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文 | 九九消寒

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以下简称《快哥》)上映五天,票房1.67亿,综合票房占比达21.1%,仅次于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和备受推崇的中美合拍片《巨齿鲨》。可以说这样的成绩回本已经不用担心,达到目前的预测票房就是大赚了。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作为二次元IP“快把我哥带走”影视化开发的最后一环,电影《快哥》的市场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品类,隐隐有突破圈层的迹象。不少观众反映该片笑点与泪点同在,尤其是在后半段,许多观众感动于哥哥对妹妹无声的呵护,纷纷泣下。

电影想要成功,最通用的方法就是打中观众的普遍情绪,或让人发笑、或让人流泪、或让人思考、或让人心潮澎湃,对于小成本影片来说,出色地完成前面两点,就是一种成功。

那么《快哥》到底是怎样成功打准目标受众00后这两种情绪的呢?

‍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哥哥时分与妹妹时秒相差一岁,读同一所中学,妹妹是个中规中矩的普通学生,哥哥却是个成绩倒数的捣蛋王,在家捉弄妹妹,在学校剪试卷、撒谎、不务正业。在这样的设定下,时分如何“欺负”时秒、如何联合时秒防止老师通气家长就成了一大看点(笑点)。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影片进行到一半,妹妹时秒对哥哥的厌恶情绪已经达到了极限,认为生活中的一切不幸,都是由于哥哥贪玩、自私、回避问题直接导致或加重的。

到了后半段,时分变成了别人的哥哥,时秒的情绪从喜闻乐见到怅然若失,再到阴差阳错下发现哥哥的“恶意”背后竟是一颗保护妹妹的坚定之心,于是伏笔一一揭晓,泪点集中爆发。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笑点和泪点不是割裂的,快乐背后的失落,轻松背后的沉重,比单一的情绪渲染更能戳中人心。

濒临破碎的家庭环境才是真相,不负责任的父母衬托出了哥哥的温暖,鹦鹉君认为,这一点才是这部剑走偏锋的兄妹题材电影的真正核心。

不仅是00后,对于任何一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父母都不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只有同龄人才是。这个时候,他们对不懂科学引导的父母甚至是有些排斥的。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之间出现了感情问题,他们有多么烦恼、多么困惑、多么无助,更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

数据显示,70后、80后人群(00后的父母一代)离婚率高达近35%,是史上离婚率最高的一代人。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作为独一代,70后、80后是较早一批感情至上主义者,对婚姻生活期望值较高,而自幼6+1的家庭环境却让他们在组成小家庭后不适应社会身份的转换。互不相让,互不迁就对方、缺乏沟通是导致他们离婚的主要原因。其中,有孩子仍然坚持离婚的占75%,66.67%离婚理由涉及孩子抚养和教育。

因此,00后群体对父母矛盾问题的敏感程度应是高于以往任何一代的,而他们基本上都是独自承受着家庭破碎,不知如何选择的恐慌。

当父母的僵局已经无法改变,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一个像保护伞一样,能够为他们撑起行将坍塌的家庭、撑出一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的同胞更加可贵?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电影里,时秒之所以会许下希望哥哥时分消失的愿望,是因为时分对父母问题的态度是消极的,是与自己期望父母和好如初的愿望相违背的,而每天的打闹虽然让她“不胜其烦”,却是一种“失去后才知道珍惜”的最佳亲情模式。

而如果不是面对父母不睦的家庭问题,00后对于兄弟姐妹的感情可能不只是需要陪伴那么单一。对于兄弟姐妹,他们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另一种伙伴相处方式的好奇。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70后之前,兄弟姐妹并不稀奇,你有我有大家有;70后、80后更多地陷于对自己独一代身份的困惑与迷茫;而到了90后、00后这儿,“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则成了让他们十分好奇、愿意去关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仅有6%的“00后”反对父母要二胎)。

对于物质生活优越的00后来说,多一个兄弟姐妹,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资源被平分的问题,而是兄弟姐妹能为生活添加些什么,分担些什么。

‍青春片题材壁垒再迎突破‍

主打亲情主题的《快哥》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部另辟蹊径的青春题材电影。

妹妹时秒的生活除了闹离婚的父母、烦人的哥哥,还有傻白甜好友妙妙和白月光一样的暗恋对象开心哥。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同龄人之间的有趣互动、懵懂的少女心等等都是青春校园题材的标配。只是,以往我们所认知的青春题材过多地局限在了这些方面,而忽略了对生活其他方面的涉及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不过具有突破性的作品早已出现,比如2016年《最好的我们》,除了聚焦耿耿余淮的懵懂爱情,也花了一定篇幅叙述女主角耿耿如何接纳重组家庭。

而去年的《你好,旧时光》也少有地节制了恋爱氛围的渲染,而是主要聚焦女主角余周周的个人成长。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从这两部剧的受众年龄占比来看,00后明显占有较大优势。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最好的我们》受众年龄比例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你好,旧时光》受众年龄比例

《快哥》也是同样,网剧版24岁以下受众占比约72%,电影版00后则占比超36%。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网剧版《快把我哥带走》受众年龄占比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电影版《快把我哥带走》受众年龄占比

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00后对于青春题材的需求正在越发向创新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未来占据00后话题空间的绝不再是局限在同质化困境的里的老一套。

《快把我哥带走》击中00后软肋,“彻底的独生一代”感动源于困境

影投人 [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