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日本,为何败的如此惨烈?是否有隐情?

忽必烈为何两次东征日本都失败了?到底有何隐情?

有人说是因为第一次东征高丽人偷工减料,也有人说第二次东征是元军诸将不和,无法统令行军。日本人则认为"神风佑我"后面还出现了可笑的"大日本神国也"之论。

东征日本,为何败的如此惨烈?是否有隐情?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在长达4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岛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与中国完全隔绝的状态。忽必烈急于博取汉人赞赏的心态,促使他决定一定要与这个日出之国建立联系。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正在对南宋发动最后的进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贸易伙伴。从切断其外援的角度,获得日本的臣服颇为重要。第三,元军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三别抄"军发动起义,曾寻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镰仓幕府对自己的威胁。

东征日本,为何败的如此惨烈?是否有隐情?

第一次东征日本"文永之役"

忽必烈前后四次遣使通好,(第一次因髙丽人的恫吓无功而返,后面三次是确切到了日本的)被幕府无视和最后一次通牒时对中国特使的粗暴无礼(驱逐出境),忽必烈选择了用武力去征服日本。

至元十一年(1274 年)三月,忽必烈"遣木速塔八、撒木合持诏使高丽签军五千六百人助征日本","命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以千料舟、拔都鲁轻疾舟、汲水小舟各三百,共九百艘,载士卒一万五千,期以七月征日本"。,首先在对马岛和壹岐岛登陆,轻易地荡平了驻守在那里的日军。

1275年,元军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战役打响了,元军选择的进攻地点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区。

首先遭到攻击的是日本与朝鲜半岛间的门户对马岛。

农历十月初三,元军从朝鲜半岛的合浦,即今镇海湾马山浦悄然出击,六日凌晨突然出现,成功登陆对马岛。元军全歼岛上日守军,攻占对马岛。接着,于十四日发动对壹岐岛的攻击,战火开始烧近日本本土。十六、十七两日,元军开始攻击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户等地进行多点袭扰性登陆。二十日,这次战役中两军最大的决战在博多湾发生。此一战,十万日军全军崩溃,放弃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战争的转机在不经意间出现。元军在追击日军的时候有些得意忘形,实际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左副元帅刘复亨位置一度突出阵前。日军大将少贰资景是一名神箭手,见此情景返身一箭将其射伤。

尽管进展顺利,但因为主帅受伤,元军决定停止追击,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进攻。对日军的战斗力元军没有看在眼里。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当天夜里,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台风的袭击,,海面突然起了风暴。高丽水手马上对蒙古将领说,他们必须回到船上,把船开往海上,直到风暴消退。否则,他们的船只就会与岸边的岩石相撞而沉没,那样,他们将失去唯一的撤退工具。蒙古人勉强同意了,并开始从博徳撤退。

心惊胆战的日军守候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惊讶地发现海面上连一条元军的船都不见了。

第一次东征日本,元军因大风造成大批船只失事,据称溺毙、失踪一万三千余人,损失惨重,被迫中止。

日本人因这场风暴而大难不死。蒙古人的远征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结束,残余的蒙古军驶回了老家,向忽必烈报告了这次惨败。

由于忽必烈正把全部精力投人到征服南宋的战役中,他无法腾出手来立即向日本人复仇。

东征日本,为何败的如此惨烈?是否有隐情?

第二次东征日本"弘安之役"

由于忽必烈第一次征日的目的是想逼迫日本投降,忻都等人便利用了忽必烈的这种心态,以"入其国,败之"的战绩掩饰了元军因遭受暴风雨的袭击而败退的实情。

忽必烈希望用第一次战争来使日本明白蒙元军队的强大,理想化地认为遭受过蒙古军队进攻日本会被"吓破胆",所以再次派遣使团同通好。但却遭受到了日本镰仓幕府的斩杀来使的回应,这也成为第二次东征"弘安之役"的导火索。

在最初争取日本"通好"的诸般努力均告无果,出兵威慑也未能奏效,满心希望地等待日本臣服却招来了使者被杀的奇耻大辱之后,忽必烈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他更加执着地决心以武力完全征服日本。

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在高丽设置了"征东行中书省",目的是为了第二次东征日本。

1281年5月,忽必烈命令东路军4万余人,900艘船只从高丽出发,江南军14万余人,并3500艘船只从中国泉州港出发,分两路向日本九州岛进军。6月,东路军先行到达日本博多湾。元朝东征军却明显对日本的海防部署缺乏侦查,在进入博多湾之后,发现日本守军在滩头阵地修筑起了石坝,难以冲滩登陆,日本吸取"文永之役"中的一些教训,积极进行阻击,并且在夜晚用小船偷袭元军船只。经过几次试探时候,元军无法成功登陆,东路军在海上徘徊1个月。七月初南北两军回合,但是还是没有成功登陆,被日本军队不断骚扰。最终,"大战者数矣,船坏粮尽",战局十分不利。

东征军的士气变得日益低落,当舰队移至肥前鹰岛时,"见山影沲波,疑暗在海口,不敢近。会青虬见水上,海水作硫黄气,怪异百出,军心震骇"。这样奇怪的景象使得元军畏缩不前。八月一日夜间,骤然间台风大作,在台风的破坏力下,东征军"战船皆破坏终覆没,左副都元帅阿刺帖木儿以下溺死者无算,流尸随潮汐入浦口,积如邱陵"。范文虎等东征军高级将领抛弃了落海的东征军将士,各自选择坚固的好船逃离战场。东征军"士卒溺死者大半,其脱者皆壮士也",残存在日本的士卒推举张百户充任主帅,打算伐木造船逃回国内,但最终还是被日军趁势攻灭,大多战死,余众两三万人被日军所俘。日本人将东征军战俘押送至八角岛(博多),"尽杀蒙古、高丽,谓新附军为唐人,不杀而奴之"。新附军是元朝攻下南宋后,元朝收编南宋降卒而编成的一只军队。因镰仓幕府同南宋的良好贸易关系,这些被俘虏的新附军没有直接被杀,而是留在了日本。十四万元军将士,能够回到国内的十不存一,第二次东征"弘安之役"比于第一次东征"文永之役"失败得更加惨烈。

东征日本,为何败的如此惨烈?是否有隐情?

关于隐情一说,各有各的说法,本文暂不做评论。因为评论了,我怕引起个别人的围攻,所以就偷个懒,你们自己评论。

再来谈谈后续:

东征日本,为何败的如此惨烈?是否有隐情?

第二次东征之后

忽必烈得知战争失利,并且是如此大败之后勃然大怒。忽必烈积极准备,企图第三次发动东征日本的战争。但是国内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再次征日,而且国内的江南地区也爆发了的叛乱,并且此时忽必烈的主要目标是交趾(今越南北部),对于日本征战被无限期的搁置了。

日本方面,"弘安之役"之后不久,镰仓幕府再次制定了"异国征伐计划",虽然最终仍然没有付诸实施,这些本用于执行计划的日本武士开始对高丽沿海地区进行频繁的抢劫,逐渐演变成了日后的"倭寇",侵扰目标也由高丽扩展到了元朝。有古籍记载,元惠宗时期,已经有倭寇进犯中国沿海。(开始了藩属国对天朝上国的侵犯)

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均以失败告终,但他仍一意孤行,准备第三次征日。结果因为 忙于镇压人民起义和大臣的劝谏,未能实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元世祖忽 必烈逝世,征日计划也就随之中止了。

忽必烈至死也未放弃三袭日本的计划。日本历史相关记载,第一次征日为"文永之役";第二次征日为"弘安之役"。元寇袭来以前称蒙古袭来、蒙古合战、异贼袭来等。到江户时代,为抵抗倭寇之称,才改称元寇,云云。元寇引出倭寇,却也是事实。

饶有兴味的是,日本人却从来不把元寇袭来算在"中国"的账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