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第3講 論述類文本整合信息並分析和推斷

第3講 論述類文本整合信息並分析和推斷

「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第3講 論述類文本整合信息並分析和推斷

一、自我診斷 知己知彼

閱讀下邊的文字,完成下列1—3題(2017年山東卷高考試題)

談審美移情

所謂移情,通俗地說,就是指人面對天地萬物時,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萬物身上去,似乎覺得它們也有同樣的情感。當自己心花怒放時,似乎天地萬物都在歡笑;苦悶悲哀時,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當然,天地萬物不會歡笑,春花秋月也不會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歡移置到了他們身上。描繪此種移情現象的第一人是莊子。《莊子·秋水》篇中,莊子看見魚兒"出遊從容",於是把自己在出遊中體驗到的快樂之情移置到魚身上,覺得魚在出遊時也是快樂的。莊子所述,是典型的審美移情現象。

然而,對移情現象作出真正的理論概括是晚清的事。最早把移情作為一種美學觀念提出來的是德國學者費舍爾父子。他們認為,我們對周圍世界的審美觀照,是情感的自發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說,審美觀照不是主體面對客體時的感受活動,而是外射活動,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們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費舍爾父子那裡,移情觀念已大體上確定了,但通過形而上的論證把移情說提高到科學形態的則是德國美學家立普斯。因為移情說的影響巨大,以至於有人把立普斯譽為美學界的達爾文。

審美移情作為一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這就是說,審美體驗作為一種審美享受,所欣賞併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觀的對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審美享受的瞬間,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個與自我不同的對象(自然、社會、藝術中的事物)中去,並且在對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審美移情的基本特徵是主客消融、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贈。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動中,主體面對客體,主客體是分離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動中,主體移入客體,客體也似乎移入主體,主客體融合為一,已不存在界限。對主體而言,他完全地沉沒到對象中去,在對象中流連忘返,進入忘我境界;對客體而言,它與生命顫動的主體融合為一,實現了無情事物的有情化,無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說,在移情之際,不但物我兩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贈、物我回還。清代大畫家石濤在描述自己創作的心理狀態時所說的"山川脫胎於予,予脫胎于山川""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就是審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贈、物我回還的情境。

審美移情發生的原因是同情感與類似聯想。谷魯斯等人認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動,移情源自於人的"內模仿"。但立普斯的觀點更可信。他認為,審美移情起源於人的類似聯想。人都有一種自然傾向或願望,要把類似的東西放在同一個觀點下去理解,所以總是按照切身經驗的類比,去看待身外發生的事件。這就是說,審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體驗到的某類情感,去類比、理解周圍看起來是同類的事物。這種同情,不但及於他人,也及於其他生物及無生物。

審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儘管移情不一定伴隨美感,但美感則必定伴隨移情。因為審美移情能給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來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籠。可是在審美移情的瞬間,自身的牢籠被打破了,"自我"可以與天地萬物相往來,獲得了自由伸張的機會。"自我"與天地萬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從有限擴大到了無限。

(節選自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有刪改)

(1)下列關於移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莊子·秋水》中,莊子把自己出遊中體驗到的快樂之情移置到魚身上,覺得魚在出遊時也是快樂的。這實際上是莊子對自己感情的對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為一種美學觀念提出來的,是德國學者費舍爾父子。但是,立普斯對移情的闡釋才使得移情說具有了科學形態,他也因之深受讚譽。

C.在審美移情說看來,人的審美體驗是主體在對客觀對象的欣賞中,觸生出千種情緒、萬般感受,從而體驗到審美對象所具有的獨特的審美價值。

D.移情與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動中,主客二分,主體在客體面前保持自我,物我兩立;而在移情時,主體與客體的界限被打破,主體客體相融合。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關鍵詞的理解。題幹要求選出對"移情"理解不正確的一項。C項,"人的審美體驗是主體對客觀對象的欣賞中……"錯。文章第三段說的是"審美移情作為一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這就是說,審美體驗作為一種審美享受,所欣賞併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觀的對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雖然對移情現象作出理論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學家,不過《莊子·秋水》中對"魚之樂"的記載表明我國的哲學家早已經描繪了這種現象。

B.關於審美移情的起因,曾經出現過不同的觀點。谷魯斯等人認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動,移情源自於人的"內模仿",這種觀點不可信。

C.審美的人以自己體驗到的某類情感,去類比、理解周圍看起來是同類的事物,這與人要把類似的東西放在同一個觀點下去理解的自然傾向是一致的。

D.審美移情能讓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隨著移情,因為審美移情能幫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讓自我的心靈豐富化,給人帶來充分的自由。

【答案】B

【解析】對於文意概括題,考生應明確題幹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不正確的一項"。然後先分析選項,凡說法過於絕對,有因果關係的選項要重點關注,因為這些選項易犯絕對化、以偏概全、強加因果等毛病。比如本題中"這種觀點不可信"就過於絕對化,與文意不符,因為文中只是說另一種觀點更可信而已。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等詩句,都體現了審美移情,是詩人把自己體驗過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結果。

B.鄭板橋《竹石》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從審美移情看,詩人審美欣賞的對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畫家文與可畫竹時,"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身與竹化"所強調的是竹已化為畫家的精神,獲得了人的生命存在。這是移情中出現的物我兩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中,南宋詞人辛棄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嫵媚起來。此時主體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屬於青山的。

【答案】D

【解析】題幹要求"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主意考查學生依據文意進行正確推斷的能力。D項,"只屬於青山的"錯。文章第三段說"審美移情作為一種審美體驗,其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這就是說,審美體驗作為一種審美享受,所欣賞併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觀的對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審美享受的瞬間,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個與自我不同的對象(自然、社會、藝術中的事物)中去,並且在對象中玩味自我本身",第四段也有明確說明,此時應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二、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1.選項特徵

(1)本類選項重在對全篇的考查,主要根據段意、主旨的把握推斷相關的結論。

(2)選項不再僅僅侷限於文本本身,甚至有時是跳出選文,採用文外設題的方法,讓考生根據文意來判斷。

2.觀點推斷題解題三步驟

以上三步有時是同時進行的,很難截然分開。如在找對應區域期間往往就要把握選項觀點和原文觀點。

三、典例剖析 思維拓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2017年浙江卷高考試題)

社會傳播過程要求至少有兩個人。他們結成信息分享關係,共享一套信息符號。結成傳播關係的目的是尋求信息、勸說、傳授、娛樂或其他。目的不同,參與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娛樂的人願意"懸置懷疑";預料對方會勸說的人將加強防範。然而,無論扮演什麼角色,參與者總是要根據自己的認知需要,調動各種資源和傳播技能,編制信息代碼,將他編制的符號發送給對方。我們將這樣的傳播行為稱為A類傳播行為。白紙黑字的符號可以長期保存,手勢或面部表情或講出來的話則稍縱即逝。無論時間長短,在傳播過程的某個時刻,這些符號都獨立存在,脫離了參與傳播的雙方。

接受訊息的參與者,將根據自己的認知需要,調動各種資源和傳播技能,決定是否接受對方發出的符號。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認知地圖對這些符號進行加工。我們將這種行動稱為B類傳播行為。第二個參與者也可能要進行編碼,這些編碼多半是非正式的、無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號,表示有沒有興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號;第一個參與者對第二個參與者的信號進行解碼,將其當作反饋。如果情況需要,第二個參與者還可能進行正式的編碼,發出這些符號,轉而進行A類傳播行為;反過來,第二個參與者的A類傳播行為又可能引起第一個參與者的B類傳播行為,如此等等,循環往復。

換言之,任何訊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顯行為。如上所述,訊息不像電流,電能沿電線流動,抵達燈泡,燈泡隨即發亮。誠然,有些反應嵌入本能,近乎自動;例如,一聽見汽車喇叭聲,一聽見"失火了"的呼喊,我們很快就做出反應。然而,即使這些快速反應也要經過一些中間步驟。首先我們要聽到那樣的聲音,然後我們要對它進行解釋:"他是在對我鳴喇叭嗎?""哪裡著火啦?"外在符號影響行為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改變形勢在他心中的印象。外來符號到達時,如果接受者決定利用其中的訊息,他首先要加工這一訊息,加工的根據是他儲存的形象;一般地說,產生的結果可能有幾種:證實既存的構想,稍許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來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變信仰一樣,徹底改變原有觀念的情況是極為罕見的。然而,改變信仰的現象的確時有發生;同樣,感覺突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比如,聽說自己的房子著火時,腦海裡對情況的感覺就會突變,迅速的反應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7.下列對文中A類傳播行為和B類傳播行為的解釋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A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編制信息代碼併發送符號,B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決定是否接受並加工對方發出的符號。

B.A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調動各種資源和傳播技能編制符號,B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根據自己的認知、調動各種技能接受符號。

C.A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根據自己的認知需要和資源編制符號,B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決定是否接受並加工對方發出的符號。

D.A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編制信息代碼併發送符號,B類傳播行為指參與者根據自己的認知、調動各種資源接受符號。

【答案】A

【解析】題幹顯示概念為"A類傳播行為和B類傳播行為",具體解題內容在文本第一、二兩段。如第一段中"參與者總根據自己的認知需求,調動各種資源和傳播技能,編制信息代碼,將他編制的符號發給對方"及第二段中的"按照他自己的認知地圖對這些符號進行加工",這些內容需要篩選,再與題幹進行分析即可。

【易錯點】答題的範圍找的不精準,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

【方法點撥】該類題應根據題目的要求把握篩選的標準,確認信息材料的檢索區間,把主要信息進行整合。信息主要有:①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對重要概念的解釋和闡述;②表達文章主旨的語句;③文中的概括句;④文中的過渡句。選擇題:常見的迷惑項採用的轉換方式有:①義項增加或減少;②表述對象變化;③角度轉換;④語境轉換;⑤正面和反面轉換;⑥限定、修飾語變化;⑥不成因果。

8.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傳播過程中的雙方結成信息分享關係,第一個參與者是訊息的傳播者,第二個參與者是訊息的接受者;兩者角色可以轉換。

B.勸說參與者和娛樂參與者,由於傳播行為目的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接受勸說者會加強防範,追求娛樂者會"懸置懷疑"。

C.如果需要,傳播過程可以循環往復,B類傳播行為者可以轉為A類傳播行為者,A類傳播行為者可以成為B類傳播行為者。

D.接受者接受一些訊息,如汽車喇叭聲、"失火了"的呼喊聲,感覺會發生突變,不需要加工訊息,反應嵌入本能,近乎自動。

【答案】D

【解析】D項,"不需要加工訊息"錯誤,原文說"然而,即使這些快速反應也要經過一些中間步驟"。

【易錯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不高。

【方法點撥】做這類題目首先要閱讀全文,把握全文要點,然後認真閱讀題幹,明確答題方向,弄清題目的限制與提示,確定有效的閱讀區間,將題幹、材料、選項三者對照,將選項與原文對照,排除干擾項。辨別清楚題幹中的"不符合文意"與"不屬於"。"不符合文意"是指該選項與本文信息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不屬於"則是指不管該選項所表述的內容是否正確,只要它不屬於該重要概念的範疇之內,就應判定它為錯誤選項。

9.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4分)

【答案】①社會傳播行為類型(A類傳播行為與B類傳播行為)。②社會傳播過程特點(傳播至少兩人,角色可以轉換,循環往復)。

【解析】題幹要求"簡要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本文一共三段,第一段內容講的是A類傳播行為,第二段內容講的是B類傳播行為以及兩者同為社會傳播行為類型,第三段內容講的是任何訊息都不能直接一起一望而知的外顯行為。

【易錯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方法點撥】考核歸納與概括,應整體閱讀,整體把握(研究標題、開頭、結尾,提煉主旨);審準要求"簡要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篩選關鍵信息(篩選關鍵詞句,整合信息)——"任何訊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顯行為";藉助分層,圈畫中心句、概括句(藉助句子位置,分析作用);運用求同思維歸納(摘取關鍵詞,流暢表達)。

四、舉一反三 成果鞏固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2016年山東卷高考試題)

唐人古體

古體詩,亦名古詩、古風或往體詩,指的是產生於唐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體。它的特點是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偶、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不過唐人的古體以五言、七言為主,雜言也多以七言為主體。

五七言古詩自漢魏以來已經有了悠久的傳統,至唐代又發生了新變。唐代社會生活領域的擴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複雜化,要求詩歌作品在表現範圍上有較大的開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的近體詩走向定型化,更促使這種少受時空限制的古詩朝著發揮自己特長的道路邁進。一般說來,較之魏晉六朝詩歌大多侷限於比較單純的抒情寫景,唐人的古詩則趨向筆力馳騁、氣象崢嶸、邊幅開闊、語言明暢,不僅抒寫波瀾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動,還直接敘述事件,刻畫人物,鋪捧場景,生髮議論,使詩歌表情達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發揮。唐代詩人中也有接近於漢魏古詩含蓄淳厚作風的,如王、孟、韋、柳,但較為少見,不構成唐人古詩的主流。另外,在音節上,唐代古詩受今體詩的影響,或則吸取聲律的和諧與對仗的工整,或則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徑,皆不同於晉、宋以前詩歌韻調的純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調論者以唐人古詩為漢魏以來古詩的"變體",並不算錯。只是他們從伸正黜變、榮古虐今的傳統觀念出發,貶抑唐人古詩的成就,甚至宣言"唐無五言古詩"(李攀龍《唐選詩序》),那就太過分了。清王士禛《古詩選》在五言古詩部分選了一百多位漢魏六朝作家的作品,於唐人只取陳於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五家,還說是"四唐古詩之變,可以略睹焉"(《古詩選·五言詩凡例》),顯示出同一偏見。倒是明末許學夷在《詩源辯體》中強調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體",它以敷陳充暢為特色,不能拿漢魏古詩委婉含蓄的作風來硬加繩尺,可謂通達之見。 至於同屬唐人古體,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別,這個問題比較微妙,須細心體察。我們看五七言的區分,雖只在每句相差兩個字上,但造成的節奏感和韻調感卻很不一樣。五言字少,念起來有一種安詳舒緩的氣度,近乎平時的語調;七言音促,上口時會給人以發揚蹈厲的感覺,類似於朗誦或歌唱表演的聲腔。試讀"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這樣的句子,無論敘事還是抒情,口氣何等自然平實,不帶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杜甫《襄江頭》),以至於"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馬》)則不管是悲慨還是喜頌,是仄腳還是平收,念起來都有一種異乎尋常說話的調門。抑揚抗墜,鏗鏘成韻。我國古代傳統上有誦詩和歌詩的區分,西洋歌劇音樂亦有宣敘調與詠歎調的歧異,五言和七言在調式上的分別大抵如此。這就是為什麼五七言古詩儘管都起源於民歌,而五言詩在東漢葉以後即日漸脫離音樂,取得獨立的發展,七言詩卻長時期停留在樂府歌行體的範圍內,直到唐代還常以七言短章合樂歌唱的緣故。

(節選自陳伯海《唐詩學引論》,有刪改)

(1)關於古體詩,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古體詩產生於唐代以前,在唐出現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生命力更強的近體詩後,逐漸走向衰微。

B.古體詩的格律限制並不嚴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長可短,押韻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偶與聲律的特點。

C.古體詩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唐人古體以五言、七言為主,更似絕句律詩。

D.五七言古體至唐而新變,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唐人古體雖為"古體",其實已與以往古風不同。

【答案】D

【解析】A項"逐漸走向衰微"無中生有。B項"因而",強加因果,由文中內容可知,"格律限制並不嚴格""篇幅可長可短,押韻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偶與聲律"皆是古體詩的特點,前後沒有因果關係。C項"更似絕句律詩"沒有依據。

(2)下列關於"漢魏古詩"和"唐人古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魏古詩大多侷限於比較單純的抒情寫景,在作品表現範圍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詩那樣開闊。

B.就含蓄淳厚的作風而言,漢魏古詩略勝一籌;就表情達意的功能而論,唐人古詩則更具優勢。

C.唐人古詩有的在今體詩的影響下表現為聲律和諧與對仗工整,有的繼承漢魏古詩有意"反律化"。

D.兩者各具特色,由漢魏古詩到唐人古詩,是變化,是拓展;一味地貶抑唐人古詩,失之偏頗。

【答案】C

【解析】C項原文是說"在音節上,唐代古詩受今體詩的影響,或則吸取聲律的和諧與對仗的工整,或則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徑,皆不同於晉、宋以前詩歌韻調的純任自然",據此可知選項說"繼承漢魏古詩"在文中沒有依據。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王士禛對唐人五言古詩只認可五家,足見其偏見;明許學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觀點可謂通達。

B.本文第三段採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明確了唐人古體中的五言和七言在節奏感和韻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語句分詩論和詩句兩類,其作用是幫助讀者準確把握不同時代古體詩形式和內容的異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讀來抑揚抗墜,鏗鏘成韻。

【答案】C

【解析】C項"其作用是幫助讀者準確把握不同時代古體詩形式和內容的異同"不正確,引用的詩論部分,有的是為了說明古人對唐代的古詩有偏見,如引用清朝王士禛的"四唐古詩之望,可以略睹焉"就是為了說明王士對唐代古詩有偏見。

五、分層訓練 能力進階

【基礎達標】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廣東省2018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模擬卷)

草原文化精神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動態的、積極的、以個體奮鬥為主要內容的進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獨特性,它既有深遠悠長的民族牧歌情調式的生活方式,又有嚴酷殺伐的滄桑、厚重的歷史,從而導致了草原民族對於人與自然關係方面的特殊認識。一方面,人與自然的關係極為直接、密切,人對自然的依賴性突出,因而對自然的親近之感、迫近之念、憂慮之情更為突出、深摯;它不似江南山水對人的細膩輕撫,更不像士子優遊於小橋流水,流溢著別緻而精微的藝術感觸,而是將民族生存與自然環境直接聯繫起來,把對草原的關切與民族的整體性發展聯結起來,發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吶喊,漢代流傳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人與自然架構起初步的生態美學橋樑。蒙古民族第一部史傳文學《蒙古秘史》當中就顯現著極為濃郁的生態觀念。

由於生存環境的嚴酷、險惡、千變萬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動態生存觀念異常鮮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動態"和"變化"的特點使人的適應能力和衝破自然環境束縛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強調人在強大的自然環境和社會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從而形成一種對英雄的崇拜的觀念。《史記·匈奴列傳》中的冒頓單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鮮活的例證,只不過後者還顯現著強烈的崇信重義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處邊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種相對封閉和獨立的特徵。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產生與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於是草原文化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開放的不斷出新的文化,對於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動機和活力較農業文化更主動、更積極。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裡得到了很好的印證,著名學者劉大傑曾稱元代薩都刺的詩歌"代表了元詩的活力與變化的趨勢"。也由於草原自然環境的險峻、生存的艱難,致使草原文化的憂患意識中多了一種實踐意識和冒險精神。憂患意識的產生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我成長、成熟的標誌,就農業社會而言,憂患意識往往側重於對深厚精神苦悶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壯大是農業社會憂患意識的主體內容。草原文化景觀下的憂患意識,雖然也是在生存困擾下的一種自我拯救、自我飛揚,也充滿了焦慮、深痛之感,但並不專力於自我精神領域的別有洞天,而是將原始初民時期產生的樸素的"天人合一"觀念加以發展,剔除了其中包含著的精神層面的窮力追逐,進而催生個體抗拒災難和挫折的行為力量。

(摘編自溫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學的精神風尚》)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北方草原與南方山水雖然空間地理位置不同,但在與人的關係上兩者卻是一致的。

B.草原文化精神既體現了民族生存與自然環境的聯繫,又顯現著極濃郁的生態觀念。

C.北方草原是相對封閉和獨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種自發性、獨立性的文化。

D.不同於農業文化,草原文化的憂患意識除了側重於自我精神領域,還催生了行為力量。

【答案】B

【解析】題幹問的是"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概括。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後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後進行辨析。A項,"在與人的關係上兩者卻是一致的"分析錯誤,文章第一段說"它不似江南山水對人的細膩輕撫……流溢著別緻而精微的藝術感觸",可見並不一致。C項,"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種自發性、獨立性的文化"錯誤,文章第三段說"草原文化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開放的不斷出新的文化",因此它並非是自發性、獨立性的。D項,"草原文化的憂患意識除了側重於自我精神領域"錯,草原文化並不側重於自我精神領域。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先點出草原文化是進取性文化,再從草原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崇拜英雄的觀念、開放性、優患意識等方面進行論述。

B.文章舉《匈奴歌》的例子,證明草原文學注重民族生存與自然環境的聯繫,並將對草原的關切與民族的整體性發展統一起來。

C.文中所提的冒頓單于和札木合兩個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為例主要是論證草原文學具有崇拜英雄的觀念。

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僅論證了草原文化具有憂患意識,還進一步論證了憂患意識中具有實踐意識和冒險精神。

【答案】D

【解析】D項,"論證了草原文化具有憂患意識,還進一步論證了憂患意識中具有實踐意識和冒險精神"分析有誤,這是對文章論據的分析有誤,元代西域文人這一事例源自第三段,文中說"於是草原文化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開放的不斷出新的文化,對於與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動機和活力較農業文化更主動、更積極。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裡得到了很好的印證",由此可知,論證的應是"草原文化所具有的開放、積極、主動的特點"。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歷史,那麼草原民族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可能就不會有特殊認識。

B.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動態生存觀念異常鮮明,緣於其生存環境的嚴酷、險惡、千變萬化。

C.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觀念的形成,與其強調人在強大的自然環境和社會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有關。

D.相比農業文化,草原文化與外界文化的交融有著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動機和活力也更主動、更積極。

【答案】D

【解析】D項,"相比農業文化,草原文化與外界文化的交融有著必然性"錯誤,文章只在交流、融合的動機和活力的主動、積極性上與農業文化作了比較,文章並未寫到農業文化與外界文化的交融沒有必然性。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湖北省2018屆高三4月試題)

在中國古代,"倫理"實際上是建基於"禮"這一宗法等級的人際關係及其秩序之上的。

一般說來,"倫理"是一種人與人的關係及其秩序。但在古代,這種"關係"有其特殊的內容:一是指君與臣、父與子、兄與弟、夫與妻以及朋友之間具有雙向義務的關係,也就是雙方各以對對方的義務而成為"倫理"關係。所謂"慈""孝""良""恭""仁""忠""惠""順""信"等則是諸種雙向義務的規範形式;二是指這種雙向義務關係的構成以親情、友情為紐帶和基礎,所謂"君臣關係"則是"父子關係"的延伸。第三,除了"朋友"一倫,其他以親情為紐帶的關係都不是平等的,而是有上下尊卑等差的,體現了傳統"倫理"既親親又尊尊的宗法等級性特點。由此可見,"倫理"作為一種"關係"的實體存在,不是任意的。沒有血緣親情關係就不構成家庭倫理,沒有友情關係就構不成朋友倫理。但在中國古代,雖有血緣親情關係,如沒有上下、尊卑之別,也不構成"倫理"關係。傳統"倫理"的這種結構,其實就是"禮"。而正是這樣一種"禮"制型定了人與人的關係和秩序,即所謂"倫理"。

中國古代社會之"倫理",首先是指具有宗法性的"家庭""家族",由之而延伸為一個等級有分的社會關係及其秩序,借用黑格爾的話也就是一個"倫理實體"。而正是這樣的"倫理實體",規定了處於這一宗法倫理實體的各個角色的各種規範形式的道德義務,從而成為宗法"道德"的基礎。朱熹註釋孔子"志於道"說:"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是也。"而能行"道"(義務或規範)就是"有德"。可見,研究中國傳統道德,首先要從人際等級關係結構入手。這裡的"人"只是作為"倫理"中的一個角色,而不是獨立的、孤立的個人。這就是說,等級有分的人際關係規定了處於不同等級地位的人的角色義務,而行為符合角色義務要求的就是"有德"。但這裡所說的"有德"是指行為之符合"倫理"所規定的規範要求,而真正之有"德",還在於得之於"心"。朱熹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認為"德者,得也;得其道於心而不失之謂也"。所以,"道德"的重點在於"德"——德性、品德。有道德或有德,不是形式的,而是內心中穩定的德性。因而,為了儘自己所應盡的角色義務而有"德",就應正心、誠意、修身,這才有了道德修養問題,才有了道德踐履問題。作為倫理關係中的一個角色而有德,因而通過"修身"而達到"身修",也就能"家齊";"家齊"而後能"國治""天下平"。就是說,倫理角色之"有德"也就穩固了"倫理"關係,穩固了"禮"的社會結構和秩序。

這樣,據"倫理"而論"道德";為有"德"而論心性修養;通過修養心性而"成人";"成人"而後"家齊""國治""天下平",一個"各安其分""各得其宜"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級倫理由此而"和",達到古人所夢想的"國泰民安"。而為了論證"倫理"的合理性和崇高性,以及論證成就德性的可能性和現實性,於是就有了"天人合一""心性之辨""義利之辨""和同之辨"等道德哲學,從而形成了古典中國倫理學的基本的理論進路、理論構架和話語體系。

(摘編自朱貽庭《倫理與道德之辨》)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倫理"是指在"禮"制統領之下建立起來的一種人與人的關係及相應的秩序。

B."倫理"不是任意的,是一種"關係"的實體存在,沒有親情與友情構不成倫理。

C."道德"要講究德性和品德,具體來說是指行為符合"倫理"所規定的規範要求。

D."道德"與"倫理"關係緊密,"道德"的建立既得之於"道",更得之於"心"。

【答案】D

【解析】 A."在'禮'制統領之下"有誤,原文說:"'禮'制型定了人與人的關係和秩序"。B."沒有親情與友情構不成倫理"有誤,例舉以偏概全。C."具體來說是指行為符合"倫理"所規定的規範要求"有誤,原文說的是"有德"。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把"關係"作為論證的要素之一,闡釋了傳統"倫理"的具體內涵。

B.文章舉朱熹註釋孔子"志於道"的論述,意在表明能行"道"就是"有德"。

C.文章以"修身"而達到"身修"為立論依據,並由此引申出盡義務的問題。

D.關於倫理與道德之辨,文章從"倫理"談起,論及"道德",再辯證闡述。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係,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麼觀點和論證的方法。題中C項,"立論依據"有誤,原文是論證思路;"引申為義務問題"也於文無據。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傳統"倫理"有親親又尊尊的宗法等級性,呈現出看重等差而輕忽平等的特點。

B.傳統"倫理"建立在宗法倫理實體的基礎上,規定了各個社會角色的相應義務。

C.倫理角色只要"有德",就會正心、誠意、修身,就能使社會結構和秩序穩定。

D.古人夢想的"國泰民安"試圖通過倫理道德的建立而實現,這對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核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側重考核文中的觀點。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轉述以及句子之間的關係的細微差別,題中C項,"就會正心、誠意、修身"結論不當,過於絕對。

【能力提升】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8屆高三四月聯考)

從"抵制韓流"看消費型民族主義

梁文道

韓劇風猛烈吹襲大陸後,就有很多人看不過去要出來說話,這種事我們大可以引為茶餘飯後的閒談話題,一笑置之。但是我們也應認真思索,為什麼我們可以這麼輕易地把愛韓劇就等於漢奸、看國產片就等於愛國的邏輯理直氣壯地宣之於口,而且竟還有市場?很多人之所以能夠不假思索地說出這種話,是因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這股潮流就是"消費型民族主義"。

首先,我們要注意它與抵制日貨的理路不盡相同。不管你同意與否,提倡抵制日貨的人至少還試圖搬出一套罷買日貨可以打擊日本商界,然後日本企業會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消費型民族主義"卻是訴諸感情直覺,要大家以抵制某產品的方式直接表達愛國情懷。當然,實際操作起來,"消費型民族主義"又會和抵制日貨運動相混雜,成為後者的指導精神。

其次,"消費型民族主義"不是一種經濟政策上的保護主義。奉行保護主義的國家如韓國,會硬性規定電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數放映韓片,以保證電影生產數量的穩定,以阻擋外來電影帶來的競爭壓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國家的特定產業。保護政策好還是不好,各有各的觀點,但它起碼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說法。"消費型民族主義"著眼的卻不是這麼深層次的產業發展問題,它只不過是一種浮淺的情緒表達和標籤。

"消費型民族主義"的出現,靠的是兩種邏輯。一個是民族主義本身的空洞,另一個是市場營銷的文化轉向。什麼叫民族主義的空洞呢?難道民族主義不是很強大很澎湃的一種意識形態嗎?的確,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強大,之所以能夠把一切事物都納在民族旗號下,照研究民族主義的人類學家安德森的說法,正是因為它的內涵是空的。舉個例子,由於沒有人能夠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麼,所以我們才能把一件衣服說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車是很民族的,甚至連一種動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儘管他在血統上和這一民族無關,也不是這一民族培育出來的品種),沒有什麼不可以被命名為很民族的。

也要注意如今的市場營銷越來越強調感性和文化,怎樣將一件產品從市場上芸芸競爭者中區分出來,靠的不一定是價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帶給你的體驗與文化印象。所以廣告和設計等創意產業才會變得日益吃香,所以一雙外國名牌運動鞋要比同廠生產的本地雜牌貴得多。訴諸正統的國家印象正是產品營銷的手段之一,某個服裝品牌標榜自己來自法國,讓人穿了就變得很高檔很浪漫,與某位明星標榜自己是土產中國人,讓人看了就證明自己很愛國,其實是同一回事。

"消費型民族主義"建立在這兩種邏輯之上,幾乎可以運用於所有商品而無往不利。它總是呼喚大家的身份認同,要求大家"團結",叫大家"是中國人的就得看中國片""是中國人的就得抽中國煙""是中國人的就要穿中國衣服",彷彿電影、香菸與衣服和人一樣都是有國籍的。但說到底,"消費型民族主義"只不過是商人們促銷的藉口,經不起嚴格分析,純粹是種循環論證:我是中國人因為我看中國人投資的電視劇,我看中國人投資的電視劇因為我是中國人。

(選自《噪音太多》,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消費型民族主義"不同於抵制日貨的理路,從而成為實際操作中抵制日貨的指導精神。

B."消費型民族主義"基於民族主義的空洞和市場營銷的文化轉向,用於所有商品無往不利。

C.如今產品的體驗與文化印象越來越成為產品的競爭優勢,這促進了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

D.作者認為"消費型民族主義"只著眼於產業發展的浮淺層面,不及經濟政策上的保護主義。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後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A項,"從而"強加因果邏輯。B項,原文"幾乎可以運用於所有商品而無往不利",混淆必然與或然。D項,"著眼於產業發展的浮淺層面,不及經濟政策上的保護主義"無中生有。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開頭寫抵制韓流現象,是為了由此引出"消費型民族主義"的概念,隨後進一步分析。

B.文章第六段單獨作為一個論述層次收束全文,表達作者對"消費型民族主義"的否定批判。

C.文章在論證中以大量篇幅闡述"消費型民族主義"基於兩種邏輯,彰顯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D.文章運用舉例論證和對比的方法,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費型民族主義"的特點。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範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B項,"單獨作為一個論述層次"錯誤。第四、五、六段為一個論述層次:第四段分析"消費型民族主義"基於的邏輯之一,即民族主義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於的另一邏輯,即市場營銷的文化轉向;第六段是對四、五兩段內容的進一步分析。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通過罷買日貨來打擊日本商界從而引起日本企業的不滿,是"消費型民族主義"者的一廂情願。

B.如果民族主義的內涵充實具體,它就不可能成為把一切事物都納在民族旗號下的強大意識形態。

C.在如今市場營銷的文化轉向的背景形勢下,物美價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D.按照"消費型民族主義"的要求,具有愛國情懷的人就應該抵制其他國家的產品、消費本國產品。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幹,在文中找到題幹對應的區位,然後仔細分析。A項,原文"罷買日貨可以打擊日本商界然後日本企業會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貨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貨的人不等於"消費型民族主義者",據第二段可知。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江西省2018屆高中畢業班新課程教學質量監測卷)

作為教師"祖師爺",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中國古代社會有著尊師的傳統,但這一傳統並不始於孔子。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則,以己示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高尚的人格、好學的精神、博通的學識,不僅贏得了學生的敬佩和愛戴,而且贏得了全社會和後世的尊重和禮敬。

在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時期的《國語》和《晉語》中,有這樣的文字:"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這裡已經將君、父、師並提。戰國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親師"的序列。在他看來,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種族的根本,君師是政治的根本。缺少了這三者之一,就不會有社會的秩序、人民的安寧,更談不上生活的幸福。所以,禮儀就是用來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師,用來樹立它們在人們心目中的神聖感和權威的。高度尊崇禮法的荀子,認為教師是禮法的守望者。他認為,如果沒有教師,世人就不懂得禮法,只能是偏離正道,流於匪闢,遭致災難和禍害;相反,人有了教師、懂了法度,就會通達事理,明辨是非。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來,是否尊重教師,是一個國家興盛衰敗的晴雨表。他指出:"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

先秦諸子在很多重大的問題上觀點衝突,相互爭鳴,但在尊師這個問題上,卻難得的一致。道家的《道德經》說:"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墨家的《墨子》也說:"夫為弟子,後生其師,必修其言,法其行。"法家的《管子》中,收錄有《弟子職》一篇,詳細地規定了學生對教師各方面恭敬的態度和服侍的禮儀。雜家的《呂氏春秋》不僅說明了尊師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師的具體方法。主張"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外,學生能夠勤奮學習,虛心求教,也就是對教師最大的尊敬。

尊師的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尊師使我們的民族更加篤信教育,從而促進全社會的向學之風,強化整個民族對自己文化的認同。當然,我們也不必忌諱,尊師的片面化和極端化,也對我們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負面影響。比如,恪守師法,不許學生自出機杼,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後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對民族文化的創新和發展,起了一定的阻滯作用。

(摘編自徐梓《中國文化的尊師傳統》)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雖然不是中國尊師傳統的創始者,但卻為後世樹立了為人師表的榜樣。

B.《國語》中已將君、父、師並提,當時的人們認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

C.荀子視教師為禮法的守望者,因為學習和執行禮法,都需經由教師來完成。

D.除了在尊師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諸子在其他問題上的觀點都是相互衝突的。

【答案】A

【解析】B項,原文中並無《國語》認為君、父、師"地位同等重要"的表述;C項,原文只強調教師教人懂得禮法,並未說經由教師來執行禮法;D項,"先秦諸子在其他問題上觀點都相互衝突"的說法擴大了範圍論述類文本閱讀 作為教師"祖師爺",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在中國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個繞不開的人物,所以在論述中國的尊師傳統時,作者選擇了從他說起。

B.文章在列舉先秦諸子尊師的論據時採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其中,"面"為荀子的言論,"點"則為其他諸家的言論。

C.在充分列舉論據之後,文章進而深入剖析了"尊師傳統"的本質:尊師既是尊業敬德,也是重學、重道。

D.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師傳統積極意義的同時,也指明瞭將尊師片面化、極端化的負面影響,從而體現了辯證說理的特點。

【答案】B

【解析】題幹問的是"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係,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麼觀點和論證的方法。B項,"'面'為荀子的言論,'點'則為其他諸家的言論"錯誤,所謂"點",指的是對某個事物或多個事物的詳細描寫,所謂"面",指的是多個事物的概括描寫,本文是論述中國文化的尊師傳統,作者詳寫的是荀子的言論,故'點'為荀子的言論,概寫的是其他諸家的言論,故'面'為其他諸家的言論。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學生如果對老師態度恭敬,服侍周到,但不願勤奮學習,不肯虛心向老師求教,也未必可以說是真的尊師。

B.教育事關他人前途和家族命運,如果不接受教育培養,一個人就難以造就才德,一個家族就難以發達興旺。

C.是否尊重教師是國家興盛衰敗的晴雨表,因此,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一定會人人尊重教師,反之亦然。

D.尊師傳統無形中對教師的才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人格高尚、學識博通,才能贏得尊重和禮敬。

【答案】C

【解析】C項,"一定是人人尊重教師"說得過於絕對,文章第二段最後說的是"所以在荀子看來,是否尊重教師,是一個國家興盛衰敗的晴雨表。他指出:'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孟子的這句話意思是"國家想要振興,必須尊敬教師,重視傳授專長技術的師傅",但並不能說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就一定會人人尊重教師。

「2019年高考一輪課程」第3講 論述類文本整合信息並分析和推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