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中國東部鄉村的奮進與發展之路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

——讀孫侃新作《天地之間有園周》有感

文 / 俞世芬

園周村,是浙江永康城南、英山嶺下、南溪河畔的一座小小村莊。二十年前,這裡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落後村,基礎設施破敗,村級經濟薄弱。進入新世紀的2017年,這裡竟然躍升為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位中的第220位。能在全國近七十萬個行政村中脫穎而出,這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絕非一人一力一朝一夕之功。知名報告文學作家孫侃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天地之間有園周:一位村支書與一座鄉村的振興》,便是解密園周村如何完成由蛹成蝶的艱難蛻變,而成為新世紀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偉大工程的大書中十分精彩的一章。

園周村的奮進與發展,離不開其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條件。歷史悠久的石城山和南溪河,使園周村擁有了依山傍水帶來的神妙奇絕的風景之美與人們生產生活所需的肥沃土地、豐沛水資源。而自公元1290年遷至英山嶺下的周氏始祖始,在這片土地上開始孕育、形成並不斷髮展的“水蓮文化”,則使後世的英山周氏,英賢輩出。明代的監察御史周琦,便以清廉勤勉之風,不僅為園周村留下了繡衣牌坊、御史府第等諸多歷史古蹟與文化遺存,而且開了園週一心為民、以身作則的清官風氣。顯然,為官清正、尊師重教、崇道尚文,已成為園周村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看不見的無形資產。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

園周之夜

在這一歷史文化的滋養下,為民造福、恪守清白底線的為官之風,在園周村的幹部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中的一個典型便是村支書周雙政。這位1989年年方26歲就被選為園周村村委會成員,到2001年更是全票當選為園周村村支書的土生土長的園周人,無疑是新農村建設中敢想敢拼、敢作敢為的一個傑出代表。1962年出生的周雙政,在80年代中期即以開辦和經營印刷廠開始了自己致富路上的成功嘗試。入選村委會後,他毅然放棄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印刷廠,帶領村裡人開始了改變園周村、建設園周村的宏偉事業。這個美麗的建設藍圖當然不是一筆畫成的。回顧20年的發展之路,園周村的建設實際分為三步走。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

御史府第內的部分建築已闢為江南藝術館

第一步是基礎設施建設。年紀輕、頭腦活的周雙政,首先帶領大家完成了鋪路造橋。除了建成一座橫跨南溪的水泥橋,還把村莊的主幹道整修拓寬為一條寬達8.5米的水泥路。由此實現了園周村與外界的聯繫順暢。接著又建成了氣派的設備完善的大園小學,這展示了園周文化的底氣和對教育的未來希冀。再是在鳥坑山上建起了山泉蓄水池,解決了園周村的日常飲水問題。由於用上了先進的自來水供水系統,村民們不僅用泉水燒水做飯,甚至洗澡洗衣。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

俯瞰映湖

搞好了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步就是農居房的改造。將破敗的舊房危房推倒,原地或是易地重建,村裡前後三期的農居房改造工程不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而且美化了村莊環境,讓園周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徹底改觀。

第三步是發展休閒旅遊業,把園周村打造成一個休閒旅遊名村。蜿蜒于山嶺的園周長城,一舉成為永康市及周邊最火爆的短線旅遊景點之一。映湖、四和常祠堂、御史府第等歷史遺存與自然景觀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村口的大型摩崖石刻的設計規劃……這些使園周村從物質形態與精神或文化形態上取得了美麗鄉村建設的不俗成績。對於歷史悠久的“水蓮文化”,無疑還值得深度挖掘且大做文章!

喜遊園周長城

一部園周村的奮進與發展史,令人難忘的是以周雙政為代表的村幹部。靈活的頭腦、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魄力和一心一意為村民謀利,舍小家為大家的品質與胸襟,無疑離不開時代大環境的影響和園周文化的濡化。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鄉土文化對人內在的影響無疑是驚人的。當發展路上遭遇最大的攔路虎——資金匱乏時,園周村人先以攏田攏山的辦法,讓村裡經濟發展有了基礎和源泉;接著讓村裡土地實現合理流轉,集約經營,對低效利用土地進行再開發……這些高招都是需要魄力和勇氣的。

正所謂“人傑地靈”,這部《天地之間有園周》,不僅記錄了一個江南村莊的經濟發展與歷史變遷,更反映出自然山水文化、傳統清廉文化等與當下社會的親密互動,尤其寫出了作為社會發展的主體——人,在其中起到的至為關鍵的作用。

《天地之間有園周》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

更多紅旗出版社精彩資訊詳見旗書網:http://www.hongqipress.com

點擊右上角“朋友圈”

一座中国东部乡村的奋进与发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