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教养,一个人最好的学历证明

夜读丨教养,一个人最好的学历证明

夜读丨教养,一个人最好的学历证明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这几天有件事频频上热搜:8月21日,G334列车上,一位女乘客上车后发现自己的座位已经被一男子占了,便要求对方回到自己的座位。结果这位霸占别人座位的男子却说,“谁规定一定要对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坐我的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

不管别人怎么说,这个男的就是死乞白赖不肯让座。

后来列车员来与他沟通,他还是一副要死不得活的样子瘫在座位上,称自己就是起不来,被问到下车怎么办,还漫不经心地说道:“找个轮椅呗”。

“我就不起来,你能拿我怎么办,有本事你打我呗。”

以前常讲街霸、骂霸,现在终于见着“座霸”了。

视频被发到网上后,骂声一片。很快就有网友挖出了男子的身份,经各方查证后,确认这位“座霸”竟然还是一名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正在韩国某大学读信息经济学博士。

事儿还没完,随后网上还有人曝光了孙某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他在霸座事件后,还厚着脸皮跟朋友说自己又把一车厢的人耍得团团转,还把被他欺负的女乘客称作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这次的“霸座”事件再一次刷新我们的认知:有教养与否,不分学历高低。学历固然重要,但一纸文凭永远比不上发自内心、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夜读丨教养,一个人最好的学历证明

我们的教育是特别喜欢追求学历文凭和分数的。似乎只要文凭到手,就自然成了人上人,但有学历的人并不等于有教养。

去年10月,陕西科技大学的葛教授火了,不是因为科研学术,却是因为殴打女环卫工!

一个自称是其助手的人解释:他是农村出身,在美国和日本待了几年才回国,不了解国情才打人的。

原来打人男子是陕西科技大学刚聘请的教授,国外回来的博士,手里还握着1000万的项目。

这个解释的理由令人汗颜。农村出身,谁见过农村人随便打人;不了解国情,难不成美国和日本的教授就能殴打保洁?

木心在《即兴判断》里说过:“有教养的人,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吴聘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教养可以弥补文化的空缺,而文化却弥补不了教养的空白。一个有教养的人,更懂得平等待人,不会因为学历高就当自己是人上人,而因为物质财富等一些外在条件歧视他人。

夜读丨教养,一个人最好的学历证明

陈道明曾经说过:“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没有教养;有的人没有多高的学历,却仍然很有教养。”

著名女作家毕淑敏认为,教养就是“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教养就是一个人的内在自我教育,这比在学校接受知识教育更难更重要。

武汉某大学的一位女博士,出国参加工作会议,因为个人原因迟到无法办理登机手续,不听工作人员的解释和建议,情绪激动冲进柜台工作区域,对着机场的女工作人员大打出手。学历高不高,和教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教养本就不是什么分阶层的词语,也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行为,就像荀子说的“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它只不过从我们自身和待人接物的行为,不经意间就展现灵魂的模样。

山东德州的四个农民工兄弟打车时怕弄脏了座椅,先统一脱下了外衣,然后翻了过来铺在出租车的座椅上,这才有序上了车。之前在北京东四环,一位顶着一头乱糟糟头发的流浪汉,把路边倒地的共享单车摆正,有些单车的支架坏了,他就把车子倚靠在树上,就像这是自己的工作一样,不在乎周围的目光。

农民工、流浪汉这些人,只是平凡大众中的个体,甚至活在社会的底层;这些事,可做可不做、愿意做的人很少,也不是就该他们做的事,但他们还是做了。

教养就是这样,无关身份,而又弥足珍贵。

池田大作在《青春寄语》里说:教养不是轻易地从别处买来贴在身上的东西,而是从你本人的生命里侧、皮肤底层渗透出来的光彩夺目的情操。

好的教养让人如沐春风,越过那些所谓的硬件条件;缺乏教养的人让人心生厌恶,这种讨厌永远会凌驾于学历、财富、背景尔尔。

决定生命层次的是教养。而教养,永远比外在的学历更重要。

夜读丨教养,一个人最好的学历证明

主播:丁谦

媒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