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見外》第22期,網易新聞上海頻道出品。

右滑喜歡,左滑不喜歡——如果你玩過網絡交友約會APP,一定對這種操作並不陌生。對於朋友圈狹小,或是喜歡待在家裡的“肥宅”來說,網上交友APP無異於提供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只要懂得科學上網,動動手指,一個下午就能遇到百來位有著同樣訴求的潛在對象。商界精英或是留學生,來自北美或是南非,形形色色的牛鬼神蛇遠比現實中精彩多了。不管是帶著一顆真心還是抱著解決生理需求的目的,這類APP都能提供機會。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不過,就像肥宅和盧瑟在現實社會中會遇到異樣眼光一樣,交友APP中同樣存在歧視。其中,“種族歧視”顯然是最顯著的問題之一。

種族決定吸引力?黑人女性和亞洲男性最不受歡迎

不管是老牌線上交友網站“OkCupid”、“AYI(已更名為FirstMet)”,還是如今使用起來更便捷的手機交友APP“Tinder”,所有大數據都顯示黑人和亞洲男性在網絡相親場合的處境尷尬。

婚戀網站OkCupid收集了2009-2014總共約2500萬賬號的男女配對行為數據,結果六年間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點擊查看大圖,來源:OkCupid)

OkCupid將男性分為:亞洲男性、黑人男性、拉丁裔男性、白人男性;女性也是同樣分類。

在2009-2014年共6年的數據中,黑人女性受到所有男性的一致“冷遇”,除了黑人男性的“歧視”不怎麼明顯以外,其餘三類男性對黑人女性的態度都十分消極。不過,後三年的消極程度略有改善,這興許能算半個好消息。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而在女性對男性的配對指數上,亞洲和黑人男性“彼此彼此”,都不怎麼受歡迎。其中,亞洲女性對黑人男性的反感尤為強烈,6年間的配對指數始終維持在-14%到-27%。亞洲女性較為青睞的始終是亞洲和白人男性,與白人男性的配對指數一度還超過亞洲男性,足以見得白人男性在婚戀市場上受歡迎程度。

和亞洲男性恰恰相反,亞洲女性倒是受到所有男性的追捧,成為白人男性配對程度最高的選擇。

為何亞洲男性和女性在網絡婚戀中的“待遇”截然相反?

亞洲男性雖然不像黑人曾有過遭受奴役的泣血歷史,但19世紀起向西方遷移的亞洲移民群體形成了直到今天都難以動搖的頑固偏見。

對於很多西方人來說,亞洲移民代表著廉價、低端的勞動力。他們受到部分白人的歧視,認為亞洲人奪走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工作機會。亞洲男性偏女性化的外貌、如同外星般的語言和嬌小的身軀成了西方種族主義者歧視的“重災區”。更不用說早期歐美媒體所鼓吹的“黃禍論(Yellow Peril)”,渲染仇視黃種人的情緒,將亞洲男人描繪成欲圖征服西方、征服白人女性的奸詐者。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圖/宣揚“黃禍論”的漫畫,1899年

亞洲女性受到追捧則是近些年的事情了,不過這真的是一樁好事嗎?

幸福美滿的跨種族婚姻確實存在。今年7月初剛上任的英國新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就有一位中國妻子,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華裔妻子相戀九年後步入婚姻。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圖/傑里米亨特與妻子

然而亞洲女性受到歡迎的部分原因卻令人難以啟齒:對於許多歐美男性來說,把亞洲女孩“帶上床”實在是太容易了,她們的性開放程度甚至超過歐美女性。

一名中國女作家Yuan Ren曾寫道:我的高加索朋友推薦他們的單身男性朋友去和“不錯的中國女孩”約會,因為中國女孩在性上比高加索女孩要更開放。Yuan Ren的朋友甚至當面對她說“中國女孩在臥室裡的表現很棒”。

去年,外媒曾報道“巨腿症洋乞丐睡遍亞洲”。一名患有“脂肪腫瘤症”的德國乞丐靠著亞洲人的慷慨施捨,在泰國、柬埔寨、中國香港等地花天酒地,一路泡妹,還將自己的亞洲“女朋友”曬在社交網絡上。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還有曾沸沸揚揚的香港“蘭桂坊老外事件”。挪威人Alex在蘭桂坊當著一名亞洲男性的面,勾搭他的女朋友,激情熱吻,而女生的手還牽著自己的男友。實際上Alex並不是什麼成功人士,只不過是靠著一張白人皮囊在亞洲尋歡作樂。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因此,亞洲女性在網絡社交上受到的熱烈追捧,有多少是出於真實的婚姻和交往需求,又有多少是出於“獵豔心理”,實在是需要打個問號。

人們對跨種族婚姻的心態變得開放,不過似乎仍流於表面

雖然從大數據上能看出婚戀市場確實存在“種族歧視”,但若你在公開場合詢問一位男性或女性,是否會在另一半的種族上有所傾向,多數人估計都會拋出冠冕堂皇的答案:不會,愛情和種族無關。

OkCupid的另一項數據似乎印證了人群的“表裡不一”。在2008-2014年,網站用戶都曾回答過關於種族態度的問題,結果顯示,人們對不同種族的偏見程度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有強烈的意願去選擇同種族的另一半,對跨種族婚姻的接受度也有所上升。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然而,口頭上的接受似乎並沒有體現在現實的行為上。正如OkCupid官網所言,奧巴馬上任總統那一天,人人都為非裔美國人取得如此成就而感到歡欣鼓舞,誰又能想到,同一天,“黑鬼(nigger)”這個蔑視黑人的詞彙的搜索量達到了歷史新高;今年5月,英國哈里王子迎娶有著非洲血統的平民王妃梅根時,亦引發了網絡輿論對其種族問題的巨大興趣。美國廣播公司(ABC)的一位英國評論員甚至用可笑的言論猜測兩人的孩子會是“各種各樣的膚色”。

亞洲男性網絡相親受冷遇,女性卻因“開放”被追捧

如今,人們似乎走到了自我欺騙的境地,一方面積極呼籲消弭種族間的歧視,一方面卻潛移默化地持著固有偏見,下意識地給不同種族打標籤。

若要讓愛情不因任何外因受到阻撓,仍是一件需要時間的事。

1、Race and Attraction,2009–2014,OkCupid,2014-09-10

2、How Tinder Accidentally Exposed Society's Inherent Racism,Inverse,2017-09-13

3、'Yellow fever' fetish: Why do so many white men want to date a Chinese woman?,Telegraph,2014-07-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