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居然訛上了民警,我們還能不能做好人

大媽居然訛上了民警,我們還能不能做好人

謝浮名一派浮言

今日,@鳳台公安在線 爆料,5月27日, 民警出警時看到一位騎著三輪車的大媽摔倒在路口,立即下車扶起。沒想到兩天後大媽的親戚竟跑到派出所說大媽是被警車撞倒的。民警用監控自證清白後,大媽的親戚居然說,大媽翻車,是警車給嚇的。

大媽居然訛上了民警,我們還能不能做好人

訛人訛到不要邏輯不要臉的高度,不服不行。

近幾年,老人訛人的事件發生了太多,最著名的要算投塘自殺以證清白案。2013年,廣東河源一男子好心扶起摔倒在路邊的老人,並將他送去醫院救治,誰知竟被老人“訛詐”,汙稱男子將他撞倒。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該男子一氣之下投池塘自殺。這給了我們一個凝固的印象:老人訛人,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以至於有人不無惡意地譏嘲:“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這當然是在侮辱整個老人群體。我們的老人,也和其他年齡段的人一樣,好人絕對佔大多數。但是,這麼多老人訛人事件的發生,肯定有內在的原因。

我在想,如果有相熟的青少年問我:老人摔倒了,該不該扶。我會如何做答。

這個問題,在30年前,不,哪怕是10年前擺在我面前,我也會毫不猶豫地給出肯定回答。然而在現在,我是很遲疑的,畢竟,扶起摔倒的老人,成本太高了!

不說別的,單以鳳台的這個三輪大媽論,如果扶起她的不是民警,而是其他的普通人,又沒有現場監控錄像,會攤上多大的事啊!就是賠上幾十上百萬元,甚至傾家蕩產,也難說得很。我可不敢以道德家的口吻,不負責任地鼓勵青少年不計後果地伸手救助。

社會風氣如此敗壞,讓我很擔心,發展下去,今後有人摔倒了,哪怕你不去救助,只要你恰好在事發現場,也可能被誣指為肇事者。到時候,誰也免不了遭受無妄之災。我們還能好好地活下去嗎?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老人訛人事件?除了這一代老人,經歷過那場視打砸搶為當然的十年浩劫,耳濡目染,沾染了流氓痞棍氣息,更重要的是,過去40年最致命的變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市場價值觀侵入了本應該由道德品質統轄的領域,金錢成了評價人的第一價值尺度。

這是一個物質豐盛、精神追求寡淡的時代,一個盛產億萬富翁,而品德稀缺的時代,一個“有一種毒藥叫掙錢”、而人人痛飲狂歡的時代,一個集體沉迷於功名利祿的時代。概括地說,這是一個要錢不要臉的時代。

這“臉“”,也叫道德。

道德的建立,離不開規則的支撐。我們太習慣把可以交由規則統轄的事,交給了道德。想一想,如果執法者認真地把訛人者以“詐騙罪”論處,讓訛人者付出應有的代價,而不是無關痛癢地批評教育幾句,就輕輕放過,那麼,老人訛人事件,也會大幅度減少吧。

沒有規則而空談道德,才是毒化社會空氣的砒霜氯化鉀,才讓大家不敢做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