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知名医院引入「山寨」

近日,有不少在上海求医的患者反映,自己通过百度搜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去了在搜索结果中排名前列的“复大医院”,花了大价钱后病却没见好,再去三甲医院复诊后,得到的诊断结果与“复大医院”大相径庭。这让不少患者疑惑,网上搜来的这家“复大医院”到底是个怎样的医院呢?

搜“上海复旦大学耳鼻喉”却是“复大医院”

今年6月,浙江宁波的周女士想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看鼻炎,于是她在百度上搜索医院的相关信息。

周女士表示,自己搜了“上海复旦大学耳鼻喉”这几个字,而且还搜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几个关键字都搜了,第一条都是“复大医院”。在网上填了相关信息后,立马就有工作人员跟周女士取得了联系。

周女士称,工作人员一直在暗示我,他们是专门看耳鼻喉科的一个分院。“她说复旦大学附属分院就是这里,我就相信她了。到了虹口区场中路,我才发现是上海复大医院,我想是不是分部简写了。”

周女士回忆,医生检查后表示,她鼻甲肥厚,需要做个微创手术。而手术费加治疗费、医药费等各种费用,一共花费了上万元。直到复查时,周女士对复大医院才起了疑心。“这里复诊的时候收费很奇怪,医生是按一次或者十分钟这种治疗来收费的,比如十分钟100元,20分钟多少钱。而医生配的洗鼻子的药在网上一查,价格就是100多元,但他收了我200多元。而且网上很多人都说,这里不是正宗的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周女士之后通过询问朋友,才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专家说,周女士就是得了鼻窦炎,“做不做手术,鼻窦炎都不会好的。因为没有长鼻息肉,只要吃药、喷药水就可以了。”

包括专家挂号费和药费,周女士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总共花了200多块钱。事后,周女士认为,百度对她有误导。

淋巴结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同样遇上糟心事的还有安徽的陈女士。她在百度搜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后出来的也是“复大医院”。陈女士说,7月初她发现孩子的后脑勺鼓起了一个小包,当地医院建议去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看看。百度搜索后,跳出来的就是位于虹口区场中路的“复大医院”,于是,陈女士就带着孩子去那里就诊,医生诊断为:右枕后海绵状血管瘤,并当场给出了两种治疗方案。

医生说,一种是动手术,还有一种治疗方案是国外引进的一种技术,只要打针就可以了。陈女士夫妇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当场交了15000多元,让孩子接受打针治疗。当天,陈女士又上网查询,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症状跟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太一样。于是第二天,她带孩子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原来,儿科医院认为,那就是淋巴结,很正常,孩子长大后会自行消除。

搜索多个关键词“复大医院”均排列靠前

为什么在百度上搜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搜到的都是“复大医院”?记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字:“上海红房子”,跳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复大医院。网页标题是:“上海复旦附属红房子妇科医生预约挂号平台”,而实际上,复大只是一家民营医疗机构,与复旦附属红房子医院没有合作关系。

换一下关键词,搜索“五官科”,或者“五官科医院”,复大的广告依然名列前茅,网页标题为“上海耳鼻喉五官科医院”。名副其实的复旦附属五官科医院反倒排在了第五位。再搜索正宗五官科医院的地址“汾阳路83号”,或搜索“中耳炎”、“面瘫”等病症名称,排名第一的结果依旧是“复大医院”。

从其百度账号公开资料可以发现:复大医院共计注册有91个不同的网站主域,用于对应不同的关键字搜索。

据悉,9月4日下午,虹口区卫监部门已对复大医院进行了检查,他们表示,今年已收到多起针对该院的投诉,涉及过度诊疗、药价过高和违反诊疗常规等。目前,该院已被处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8分的处罚。根据规定,民营医院在一年的校验期内记满12分的将暂缓校验;在暂缓校验期内记分满6分,则将被吊销执业许可。

8日晚上,上海市工商局表示,复大医院利用百度推广,将本地知名医院的关键词作为搜索关键词,以提升自己医院的搜索排名。其行为涉嫌虚假宣传,上海市工商局检查总队已立案调查,并将对其处罚。

9月9日凌晨,百度官微发布声明,针对央视报道的“上海复大医院”推广一事进行了说明。百度表示,上海复大医院的医院名称与上海复旦大学相关附属医院的简称存在一定的语义相似性,误导了网民的就医选择。对此,百度深表歉意。此外,百度表示在持续推进的公立医院品牌保护项目中,已经对上海复旦大学相关附属医院进行了搜索结果保护,如用户在搜索“上海红房子医院”、“复旦附属”时,将优先显示相关医院官网,且不出现商业广告。

最后,百度表示,针对此次问题,再度扩展了品牌保护关键词库,并将与工商等主管部门协同后续处理策略。并已推出独立APP“简单搜索”,并承诺搜索结果中没有任何广告。 据央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