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在徐州對劉備極力推崇,曾意見不合,爲什麼最終都投曹營?

當年劉備在起勢之時,一直以中山靖王之後來標榜自己。只不過中山靖王之後實在太多,劉備這樣家道中落的人很難讓人相信是漢室後裔。只不過後來劉備在投靠曹操的時候,被漢獻帝親口稱上一句“劉皇叔”,這才坐實了他皇室宗親的身份。雖說這層身份無法和官宦世家出身,更是被司馬家推薦入朝為官的曹操相比,但也足以讓劉備廣施仁義,招賢納士了。

此二人在徐州對劉備極力推崇,曾意見不合,為什麼最終都投曹營?

雖說劉備的前半生顛沛流離,常常寄人籬下,但是在他聲望的號召下,還是吸引了不少人才的幫助。僅謀士而論,前有徐庶與劉備相談甚歡,即便被曹操逼著進入曹營也未曾設下一計謀,後又諸葛亮、龐統與法正等人投靠劉備,幫助劉備一舉奪得益州,逐漸擁有了爭霸天下的資格。而在劉備入徐州時,就曾以他皇室宗親的身份吸引了兩位姓氏相同的謀士前來投奔,他們二人就是陳登與陳群。

此二人在徐州對劉備極力推崇,曾意見不合,為什麼最終都投曹營?

陳登與陳群兩人都姓陳,但其實他們並不是兄弟,甚至不是出自同一個宗族。陳登字元龍,是下邳淮浦人。他在少年時代就有有扶世濟民之志。由於陳登博覽群書,為人文雅而有文藝氣質,即便是閱讀舊書上的文章,都能融會貫通。在陳登二十五歲的時候,他被推舉為孝廉,擔任東陽縣令。出任縣令期間,他撫養老人,養育孤兒,視民如子,在當地頗有名望。當時各地出現饑荒,擔任徐州牧的陶謙就請陳登擔任典農校尉,妥善種植穀物,減少饑荒。而陳群的身份地位比陳登要好得多,他出生於名門望族"潁川陳氏"。其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於當世皆負盛名。

此二人在徐州對劉備極力推崇,曾意見不合,為什麼最終都投曹營?

初平四年秋,曹操以替父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當時袁紹亦派部將朱靈督三營軍相助 。由於曹操勢大,陶謙抵擋不下,連連敗退,只能在郯城一面遣別將救援被曹軍圍攻諸縣,一面告急於青州刺史田楷。此時劉備也前來協助陶謙抵禦曹操,並就此在陶謙帳下為豫州刺史,屯兵於小沛。

當時在徐州出任典農校尉的陳登非常欣賞劉備,心中逐漸由了擁戴之意。而劉備在成為豫州刺史後,聽聞陳群的才名,當即請陳群入仕為官,命其為豫州別駕,輔佐自己。就此,陳登與陳群就投身劉備,為他出謀劃策。

此二人在徐州對劉備極力推崇,曾意見不合,為什麼最終都投曹營?

後來陶謙病重,打算將徐州讓給劉備。陳登與陳群二人在這件事上出現了分歧。陳登認為徐州無主,而劉備頗有仁義之名,又是漢室宗親,若此時順勢入主徐州,徐州上下將夾道歡迎。然而陳群卻認為徐州此時被強敵環繞,南有袁術虎視眈眈,若入主徐州,只怕呂布會趁虛而入。但徐州畢竟是一塊肥肉,而劉備此前更是過慣了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眼下有一個割據一方的機會放在自己面前,叫他如何能夠捨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沒有聽從陳群的話,毅然決然的入主徐州。

只可惜時期的發展果然如陳群所料,後來呂布奪得徐州,陳登被迫投降呂布。而陳登不願在呂布手下,因此投靠了曹操,並出謀打敗呂布。而陳群從劉備入主徐州中看出了劉備的為人,因此毅然決然的投奔了曹操。

此二人在徐州對劉備極力推崇,曾意見不合,為什麼最終都投曹營?

可以說,陳登與陳群兩人都投奔了曹操,主要還是兩人都對劉備大失所望。畢竟對陳登而言,投靠了劉備後,竟然還能被別人破城而入,威脅到自己的生命。而對陳群而言,劉備為了一時的貪婪而不聽自己的進諫,難以成事,並非明主,因此棄劉備而投曹操。對於劉備而言,一下子損失了兩位人才,不得不說是劉備一生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