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正確理解“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孔子千秋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是《論語》里仁篇中的一句話,為大家所熟知。可是,就這麼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卻一直被誤解很深。誤解所產生的結果,就是人們認為儒家迂腐愚孝,也因此錯誤認知,使人不能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吸收精華指導自己的人生,對自己起到好的促進作用。還會因此,使得開始學習的新人,從一開始就對傳統文化產生不信任感,產生偏見。負面作用影響惡劣,因此,我才想起要對這句話,來作一個解釋,希望可以為廣大朋友做個參考。

正確理解“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好孩子

最普遍的認知,就是“父之道”被認為是父親所從事的工作事業,或者是父親的思想,或者是父親所交代的事情。三年無改,就是三年都不改變,一直貫徹執行。這樣的解釋,相當牽強而且膚淺,不僅你不同意,我也不同意。我想,孔子也沒這麼膚淺的吧?如果僅此而已,那麼《論語》一書,連心靈雞湯都不如,連唱高調都不是,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去讀。有人說三年可能是泛指,可以是三年五年都可以。要我說,不管是大概還是真的三年,只要不明白父之道為何物,怎麼解釋都沒用了。

父親,一家之主,通常也比較嚴厲,古人說嚴父慈母,就是這個意思,這在今天也同理。那麼,父親在身邊,就是一種約束管束。作為孩子的,一般自然不敢過於恣意妄為,凡事要掂量著點,還是比較聽話的。這在大人眼裡,就是好孩子,做個父母希望的狀態的孩子,就是孝子嘛。

正確理解“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論語經典

“父之道”,就是父親在身邊時,自己的表現。如果一個人父親去世了,他還依然保持原來那種狀態,不逾矩。而且有三年如此,不會說因為沒有父親的約束就為所欲為了,有之前所因為被約束而隱藏起來的慾望,終於可以釋放了。那麼,這個人就是好子女,他是大概也不會變壞了,心性是值得父母放心的。能如此,就是大孝。

當一個人,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可以做到連續三年不逾距,保持之前的樣子,這是一種自約的體現,代表自己終於長大了,值得父母信賴,父母當然也就放心了。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代表自己理智了,心態也成熟了,不僅是家族頂樑柱,也當為社會之棟樑。是不是呢?

我想,孔子就是這個意思。他是這個意思,我佩服他的先見之明,你一定也佩服他的遠見。那麼,他的話,他的思想,也自然永遠不會過時,我們都值得學習,以為我用。

正確理解“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學習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