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丨母婴行业大事件(3.25-3.31)

①母婴平台蜜麻花资金链断裂;②蒙牛2017年财报扭亏,迈入中国乳企600亿俱乐部;③宝宝树携手汇源建立母婴生鲜食品实验室;④“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室A股上市……

一周新闻丨母婴行业大事件(3.25-3.31)

1、“1号全球购”与母婴B2B平台“海带”达成长期合作

3月26日消息,广东地区拥有30多家线下母婴门店的“1号全球购”宣布正式与母婴新零售平台“海带”建立长期合作,并计划通过“海带”的供应链体系及客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面向“新零售”的全面升级。

据了解,“海带”网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母婴B2B平台和商业数据平台,其创始团队均来自于阿里巴巴。海带为终端母婴小店提供了三大新“能力”:一、品牌直供货源;二、PC、APP、小程序“三位一体”的建站系统;三、数据化客户管理体系。

“1号全球购”运营负责人马先生认为,线下门店用户流失严重,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对他来说,最关心的就是三个方面:是否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是否能够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是否能提升服务效率。

“海带”创始人兼CEO朱宝金表示,“新零售对于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更实惠的价格、更优质的产品、和更温馨的服务。而这一切离不开终端店铺”。他认为,打通线上与线上,赋能散落于各小区、街道中的几十万家线下母婴小店,让用户“回流”,是“新零售”升级转型的首要目标。

2、母婴平台蜜麻花资金链断裂

3月27日消息,3月26日,有关媒体记者来到蜜麻花办公现场,看到墙上留有一纸通知:“资金链断裂,人在国外,用户可以报警备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市民吴女士反映,她从去年初开始在母婴产品APP蜜麻花上购买商品,虽然物品价格稍高,但消费金额可通过返利方式返还到账户进行二次消费,也可以扣除25%的服务费后提现。但从去年12月开始,APP内多个账号无故被封,没有返利也无法提现。商家回复称是因为吴女士两个月未消费,如想解封,需邀请他人注册会员并消费。今年3月初,她发现APP无法正常使用,商品全部下架。

蜜麻花法人代表给出的“回应”,称“最近公司遭到挤兑,借款客户不还钱,理财客户拼命退钱,现公司已无能力正常运转下去”,“蜜麻花去年投资三千多万没有收回成本”,“自己已经死过一次,被抢救回来”……他承诺通过抵押房产地块等方式,在2022年还清欠款,“我现在人在国外,如果大家报警希望我自首,我会第一时间回国自首。”

3、光明乳业去年创收216亿,海外子公司业绩飙升47%

3月26日晚间,光明乳业(600597.SH)发布了2017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16.72亿元,同比上升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9.6%。对此,光明乳业方面表示,目前国内乳业逐步进入以品牌竞争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整合阶段,2017年公司通过夯实基础,深化改革,优化产业链布局,实现业务稳步增长。

分产品看,2017年,光明乳业旗下液态奶、其他乳制品、牧业产品和其他四大业务,分别创造营业收入约为137亿、52亿、24亿和2亿元,同比变化各为-3.74%、47.25%、22.63%和24.29%,作为“顶梁柱”的液态奶创造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了。不过,2017年,光明乳业整体营业收入仍然处于增长态势,归功于其海外子公司,即新西兰的新莱特乳业。2017年,新莱特乳业实现营业收入41.96亿元,同比增长47.55%;实现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幅在57%以上。

4、现代牧业2017年亏损9.75亿元

现代牧业3月27日发布2017全年业绩。数据显示,现代牧业去年实现营业额47.8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应收账减值、上半年奶价下跌及蒙牛收购公司时员工期权的摊销等一因素影响,现代牧业去年全年亏损9.75亿元。对于现代牧业的业绩,有分析师指出,从财报来看,2017年对现代牧业最大的负面影响一次性应收账拨备已基本完成,随着蒙牛收购现代牧业后协同逐步加强,下游工厂产能将进一步优化。“过去三年上游养殖业处于低谷,自2017年下半年起,供需关系趋向平衡,原奶价格已止跌回升。2018年奶价或将全面复苏,由于原奶价格下行而影响现代牧业利润的情况或将得到显著改善”。

5、蒙牛2017年财报扭亏,迈入中国乳企600亿俱乐部

3月27日晚间,蒙牛发布了2017年业绩报,总收入为人民币601.556亿元,比2016年的537.793亿元增长11.9%;净利润利润20.478亿元,2016年的这一数字为-7.512亿元。这意味着,中国乳企600亿俱乐部里不再只有伊利独大。

从各项业务来看,占比88%的液态奶总收入为530.15亿元,同比增长10%,几乎与2016年整个蒙牛的销售额持平。其中,常温奶特仑苏的销售达到两位数增长,销售额超过一百亿元。在特仑苏产品线上,蒙牛去年还推出了针对运动人群的M-plus高端系列产品。奶粉业务则从2016年的31.5亿元增长至40.12亿元,增幅28%。旗下雅士利完成了13个系列39个配方注册,君乐宝完成6个系列18个配方的注册,在奶粉回暖过程中受益。

今年2月,公司与京东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2018-2020年的三年内,实现蒙牛在京东超市累计销售额100亿的目标。

6、宝宝树携手汇源建立母婴生鲜食品实验室

3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母婴家庭领军平台宝宝树与汇源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正式成为合作伙伴,双方将从定制产品、电商新零售、精准人群需求探索、健康服务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联合成立“母婴生鲜食品实验室”,共同研发吻合母婴家庭消费升级的创新产品,发挥互联网平台与有机农业的资源优势,打开中国母婴家庭健康营养服务的新格局,合力助推中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

宝宝树创始人兼CEO王怀南表示,宝宝树与汇源的合作将致力于为中国家庭建立起新的健康营养观念,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体验。

7、雅士利2017年亏损1.8亿元,亏损额较2016年减少43.8%

3月27日晚,雅士利国际发布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其营收22.55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1.8亿元,亏损额较2016年减少43.8%。

公告显示,2017年雅士利婴幼儿奶粉、营养品、其他产品三大业务中,唯有营养品板块收入下降。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为15.3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他产品收入为2.43亿元,同比增长233.6%,主要原因为新西兰子公司销售基粉给第二大股东达能产生;营养品板块收入为4.82亿元,同比下降27.9%,主要原因为营养品撤出部分传统渠道经营。

公告称,2017年销售收入主要是由于母婴渠道成长迅猛,降低了对传统渠道的依赖度,成立专职母婴团队符合市场趋势。集团持续调整产品策略,逐步淘汰产值及毛利低的品项。此外,集团正在积极整合产品线以应对奶粉配方注册制带来的影响,会一定程度上抵消产品的销售增长。不过,对于亏损原因,雅士利并未在公告中具体提及。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雅士利净利不断下滑,并拖累其控股股东蒙牛业绩。2016年,雅士利营收22.03亿元,净利为-3.2亿元。

8、花王股份2017净利1.71亿元,同比增137.23%

3月29日消息,花王股份(603007)披露年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同比增长102.94%;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137.23%。基本每股收益0.5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2元。

早在1月份,就有报道称花王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销售额增长1%,达到约1.48万亿日元(约合860亿元人民币),合并营业利润(国际会计标准)同比增长10%,达到约2040亿日元(约为118.5亿人民币)。其中,利润额超过此前预期,首次突破2000亿日元(116.2亿人民币)的关口,并连续5年创下新高。

花王自2011年开始就在中国市场表现为强劲,仅一年时间,花王就实现了同比2011年销售额增长20%的业绩,到2015年度超过了30亿人民币,实现了200%的增长。据了解,为了适应中国更广泛的消费群体,2013年花王在合肥投资设立的国产花王生产基地开始投产,区别于日本市场对肌肤呵护的主导需求,国产花王更注重产品的吸收量和透气性,将产品的高端定位下移至中端定位,覆盖更多消费者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市场,2015年日本花王与天猫国际达成战略合作,首次通过跨境电商模式部署中国市场,全面引进花王纸尿裤等系列母婴产品线。

9、“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室A股上市

3月30日消息,被称为“母婴零售第一股”的上海爱婴室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婴室”)今日在上海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打响母婴零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枪,股票代码603214,证券简称爱婴室。2012年爱婴室首次申请IPO,时隔6年,终于完成上市之路。

招股书显示,爱婴室此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25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19.95元,募集资金4.12亿元,用于母婴产品营销网络、母婴服务生态系统平台建设和补充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201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358万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26.47%。

据了解,截止招股书签署日,爱婴室已有直营门店189家,公司将在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广东投资开设130家直营门店,拟投入募集资金2.37亿元;另外,公司拟投入5489.11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母婴服务生态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后,公司线上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此外,爱婴室所从事的连锁零售业态,对营运资金的需求较高,公司拟使用1.2亿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