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是20XX年一個普通的初秋早晨。我——一名來自X國的特工正站在S市的機場外。

冷冷地瞥了一眼候客區的長龍,我抬起手,按了按手錶上的一個按鍵,一個嫋娜的女性從鏡面“跳”了出來,用略有些不自然的當地口音:“親愛的XX用戶,您現在位於空港,請選擇您要去的地點、需要的車型、使用時間。”

“XX酒店、商務、一天。”

登了差不多五分鐘,就在我開始煩躁的時候,從最內側的車道駛來了一輛雙座小車,雖然響著低沉的轟鳴聲,但我知道那是外置音響模仿出來的。而手錶也發出了“車已到位”的提示音。

“這也算商務車?”我嘟噥著,小車在跟前停下,車身上閃閃爍爍地播放著視頻廣告:“飛一般的感覺……推廣特價中……”

“飛?不是非嗎?不是錯字就是供應商弄的噱頭吧?”

我坐進車裡,沒錯,就是XX廠商為空港定製的產品,在原先方向盤所在的位置,一隻“半貓半狸”的動物在碩大的液晶屏裡嘰嘰呱呱地說完歡迎語,就帶著模擬的機械聲轉到了橫屏,三維動態的路線圖躍入眼簾,代表路邊小店的虛擬小人不停地招手:“點我、點我……”

“真是浮誇啊……”

“貓狐怪”又跳了出來:“請選擇付費方式,刷卡、掌脈還是視網膜掃描?”

“掃描”,我嘟噥一聲,然後感到一道光束從眼前掃過。

就像不知何時關上的車門一樣,“商務車”悄然滑出,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騰空而起,為了躲避一輛自動物流車,突然又側身飛了出去,一陣強烈的推背感讓我忍不住喊了出來。

“貓狐怪”又投射到了車窗上:“飛一般的感覺,不用擔心,一切盡在掌握……”

我驚恐地按著“HM”(hand movement)按鈕,沒有反應……

難道是人造視網膜出了問題?

或者是包裡的……被掃描出來了?

容不得多想,車輛突然停在了一個樣式很熟悉的建築前,幾個身穿制服的男人似乎早就等在那裡。我按了按“START”按鈕,沒有反應。

車門悄無聲息的滑開了……

其中一個男子湊上前來,嗓音低沉——

“女士,您的卡內餘額不足,要用現金麼?拉卡中不?”

…………

這竟是智能汽車面臨的最大絆腳石?

其實,對於置身“科技大爆炸時代”的我們來說,這些已經不再是科幻大片裡的情節,其中的“電動出行”、“飛行汽車”、“無人駕駛”、“面部識別”等諸多“黑科技”都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甚至有些已經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但很顯然,這樣的創新在一些領軍者眼中還不夠有魄力。日前在北京國際網球中心舉行的全新一代唐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傳福吹響了從“功能汽車”向“智能汽車”進軍的“衝鋒號”。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在王傳福看來,現在的功能汽車還只是一個代步工具,就像當年(僅僅十多年前)以諾基亞、摩托羅拉的功能手機只是用來打電話的一樣,儘管也集成了不少軟件,但既不注重用戶體驗、也缺乏對App開發和創新的尊重,使其在iPhone引發的智能手機大潮衝擊下節節敗退,最終被時代拋棄。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iOS與Android等生態系統的帶動下,移動互聯網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均以“火箭般”的速度突飛猛進,像電信設備廠商華為、中興,互聯網廠商小米、阿里巴巴、百度等等無不是在這場“技術革命”中強勢崛起的,而包括Apple Store在內的應用平臺也孵化出了無數有創意、有熱情的開發團隊和個人開發者。

短短數年時間裡,智能手機徹底顛覆了傳統功能手機消費市場生態,無比豐富的應用軟件已經讓人們使用手機的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帶來了支付、娛樂、出行以及所有泛消費場景生態的變革——網上購物、隨時隨地上網、看電影、導航已不新鮮,遙控家電、遙控汽車也見怪不怪了……開放、共享的智能手機神態令這些“黑科技”輕鬆實現,或許能夠阻止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只有“想象力(不足)”了。

“通話,只是智能手機的1%(的功能);未來,代步也將是智能汽車的1%,其餘的99%也是我們想不到的。”正是因為手機系統的開放,才產生了像騰訊、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才產生了偉大的事業,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王傳福詼諧地指出,在汽車領域,一場智能化革命的大幕也正在開啟,智能互聯將會改變傳統汽車百餘年來的競爭生態。“智能手機產生了那麼多‘低頭族’,我們也擔心20年以後,我們開發的智能汽車,會讓許多人有家不回了,而是泡在車裡,(只要我們能激發想象力)什麼都有可能。”

讓用戶像“宅”在手機上一樣“宅”在車上?這不完全是個玩笑。然而,想要讓汽車變得像開篇描述的那樣“聰明”、具有人情味,除了車本身要足夠智能之外,對於車與物、車與外界交通設施的互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過去的幾十年,交通出行經歷了以燃油車為主的1.0時代,現在正由電動化的2.0時代,升級為"以電動化、立體化和智能化為一體"的3.0時代。3.0時代的新出行變革,將全面重塑行業格局和人類出行方式,成為現象級的風口。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幾乎所有的車企都認識到,汽車將成為繼手機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平臺化應用場景,TA將成為連接人與車、車與萬物的重要載體。而這個前提是隻有車成為整個出行生態中的核心交互環節,上述場景的落地才具有現實的可能性。雖然許多企業(尤其是互聯網公司和車機企業)都提出了“生態圈”的概念,但由於許多汽車廠商的不配合(最多也只開放少數車輛數據),車聯網系統對於車輛的控制還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影音、娛樂,最多開開天窗和空調),一輛車最核心的“三大件”以及電控系統等等都還“大門緊閉”。而互聯網企業在得不到這些核心數據和控制權的情況下,想要實現突破性創新可謂難於登天。

《汽車通訊社》認為,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關鍵時刻,實現真正的智能化交通、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技術構建的生態系統尤其重要。而智能交通生態系統的形成與成熟,意味著相關的技術體系、產業生態體系等一系列得到突破後才能取得行業突破。

破局 比亞迪為何敢為人先?

那麼,未來汽車生態的設想到底該如何去實現呢?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開放!”王傳福給出了答案:“通過DiLink這樣一個智能網聯繫統,我們要向開發者開放汽車所有的傳感系統、執行系統(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基於DiLink,千千萬萬的開發者可以迸發出形形色色的創新,共同打造劃時代的智能汽車,打造超級汽車生態。”

可以說,這在全球汽車行業中,都是史無前例的創舉——作為全球汽車行業首家將車機系統基本完全開放的主機廠,(涉及制動等安全方面的控制權需要與比亞迪達成相關協議)開發者可以獲取比亞迪在安全駕駛、行車信息、網聯娛樂、舒適便利、底盤操控、健康保障等共六大類數據以及66項控制權限。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豪無疑問,比亞迪是全球第一家如此開放的汽車廠商,面對智能汽車的"風口",比亞迪選擇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更準確地說,是走別人現在還走不了的路。但這也為全球智能駕駛開發者提供了一個高可靠、高精準、低時延的智能駕駛開發平臺。

試想一下,智能手機生態僅僅開放了十幾個傳感器就孵化出了200多萬個App,而通過DiLink智能網聯繫統豈不是可以孵化出千萬級、更有趣的App嗎?想想就很激動人心對吧?

有朋友估計要問了,這就不是把所有潛在的"後門"告訴全球的黑客嗎?但汽車終非手機,對於開源系統如此自信的背後,展現的同樣是比亞迪在車載智聯繫統層面的硬核實力。

據瞭解,DiLink智能網聯繫統(及其硬件載體——Di平臺)搭載了一整套符合國密標準規範的車聯網安全體系,通過軟硬件結合,形成雲(服務器)+管(數據鏈路)+端(車)的多重防護體系(尤其是通過安全芯片和安全總線形成物理隔離),有效防止木馬病毒入侵、網絡攻擊、數據獲取/篡改、非法訪問等,(已邀請包括360、白客等多方進行了多次測試)其加密水平已經達到了銀行、金融級別。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比亞迪汽車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長楊冬生告訴《汽車通訊社》,比亞迪不是那種針對單一的自動駕駛廠商進行授權(居高臨下式)的合作方式,而是會通過網關加密來保證與第三方進行合作的安全性(只能是自動駕駛相關的協議和體系),“在開放的過程中,我們會有一套加密協議來保護整車安全。自從發佈以來,所有自動駕駛研究方(特別是初創企業)都很興奮,都想找比亞迪合作……我們會給出一個很公道的價格,幫助更多的(創新)企業能夠用來做研發。”

共享繁榮 開放將成汽車行業大勢所趨?

與此平時,比亞迪還將推出的全新"e平臺",可以實現整車重量的減輕,整車佈局的優化,能耗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同時大幅降低了造車成本,未來電動車的成本會與燃油車相當,讓電動車取代燃油車成為現實。更重要的是,比亞迪將會把"e平臺"的所有技術,與全球同行們共享,加速推動全面電動化時代的到來。

對於一家汽車企業來說,核心技術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而擁有"輕量化、高集成、高效率"三大優勢的"e平臺"更是凝結了比亞迪十數年的心血。能夠向全球共享電動車技術,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與"大氣",而是一種對自身實力的深度自信與底氣。這種自信與底氣的來源,正是比亞迪在電動車技術層面的多年積澱。

實際上,比亞迪在多年之前便開始做"技術輸出",而這一次則更為徹底和堅決,放眼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是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個。基於比亞迪"e平臺"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新能源整車研發成本可降低33%,核心零部件體積可減少30%,整車重量可減輕25%,對於核心供應商、整車企業以至整個行業的發展都將是善莫大焉。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正如王傳福所言,中國汽車產業正矗立在變革的風口,"下一步該怎麼走,很重要"。他強調:“汽車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帶來很多的合作者,是各路資本、精英、智慧、創新的集成。其實汽車製造和幾個手機制造商一樣,我們提供一個穩定的平臺,讓汽車創造更大的價值。”

眾所周知,一個良性的生態,要求連接的廣泛性、物種的多元化、互聯互通的順暢以及開放合作。站在車企角度,汽車作為一個載體,能掌握的只是生態鏈條上的部分環節,所以更大的生態體系的建立需要開放、包容和全面合作的思維。

而站在“DiLink智能網聯繫統全面開放”這個功能汽車與智能汽車的分水嶺面前,我們看到了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智能汽車技術實現普及和大規模商業化的重要契機——這個系統還可以整合汽車行業上下游生態(銷售、金融、出行等),做到此前只靠單一角色完成不了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比亞迪不僅會把這套系統不僅會向友商開放,甚至會向自主、合資廠商開放。

我們有理由相信,若干年後,所有的主機廠汽車生態會陸續開放(只是開放的程度不同而已),實現汽車產業的真正開放。我們有望聚各界有識之士的力量,將汽車與汽車、汽車與物聯網的各個生態之間的全面開放來滿足出行的所有生活場景、又能夠依據消費者的大數據軌跡,打造屬於每個人的獨特性生態,智能學習,快速迭代。

為了更美好的未來 比亞迪舉起了“開放”的大旗

“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不是一句口號,我們已經看到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