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学教授,却不爱站讲台,总是高高挽起裤管,鞋子沾满泥巴

1979年,我国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 在长期与恶劣自然条件的抗争中,三北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

在西北内陆的的陕西,就有这样一位研究员。他一毕业就选择了林木育种工作,且一干就是35年,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两个泡桐品种、9个杨树品种问世,为“三北工程”的实施贡献了大量成果,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军锋研究员。

他是大学教授,却不爱站讲台,总是高高挽起裤管,鞋子沾满泥巴

远看是农民其实是专家

出生农家的樊军锋,小时候经常帮父母种田,老一辈农民对作物良种的爱不释手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大学上了西北林学院的林学专业。1984年大学毕业后,樊军锋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他主动请缨,去了林木育种研究室,这一去,就是大半辈子。

在试验站的樊军锋,俨然就是一名常年劳作的农民,他高高挽起裤管,鞋子上沾满泥巴,皮肤黑得流油,尽管如此他却乐此不疲地干了35年。

两个杨树品种9个杨树品种

育种是一项苦差事,30多年来,曾经同在一个研究室工作的同事有的出国定居,有的从杨凌小镇调离到繁华省城,有的调离到本单位其他非育种岗位,唯独樊军锋没挪窝,同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上世纪90年代,樊军锋成功选育出“陕桐3号”“陕桐4号”两个著名的泡桐品种,在陕西、甘肃、河南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量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至今,这两个泡桐良种仍为陕西桐区主栽品种。

他是大学教授,却不爱站讲台,总是高高挽起裤管,鞋子沾满泥巴

2002年起,通过10多年育种实践,先后选育出秦白杨1号、2号、3号,秦黑卜杨,秦黑川杨,秦黑青杨1号、2号和秦黑杨1号、2号等9个生长迅速、无性繁殖容易、抗逆性强的优良杨树新品种,通过了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及成果鉴定。

当之无愧的“西北杨树王”

除了培育本地的树种,樊军锋还积极从国外引种增加树种的多样性。用了近20年时间,樊军锋在陕西多点、多气候区累计营造引种试验林4000多亩,成功引种美国黄松和奥地利黑松两个国外优良造林树种,为我国黄土高原增添了两个很优质的国外造林树种。

此外,樊军锋作为第二主持人,成功引种了韩国著名的白杨杂种-“84K杨”,该品种2002年通过了国家良种认定,其引种研究于2005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他是大学教授,却不爱站讲台,总是高高挽起裤管,鞋子沾满泥巴

2005年、2015年,樊军锋分别荣获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及全国绿化奖章,同行们尊称他为“西北杨树王”。

林木育种是我国林业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好的林木品种能大大提高林木生长力、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着昔日的荒漠变成绿水青山,对樊军锋来说,35个春夏秋冬也就是弹指一挥间。因为爱,所以不觉得辛苦与漫长,乐趣都印刻在每棵树的年轮之中。

欢迎大家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获取更多新鲜资讯,请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头条号!

注:部分内容来自《中国绿色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