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刚刚过去的周末,“滴滴事件”引爆舆论,目前仍在发酵当中。

前天上午(8月27日),交通运输部在官网上连续刊发两篇文章狠批滴滴:

“对国家法律没有敬畏之心,任性妄为,藐视生命,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此前,小拇哥已经就此事件表明态度:我们不要道歉,只要安全!安全!安全!

现在,我们觉得有必要再评“滴滴事件”,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鼓与呼!

——小拇哥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除了滴滴,你还有第二选择吗?

在谴责滴滴的声浪中,小拇哥听到了一些特别无奈的声音,尽管窸窸窣窣,却也特别真切:

比如,你除了骂滴滴,又能把它怎样呢?

又或者,就算让滴滴倒闭,就能解决抱着必死之心的亡命之徒杀人越货吗?

说起来,我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无奈”之言。实际上,我就亲身感受到了这样的无奈。

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上夜班的关系,我几乎每次凌晨下班都得使用滴滴。

因为,凌晨这个时间点,地铁已经停运,夜班公交也变得非常稀少,我要么出去打传统的出租车,要么预约滴滴。

滴滴,一方面比较方便,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要比出租车便宜,顺风车就更是便宜将近一半。

对于一个车票钱不能报销的上班族来说,每个月仅有的一点工资,需要拿出固定的一部分打滴滴,当然期望打车费能越省越好。

但是,当空姐案发生之后,滴滴进行了一番整改,直接取消了凌晨的顺风车服务。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 2018年5月16日滴滴公布阶段整改措施 >

这让小拇哥的出行成本不得不增加一倍。

我当时想过换一家网约车公司。

但我发现,除了滴滴的顺风车外,其他的网约车公司也不是没有顺风车,但因为体量太小,每次打车花费的时间都非常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我不得不花费更高的价格改乘滴滴快车。

和我一块上夜班的同事,对于使用滴滴也感到了同样的无奈:

如今的滴滴,已经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一项基本的公共服务工具,离不开它,没有第二个更好的选择。

所以,就算它屡屡被人诟病,就算它一再出现恶性案件,我们依然不得不战战兢兢地接受它的服务。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 2018年6月7日滴滴顺风车标签重新上线 >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一场“底层互害”的残酷游戏

其实,假如我有一辆车,就可以不使用滴滴了。

假如,我的收入高一点,或者车票可以报销,又或者可以在公司附近租一个更贵的房子,我都可以“用脚投票”,选择不使用滴滴。

但是,这些假如都不存在。除了我之外,对于许多人也都不存在。

于是,消费降级也就遇上了消费降级——如今的滴滴,尤其是它的顺风车服务,其客户多是为了省钱,而提供服务的司机,也是“消费降级一族”,不是为了省点油钱,就是没有更好的生计出路。

所以,如果说顺风车充满了危险,那也是滴滴有意无意间促成了一场“底层互害”的残酷游戏。

在将近一年的使用滴滴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式各样喜欢向乘客“倾诉”的司机,他们中:

有做生意失败的外地人;

有专门来杭州务工的农民;

还有孙子刚刚幼儿园毕业的爷爷;

当然也有家里几套房但没正经工作的杭州土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山东籍的滴滴专职司机。

他4年前就来杭州开滴滴了,当时一个月能挣好几万。他很自豪地对我说,靠开滴滴,他给儿子娶了媳妇,还在县城买了房。

但遗憾的是,这两年来,尤其是最近一年来,开滴滴所获得的收入越来越低,拼死拼活一个月下来也就八九千元的收入。

他说,现在滴滴要抽成20%,已经把他压榨得喘不过气,决定干到年底就回老家了。

这名山东司机不知道的是,他的收入降低,背后是滴滴在下一盘大棋:

滴滴将金主的钱大把大把地撒出去,抢占了市场之后,如今开始回收资金。滴滴司机收入大幅度下降,是这家公司在急速地往回收账。

在我将滴滴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那段日子里,大多数司机都对滴滴的“压榨”,已经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 武汉滴滴专车司机正在进行专车服务。他开着一辆奥迪Q3接乘客。收费却比的士还要便宜 >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所谓道歉,不过是一场接一场的公关说辞

司机收入被大幅收缩,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后果很直观:服务降级,高素质司机流失,大量无业甚至混不下去的人进入滴滴司机行列。

温州乐清女孩因为乘坐滴滴遇害后,在武汉的一个滴滴司机群里,就传出了讨论女性乘客的不堪言论,乃至以涉性语言侮辱死者。

而且,在明知自己的言论曝光之后,有的司机还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流氓态度,毫无羞耻和畏惧之心。

看到这几张截图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滴滴司机群体,都能容留社会渣滓了吗?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紧接着是一个更深层的疑惑:滴滴清楚这样的状况吗?

种种迹象表明,滴滴对这种糟糕的现状清楚得很,只是也同样抱着泼皮无赖式的“无所谓”态度。

所谓道歉,不过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公关说辞而已。

所以,许多人也已经意识到了,这家企业之所以屡屡犯错,不是别的原因,正是它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企业的价值观说起来很虚,其实也很简单。

在我看来,一家企业的价值观的体现,不能看它表面的说辞,而要看它在面临两难抉择时会如何选择。

具体到滴滴,在它通过资本融资、价格大战、并购、急速扩张,占据了市场90%的份额之后,面临着向投资者交出回报和服务质量下降之间的矛盾。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目前来看,滴滴显然是连调和两者的耐心都没有,而是毅然选择了前者,任由服务质量下降。这就是滴滴的选择所体现的价值观。

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在前期大量投入后,后期都要赚钱,这本身无可厚非,也是资本的正常逻辑。补贴,不可能无限期延续。

只是,作为一家已经占据市场最大份额,几乎没有任何可见的绝对竞争对手的企业,能否在收割时温柔一点,慢一点呢?

身体的步子再快,也得等等灵魂。

如果身心分离到仅仅只剩下数字、业绩,只剩下利润、市场占有率,不出人命才怪呢。

出租车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运送生命”的行业。

但如今的滴滴,却屡屡要人命。

有记者梳理了近3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滴滴司机的相关刑事案件,有数十起,其中性侵案件就达15起。

另据南方周末的记者统计,最近4年来,媒体报道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

在今年5月空姐遇害案爆发之前,2017年5月,重庆就发生过一起女乘客被司机勒死的案件,只是没有引发舆论关注而已。

像那些被乘客隐忍的性骚扰案件,没有被媒体报道和关注过的性侵、性骚扰,还有多少呢?

实在不敢想象。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出生于血海狼窝的滴滴,何至于此?

前面说过了,滴滴在占领市场之后,面临着迅速回报投资者的压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吧:

滴滴成立至今,已经获得了17轮融资,去年12月,滴滴获得40亿美元融资之后,估值不低于550亿美元。


滴滴期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上市估值估计达到70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


在收购了Uber中国后,滴滴实际已经获得了国内网约车90%的市场份额。

连续获得了大笔巨额融资,应该说目前的滴滴并不差钱,唯一差的就是在牢牢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扩大盈利面。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有媒体表示,这家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目前唯一盈利的业务,只有顺风车业务,去年滴滴从中获得了8亿利润。

不差钱,但急着扩大盈利以回报资本,大概就是今天滴滴面临的状况。

滴滴创始人程维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曾坦言:“滴滴是一家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公司,出生在血海狼窝,生下来就面临激烈的竞争。”

我们不清楚滴滴是不是因为出生在血海狼窝,以至于都有垄断之势了还依然神经过敏。

但比较清楚的是,为了扩大盈利面,尤其是为了扩大顺风车业务的盈利面,滴滴一直在贴着法律和道德的红线行走。

取消补贴,将司机压榨到极限,我们就不说了。

实际上,为了节约成本扩大效益,它还干了两件这样的事情:

1.将滴滴客服外包出去,以节省成本。

换句话说,我们经常看到的在回应客户诉求中经常说“亲”的客服人员,并非滴滴正式员工。

通过一些招聘平台中也可以发现,这些被外包公司雇佣的客服人员,收入并不高。有一些该公司前员工还爆料,他们的权力也有限,在遇到紧急状况时,根本无力应付。

但温州乐清案却告诉我们,花钱建立起一支专业高效的客服人员队伍,是有多么重要。

2.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不惜利用性暗示这么龌龊的手段。

一张广为流传的滴滴顺风车宣传海报上写着:“你有短裙,我有暖风,粉色星期三,为她免单,我愿意!”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刚被滴滴免职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为这一"战略"沾沾自喜:“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由此可见,在滴滴业务催生的各种案子中,性侵性骚扰占据较大比例,不是没有缘由的。

从一开始,滴滴就明白社交属性对于顺风车的意义,并毫无顾忌地肆意放大,似乎从未顾虑可能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这显然不是一家巨型公司该有的风范。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道义上的不得人心,注定将威胁社会稳定

我们总说,人要有点精神。其实这话同样也适合企业。

有些事情该干,有些事情不该干,有些事情没必要做,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心中总得有杆秤。

上世纪50年代,索尼的盛田昭夫带着一款小型的收音机到美国做推销。

纽约一家公司很喜欢这款产品,一口气订了10万台。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当时的索尼效益并不好,一个月产量也不足1万台。10万台的订量,几乎相当于他们可以开工一年,这对索尼的发展至关重要。

但这家美国公司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不能贴索尼的牌子。因为当时索尼的知名度在美国并不高。如此一来,索尼等于做代工而已。

当时盛田昭夫打电话回日本公司,公司内部也有人建议接下单子,因为这对于当时艰难求存的索尼至关重要。

可在犹豫之后,盛田昭夫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因为,不做别人品牌的代工厂,创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引领市场潮流,就是索尼的价值观。

盛田多年后回想起来说,这个决定是他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一家企业是否有稳定坚毅的价值观,就体现在两难抉择之中,能否超越短期的经济利益。

之后的索尼,也不是没有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实际上,索尼曾多次陷入困境之中。

但就算如此,盛田昭夫却始终不轻易解雇员工、压榨员工。

在他看来,把员工当成工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以利润为中心的做法,是很不对的。

他主张即使企业利润不好,也不要随意解雇员工。

这就是索尼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谷歌一直以来有句座右铭:Do no evil。

对于一家体量巨大的企业来说,如果要作恶,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稍微一个转身,一个邪念,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

而且,因为自身体量巨大,作恶的成本也不会太大,而可以轻松避免。

所以,当谷歌坚持“不作恶”这样的底线价值观时,其实是很难得的。

许多人觉得,在资本追逐利润时,这个所谓的“不作恶”未免显得有几分虚伪。

但是,正如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的那样: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没错,关心别人的命运就是人类本性的面向之一,把自己弄得眼里只有利益而容不下其他任何价值,反倒是不完整的、异化的。

有专家总结出了谷歌的一些“不作恶”的表现,比如:不靠恶性收购垄断市场;不人工干预搜索结果;标明广告;等等。

以此反观滴滴。

别说如今它并无生死存亡之忧——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被资本市场看好,就算是急着盈利,又何至于放任自己时时贴着法律和道德红线走呢?

又何至于在屡屡发生性侵案件的情况下,依然得不到有效整改?

我们相信,像滴滴这样一家庞大的公司,根本不需要别人教它价值观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

但一系列恶性案件的发生,以及大量性侵、性骚扰事件的存在,或许也表明,滴滴确实有必要放慢脚步,沉静反思自己逐利至上的短视行为。

滴滴,今天已经变成了许多城市中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工具。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难以承受,但又不得不承受之重担。

我们始终觉得,资本逐利是本性使然,无可厚非,但在逐利的过程中,还请尊重公共的利益,敬畏他人的生命。

这并不是多高的要求,只是要求你在着急忙慌的利益追逐中,稍微走慢一点,等等自己的灵魂。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博雅天下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读小说就像看电影」

殿堂级文学经典《喧哗与骚动》

评“顺风车奸杀案”:滴滴啊,请走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