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聞丨母嬰行業大事件(3.25-3.31)

①母嬰平臺蜜麻花資金鍊斷裂;②蒙牛2017年財報扭虧,邁入中國乳企600億俱樂部;③寶寶樹攜手匯源建立母嬰生鮮食品實驗室;④“母嬰零售第一股”愛嬰室A股上市……

一週新聞丨母嬰行業大事件(3.25-3.31)

1、“1號全球購”與母嬰B2B平臺“海帶”達成長期合作

3月26日消息,廣東地區擁有30多家線下母嬰門店的“1號全球購”宣佈正式與母嬰新零售平臺“海帶”建立長期合作,並計劃通過“海帶”的供應鏈體系及客戶數據管理系統,實現面向“新零售”的全面升級。

據瞭解,“海帶”網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以技術為驅動力的母嬰B2B平臺和商業數據平臺,其創始團隊均來自於阿里巴巴。海帶為終端母嬰小店提供了三大新“能力”:一、品牌直供貨源;二、PC、APP、小程序“三位一體”的建站系統;三、數據化客戶管理體系。

“1號全球購”運營負責人馬先生認為,線下門店用戶流失嚴重,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對他來說,最關心的就是三個方面:是否能夠保證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是否能夠通過技術升級降低成本,是否能提升服務效率。

“海帶”創始人兼CEO朱寶金表示,“新零售對於消費者來說,意味著更實惠的價格、更優質的產品、和更溫馨的服務。而這一切離不開終端店鋪”。他認為,打通線上與線上,賦能散落於各小區、街道中的幾十萬家線下母嬰小店,讓用戶“迴流”,是“新零售”升級轉型的首要目標。

2、母嬰平臺蜜麻花資金鍊斷裂

3月27日消息,3月26日,有關媒體記者來到蜜麻花辦公現場,看到牆上留有一紙通知:“資金鍊斷裂,人在國外,用戶可以報警備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市民吳女士反映,她從去年初開始在母嬰產品APP蜜麻花上購買商品,雖然物品價格稍高,但消費金額可通過返利方式返還到賬戶進行二次消費,也可以扣除25%的服務費後提現。但從去年12月開始,APP內多個賬號無故被封,沒有返利也無法提現。商家回覆稱是因為吳女士兩個月未消費,如想解封,需邀請他人註冊會員並消費。今年3月初,她發現APP無法正常使用,商品全部下架。

蜜麻花法人代表給出的“回應”,稱“最近公司遭到擠兌,借款客戶不還錢,理財客戶拼命退錢,現公司已無能力正常運轉下去”,“蜜麻花去年投資三千多萬沒有收回成本”,“自己已經死過一次,被搶救回來”……他承諾通過抵押房產地塊等方式,在2022年還清欠款,“我現在人在國外,如果大家報警希望我自首,我會第一時間回國自首。”

3、光明乳業去年創收216億,海外子公司業績飆升47%

3月26日晚間,光明乳業(600597.SH)發佈了2017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16.72億元,同比上升7.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17億元,同比增長9.6%。對此,光明乳業方面表示,目前國內乳業逐步進入以品牌競爭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整合階段,2017年公司通過夯實基礎,深化改革,優化產業鏈佈局,實現業務穩步增長。

分產品看,2017年,光明乳業旗下液態奶、其他乳製品、牧業產品和其他四大業務,分別創造營業收入約為137億、52億、24億和2億元,同比變化各為-3.74%、47.25%、22.63%和24.29%,作為“頂樑柱”的液態奶創造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了。不過,2017年,光明乳業整體營業收入仍然處於增長態勢,歸功於其海外子公司,即新西蘭的新萊特乳業。2017年,新萊特乳業實現營業收入41.96億元,同比增長47.55%;實現淨利潤2.86億元,同比增幅在57%以上。

4、現代牧業2017年虧損9.75億元

現代牧業3月27日發佈2017全年業績。數據顯示,現代牧業去年實現營業額47.84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受應收賬減值、上半年奶價下跌及蒙牛收購公司時員工期權的攤銷等一因素影響,現代牧業去年全年虧損9.75億元。對於現代牧業的業績,有分析師指出,從財報來看,2017年對現代牧業最大的負面影響一次性應收賬撥備已基本完成,隨著蒙牛收購現代牧業後協同逐步加強,下游工廠產能將進一步優化。“過去三年上游養殖業處於低谷,自2017年下半年起,供需關係趨向平衡,原奶價格已止跌回升。2018年奶價或將全面復甦,由於原奶價格下行而影響現代牧業利潤的情況或將得到顯著改善”。

5、蒙牛2017年財報扭虧,邁入中國乳企600億俱樂部

3月27日晚間,蒙牛發佈了2017年業績報,總收入為人民幣601.556億元,比2016年的537.793億元增長11.9%;淨利潤利潤20.478億元,2016年的這一數字為-7.512億元。這意味著,中國乳企600億俱樂部裡不再只有伊利獨大。

從各項業務來看,佔比88%的液態奶總收入為530.15億元,同比增長10%,幾乎與2016年整個蒙牛的銷售額持平。其中,常溫奶特侖蘇的銷售達到兩位數增長,銷售額超過一百億元。在特侖蘇產品線上,蒙牛去年還推出了針對運動人群的M-plus高端系列產品。奶粉業務則從2016年的31.5億元增長至40.12億元,增幅28%。旗下雅士利完成了13個系列39個配方註冊,君樂寶完成6個系列18個配方的註冊,在奶粉回暖過程中受益。

今年2月,公司與京東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2018-2020年的三年內,實現蒙牛在京東超市累計銷售額100億的目標。

6、寶寶樹攜手匯源建立母嬰生鮮食品實驗室

3月27日消息,近日,中國母嬰家庭領軍平臺寶寶樹與匯源集團在京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宣佈正式成為合作伙伴,雙方將從定製產品、電商新零售、精準人群需求探索、健康服務等多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並聯合成立“母嬰生鮮食品實驗室”,共同研發吻合母嬰家庭消費升級的創新產品,發揮互聯網平臺與有機農業的資源優勢,打開中國母嬰家庭健康營養服務的新格局,合力助推中國農業產業現代化升級。

寶寶樹創始人兼CEO王懷南表示,寶寶樹與匯源的合作將致力於為中國家庭建立起新的健康營養觀念,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體驗。

7、雅士利2017年虧損1.8億元,虧損額較2016年減少43.8%

3月27日晚,雅士利國際發佈2017年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收22.55億元,同比增長2.3%;淨利-1.8億元,虧損額較2016年減少43.8%。

公告顯示,2017年雅士利嬰幼兒奶粉、營養品、其他產品三大業務中,唯有營養品板塊收入下降。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收入為15.31億元,同比增長4.7%;其他產品收入為2.43億元,同比增長233.6%,主要原因為新西蘭子公司銷售基粉給第二大股東達能產生;營養品板塊收入為4.82億元,同比下降27.9%,主要原因為營養品撤出部分傳統渠道經營。

公告稱,2017年銷售收入主要是由於母嬰渠道成長迅猛,降低了對傳統渠道的依賴度,成立專職母嬰團隊符合市場趨勢。集團持續調整產品策略,逐步淘汰產值及毛利低的品項。此外,集團正在積極整合產品線以應對奶粉配方註冊制帶來的影響,會一定程度上抵消產品的銷售增長。不過,對於虧損原因,雅士利並未在公告中具體提及。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雅士利淨利不斷下滑,並拖累其控股股東蒙牛業績。2016年,雅士利營收22.03億元,淨利為-3.2億元。

8、花王股份2017淨利1.71億元,同比增137.23%

3月29日消息,花王股份(603007)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0.37億元,同比增長102.94%;淨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37.23%。基本每股收益0.5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2元。

早在1月份,就有報道稱花王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銷售額增長1%,達到約1.48萬億日元(約合860億元人民幣),合併營業利潤(國際會計標準)同比增長10%,達到約2040億日元(約為118.5億人民幣)。其中,利潤額超過此前預期,首次突破2000億日元(116.2億人民幣)的關口,並連續5年創下新高。

花王自2011年開始就在中國市場表現為強勁,僅一年時間,花王就實現了同比2011年銷售額增長20%的業績,到2015年度超過了30億人民幣,實現了200%的增長。據瞭解,為了適應中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2013年花王在合肥投資設立的國產花王生產基地開始投產,區別於日本市場對肌膚呵護的主導需求,國產花王更注重產品的吸收量和透氣性,將產品的高端定位下移至中端定位,覆蓋更多消費者及一線城市以外的市場,2015年日本花王與天貓國際達成戰略合作,首次通過跨境電商模式部署中國市場,全面引進花王紙尿褲等系列母嬰產品線。

9、“母嬰零售第一股”愛嬰室A股上市

3月30日消息,被稱為“母嬰零售第一股”的上海愛嬰室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嬰室”)今日在上海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打響母嬰零售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槍,股票代碼603214,證券簡稱愛嬰室。2012年愛嬰室首次申請IPO,時隔6年,終於完成上市之路。

招股書顯示,愛嬰室此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2500萬股,每股發行價為19.95元,募集資金4.12億元,用於母嬰產品營銷網絡、母嬰服務生態系統平臺建設和補充主營業務相關的營運資金。2017年,公司實現淨利潤9358萬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26.47%。

據瞭解,截止招股書籤署日,愛嬰室已有直營門店189家,公司將在上海、浙江、福建、江蘇、廣東投資開設130家直營門店,擬投入募集資金2.37億元;另外,公司擬投入5489.11萬元募集資金用於母嬰服務生態系統平臺建設,項目實施後,公司線上服務功能將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此外,愛嬰室所從事的連鎖零售業態,對營運資金的需求較高,公司擬使用1.2億萬元補充流動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