、受到尊重和自我實現。

如果從可持續的維度,那就是:半衰期長和半衰期短。

(半衰期是物理上的概念,引申到這裡,就是這件事帶來的價值持續能力到底如何)

如果從金錢的角度,那就是:來錢快和來錢慢,以及未來來錢快和未來來錢慢。

看到這裡,你肯定也有點煩躁了。

但是,這是有必要的,畢竟職業選擇是大事,考慮全面一旦終究不是壞事。

列出了所有內容,然後找到最重要的三個,對自己而言,那就是:①歸屬感,②自我實現感和③可持續。

具體來看:

①歸屬層面。

在企業工作有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而做自由職業者,則需要長時間地一個人做事。

②自我實現。

兩項內容都可以達到。

③可持續性。

企業裡基本上都有一條自己的培養機制,只要按照既定軌跡走,方向是比較清晰的;自由職業者則需要自己規劃,但有時很容易陷入到純粹輸出、沒有輸入的尷尬境地。

所以,答案其實很清晰了:至少在目前,工作肯定是首要,而自媒體這邊是輔助。

(三)

如何利用這個決策框架?

一旦知道人的決策邏輯,那麼便可以進行適當干預,從而讓他人的判斷朝我們希望的路徑上轉移。

1.重新定義問題

很多品牌在宣傳時,永遠不會說功能價值,而是強調生活態度。

這樣的結果就是,本來只是為了買個產品,結果問題變成了:我是否應該追求獨立(浪漫、幸福等等)。

没写公众号的这周,在思考这个问题

↑ 將駕駛延伸到「感受路」

一旦問題轉向,方案和標準也會改變。

類似的案例是:在各種號召中,很少會談實質上的付出與收穫,而是強調願景,比如為了讓每個人都成就自我。

2.限定方案

在很多產品的宣傳中,都會強調相較於歷史產品做了哪些改進。於是你自然覺得它很不錯,產生購買衝動。

它們的套路是:讓消費者將「方案」聚焦在該產品系列中,弱化了和競爭對手的比較。

没写公众号的这周,在思考这个问题

↑ 強調「和上一代比」

類似的案例是:我們在溝通中,給出兩個方案。當他人短時間想不出更多答案時,只能在這兩者中做出選擇。

3.標準重塑

我們買東西,本質上「好用」是最樸實的訴求。

但是,在企業宣傳中,普遍會給出其他有利的判斷標準,特別是一些帶有情緒化的 Slogan,比如「民族品牌」。一旦把這個因素加入進去,那麼選擇自然會偏向於它。

没写公众号的这周,在思考这个问题

↑ 加入「民族品牌」的判斷標準

類似的案例是:很多人強調自己工作多麼努力,而忽略掉成果,讓領導在評價自己時,更在意付出。

(四)

我是小結

這個思路的運用場景是:決策。

決策的第一步是定義問題。問題的本質很多時候都不是它本身,而是我們更底層的訴求。例如想買一臺好的筆記本電腦,本質上是為了提升效率。

決策的第二步驟是找到方案集合。我們經常會陷入到非此即彼的怪圈,但有時也存在兼容狀態。

決策的第三步是尋找標準。最重要的標準普遍是第一想到的內容,但是不要急著下結論,最好多想幾個,讓答案更完整。

(五)

我是延伸

無論是寫材料,還是做決策,憑感覺來行動肯定最快,但也最容易陷入經驗陷阱。有一套基本邏輯作為支撐,可以讓自己更有信心。

這也是過往文章的一大類別:

思路決定出路。

晚安好夢。

没写公众号的这周,在思考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