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向“激发”与“赋能”升级

管理向“激发”与“赋能”升级

一百多年前,现代管理学奠基人亨利·法约尔将管理的职能总结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进化,当今,管理的职能是否也应做出相应改变?

物质资源与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的需求被不断提升到更高层次。从生存需要到精神需要,人们希望更有尊严地工作,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实现人生价值。

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帮助人们实现对各种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管控,这一趋势促使管理重心逐渐向更具创造力的要素或领域转移:从设备、物料、资本、信息等资源转到人本资源;从人的行为向人的心态延伸,注重意愿、动力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

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挖掘、释放、利用人的能量与价值,必须从心态与能力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没有积极的心态,就可能缺乏意愿、动力,甚至迷失方向,偏离目标与初衷,能力再强也难以创造成果;良好的心态可催生强大的意愿与动力,但如果方法不当、能力不足,依然无法实现预期成效,最终带来无力感与挫折感。因此,今天的管理,必须同时注重“激发”与“赋能”。

激发:激活与引发——关注人的心理与价值观,厘清愿景与目标,调节心态,催生、提升人们学习、工作的意愿、动力与激情。

管理者需要洞察并尊重人性,把握人的心理,同时发挥教练与领导作用,超越传统的“指挥”与“控制”模式,激励管理对象,使之充满活力与创造力。

赋能:充分授权并注重训练和培养人的能力,提升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让人的才智与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组织要建立完善的权责分配机制、职业发展通道、培训体系与知识管理体系,引导、支持员工在工作中顺利成长。

在诸多管理要素中,人是最具活力、潜力与影响力的核心因素。管理的职能向“激发”与“赋能”升级,超越“指挥”与“控制”层面,给人更多的尊重,真正实现“人本管理”,才能让组织更高效、更具活力,让人们在工作中更具乐趣、更有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