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伟人故里,红色熔炉——参观毛泽东故居

旧居是一部立体的史书,记录着毛泽东在韶山的许多动人故事。卧床的桐油灯,是毛泽东当年挑灯夜读的见证。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毛主席故居名为上屋场,坐落于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冲中。这是一幢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呈凹字形的农舍。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毛主席故居前面,是主席他少年时代种过的稻田和游泳过的池塘,后面是长满青松翠竹和其他杂树的小山,左边是菜地树林,右边是菜地、稻田和晒谷场。毛主席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保留的古老的木床,非常有纪念价值。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非常朴实的灶台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韶山毛泽东广场

毛泽东故居题匾的四次变更

首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1949午10月17日,长沙专区代表团一行,在地委委员郭固邦、湘潭县委委员毛华初带领下,到毛泽东旧居来参观。当时毛泽东旧居还没有收集文物,门口没有门匾,毛华初决定上屋场的门匾就写‘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题字由“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毛泽东的老师)书写。

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会见来自家乡的亲友时,毛泽东说:“‘伟大’两字不是封的”。 1955年3月,挂起了第二块门匾“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这是毛主席1959年6月25日回家的情景

1961年4月9日,刘少奇来到韶山参观毛泽东旧居。刘少奇说:“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故’字有‘过去’和‘去世’两种意思。我们的毛主席身体很健康,应当把‘故’字改为‘旧’字。”196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旧居题写了匾额。

1973年10月,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在结束了陪同加拿大总理访问郑州、桂林等地的工作任务后,取道长沙来到韶山。1983年,韶山管理局派人到北京,请邓小平题写故居和纪念馆的匾额。4月2日,邓小平几易其稿,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两块匾额。现今,故居和纪念馆用的就是这两块匾。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故居目前由故居警卫班负责警卫任务。故居警卫班为武警湖南省总队湘潭市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一中队,成立于1970年,主要担负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滴水洞一号楼的警卫任务,以及中国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到韶山期间的临时警卫任务。多年来“零事故”的成绩,让他们赢得“北有国旗班,南有故居班”的美誉。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故居班”的生活是单调,要24小时执勤,面对每天川流不息的参观民众,他们严整的军容,端庄的仪表,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被游客称之为“毛泽东身旁的好战士”。

当真正进入故居时,听了讲解员的讲解,看到毛主席用过的物品,生活过的地方,总觉得心酸而又感动。

从旧居西行300米,就是展示光辉一生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序厅有2米多高的毛泽东塑像,苍松翠柏永远和他作伴。

他一生豪迈:“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他一生无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他一生文韬武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不曾忘,他讲的最震撼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不曾忘,他讲的最朴实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不曾忘,他讲的最感恩的一句话:人民万岁!

不曾忘,他讲的最强硬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不曾忘,他讲的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不曾忘,他讲的最哲思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不曾忘,他讲的最关爱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主席诗词、字,赏析!

毛泽东故居,青山碧水间,感受主席少时种过的田、游过的池塘

2018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42周年!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42年了,但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