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美利樓建於1844年,由花崗岩和木質材料構建而成,是英國維多利亞和亞洲建築風格的漂亮結合。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寬深的門廊適於使建築物在炎熱的天氣裡保持通風和涼爽。本來是中國唐樓的建築風格,中國人南方地區喜歡使用這種建築模式,用於臨街的小樓建設中,常常是商住兩用,下面開店上面住人。英國人吸收了中式唐樓的風格後的發揮設計,最初大量使用在印度殖民風格的建築上,在印度南孟買老區至今還能大量見到大量的類似的建築,但是遠不如美利樓精緻。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美利樓最大的特色就是中西合璧,西式的廊柱和地面,瓦頂則採用的中式風格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此樓原屬於英軍軍營的軍官宿舍,二戰日本佔領期間,曾經作為日本憲兵總部,在此拷打,關押,殺害了大量的軍民,由此此樓陰氣不絕,後來多有鬧鬼的傳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利樓曾經被多個香港政府部門作為辦公室。1975年至1982年期間,美利樓成為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總部。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1982年美利樓搬遷到赤柱,在其原址上修建中銀大廈。

因為原樓的鬧鬼傳說,從風水上說,美利樓搬遷的選址也頗費考量,赤柱在香港最南端,陽氣旺盛,同時南方生氣不絕的海風有利於吹散原來的陰氣,並且美利樓的附近是還有煞氣極重的赤柱軍營和赤柱監獄,也利於壓制邪氣,同時背靠天后宮,以廟宇的香火來祈福超度。而且此地海光山色極美,和歷史悠久的美利樓相得益彰。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美利樓的搬遷在香港文物保護史上的典範,政府把美利樓的近3000多件花崗岩磚石一一編號,然後再搬到赤柱進行復建,處於對美利樓的建築的保護,在復建時實際上已經對其承重結構做了改變,舊有的樑柱實際已經不再起到承重的作用了,對此是否合適,在文物保護界還有爭論,如今的美利樓和原來的建築已經有相當的差異,比如原來用於通風的煙囪在拆卸時遺失了,便挪用了也有百多年曆史的高街精神病院的八條煙囪,重建後的柱廊上的天花是後加的,美利樓為的旗杆原屬於二戰前天馬艦海軍基地,旁邊“同昌大押”的石柱是原上海街的重建項目。

如今的美利樓裡,一樓是商場,二樓有兩家西式餐廳,並添加了一些現代化的便民設施。已是遊人如織的著名景點,和同樣搬到此處的卜公碼頭一起同沐在赤柱的優美風光中,靜看滄桑。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風雷讀建築:古蹟的重建和風水 香港美利樓(Murray hous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