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最年轻”的一个区,自古为“湘东门户”!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南部,宋代划定为荆湖南路而开始简称湖南,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南北而简称“湘”,也称潇湘,省会驻东北部的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其中,就株洲市下辖的渌口区,原先为株洲县,于2018年6月改为渌口区。由此,渌口区可以说是湖南省最年轻、最新的一个区。渌口区人口超30万,自古为湘东门户,是中原通往广东沿海的咽喉,享有“湘东明珠”的美誉。

湖南省“最年轻”的一个区,自古为“湘东门户”!

首先,渌口区,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在地理位置上,渌口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境内渌水东来,湘江北去,东临醴陵市、攸县,南连衡阳市衡东县,西接湘潭县,北毗芦淞区、天元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该地区古称“漉浦”,别称“渌湘”,以地处渌水汇注湘江水口得名。具体来说,早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今株洲市渌口区一带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湖南省渌口区一带属黔中郡这一建制。黔中郡郡治黔城(今湖南怀化市沅陵县城西的黔城)),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

湖南省“最年轻”的一个区,自古为“湘东门户”!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家争霸,今渌口区一带属东吴长沙郡建宁县。公元589年,隋朝建立后,废建宁县入湘潭县,今渌口区一带属之。公元621年,也即唐朝建立后,再次设立建宁县,属南云州(州治在今攸县县治)。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除南云洲,取消建宁县。建宁县域划归湘潭、醴陵两县。五代十国时期,今渌口区一带为楚潭州长沙府湘潭县地。北宋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为潭州湘潭县地。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该地区属湖广行省天临路湘潭州地。彼时,湖广行省包含今湖北省、湖南省等地区。

湖南省“最年轻”的一个区,自古为“湘东门户”!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今渌口区一带为长沙府湘潭县地。清朝康熙年间,分湖广行省为湖南省、湖北省,该地区属湖南省长沙府。1951年,设立株洲市(县级),该地区属之。1956年,株洲市升为湖南省省辖市。1965年4月,设立株洲县,属湖南省株洲市,也即属于“市县同名”的情况。2018年6月19日,撤销株洲县,设立株洲市渌口区。由此,渌口区成为湖南省最年轻、最新的一个区。就“渌口”这一地名,来自于城关镇为渌口镇,因渌江自东向西流入湘江交汇于此,故名渌口。截至2018年2月,渌口区下辖8个镇,总面积达1053.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5.5万人,被誉为“湘东门户”和“湘东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