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莫言說願意用所有的作品換一部《阿Q正傳》?

王老吉96


我覺的莫言說的這話一方面是對於魯迅《阿Q正傳》的高度評價,也有一點謙虛意味。

作為一個漢語言文學畢業的人來說,對於魯迅和莫言還是比較熟悉的。莫言和魯迅寫的文章我認為都是很好的,甚至我感覺莫言的寫作功底還要高魯迅一籌,那莫言相比魯迅不足在什麼地方呢?我覺得是文章的高度,也就是他站在什麼立場。魯迅的年代是風雨飄搖的民國初年,各種矛盾,各種鬥爭,而魯迅的率性和正義成為了那是的旗幟,引領著人們向光前進。

莫言是個人仇恨的抒發,對生命偉力的張揚,對民族精神的讚揚。莫言與魯迅的的差別,不是文筆,而是是否代表那個時代的最強音。這種深邃的性質完全可以對比兩人作品得出結論。

《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一部小說,它有力的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

魯迅以思想家的冷靜和深邃思考,以文學家的敏感和專注,觀察、分析著所經歷所思考的一切,感受著時代的脈搏,逐步認識自己所經歷的革命、所處的社會和所接觸的人們的精神狀態。這便是《阿Q正傳》基本的寫作背景。

《阿Q正傳》的深刻之處在於它不僅暴露了二十世紀初中國國民的弱點,而且也揭示了民族衰敗的根源。阿Q的失敗不僅是國民性的失敗史,也是民族的失敗史。通過阿Q這個典型,魯迅揭示了辛亥革命時期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同時也滲透了作者對民族和人民偉大的愛。

《阿Q正傳》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魯迅寫作這部小說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國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現代中國國民性的象徵。小說特通過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揭露了中國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態社會人們的病苦,“以引起療救者的注意”。 阿Q時代屬於過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內容並未絕跡,所以現在阿Q是現代中國國民的靈魂。魯迅對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對整個舊社會的批判,對整個舊的意識形態的批判。這體現了魯迅深刻的啟蒙主義的思想。


我瞭解到莫言比較出名的一部著作《紅高粱家族》,這是莫言向中國當代文學奉獻的一部影響巨大的作品,被譯成近二十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他在《紅高粱家族》中創造了他的文學王國“高密東北鄉”,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期間,“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上演了一幕幕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舞劇。“我”的家族裡的先輩們,爺爺、奶奶、父親、姑姑等,一方面奮起抗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發生著讓子孫後代相形見拙的傳奇般的愛情故事。書中洋溢著莫言獨有的豐富飽滿的想象力、令人歎服的感覺描寫,並以汪洋恣肆之筆全力張揚中華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堪稱當代文學中劃時代的史詩精品。



坦白的說,兩人都是有深刻感悟的人,黑洞一樣的深邃。魯迅先生處在一個整個民族不幸的時代,一個為改變這種不幸而湧現出很多巨人的時代,太多不幸讓他有觀察感受事物的豐富多面性,在雜亂中找到方向,這就註定他的陳述是有高度的,有力量的,又有隱蔽性的,純粹的為引人自醒的正能量。莫先生出生在他認為的伸出手掌看不見五指的時代,一個被太陽灼照的年代。而那個年代離我們並不遠,一個不能藏汙納垢的時期。一個政治,經濟,軍事,自然都相當嚴峻的年代,綜合這麼多嚴峻的因素的年代,而把這些因素的作用歸結給一個人,他仇恨這個人,這種仇恨變本加厲日積月累成為他堵塞良心與客觀的視角,如同癌瘤,他又把這癌瘤歸結為那個人強給予他的。魯迅與莫言的深邃本質區別在於魯迅是率性的正義,莫言是積慮的個人仇恨。一個是光明的吶喊,一個是黑暗的扭曲。這種深邃的性質完全可以對比兩人作品得出結論。


歷史青櫻


魯迅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典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均有重大貢獻。在國際上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阿Q正傳》是部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底,是魯迅小說的代表作。它的發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的農村為背景,以流浪僱農阿Q為人物典型,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病態。《阿Q正傳》的寫作特點有:一是深刻逼真的心理表現。為此,作者採用了多種多樣的寫作手法,使阿Q這個人物更加豐富多彩,入木三分。二是巧妙運用象徵手法。他把末莊寫成一個全中國的縮影,把阿Q的遭遇更寫成了無數貧苦農民苦難命運的象徵。因此,象徵的形式便是貫穿整部小說的一個基本因素。三是犀利的幽默和諷刺。主要體現在魯迅擅長的"議論"文風,在這部小說中恰到好處地得到發揮和運用,使主題更為突出,人物形象刻畫更為生動。

《阿Q正傳》列為我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亳不為過。莫言說願用他的所有作品換一部《阿Q正傳》,一方面充分表達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先生的崇敬和尊重;充分表達他對《阿Q正傳》這部作品的至高評價。另一方面也充分顯示莫言本人的謙謙君子的風度;充分顯示莫言在文學領域將以"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的姿態,寫出更好作品的決心。其實,魯迅與莫言就小說創作而言,是各有風格,各有其長的。而且由於各自寫作的時代背景不同,各自的人生歷練不同和各自的文學素養不同,寫出來的小說,在思想高度、文字力度及作品深度上會有差異存在的。這是在所難免也是不能簡單類比的。本人認為,莫言為我國現當代文學巳經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也堅信莫言將創作更新更好的作品,為中國的文學寶庫增光添彩。





玉堂行佛人


魯迅的,阿q正傳,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其創藝術和思想藝術達到現代文學的頂峰,成功地將阿q的形象,塑造成封建官僚小生產社會的國民內在形象,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魯迅先生生不愧於中國人民,死不愧於中華民族魂的偉大稱號,前無古,後難繼,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頂峰,後人很難逾越


真真月無光


這真不像一個名作家說的話,魯迅的作品,你用甚麼換?你有魯迅的頭腦嗎?可笑至極……!


深深海846


還算這個少言先生有點兒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作品幾斤幾兩。說句本心的,不倚輕倚重的,不靠邊站的,客觀的公正的大實話。這個先生的大部頭,長篇贅述的大作,實在沒有魯迅短篇小說那麼耐人尋味,回意無窮。一個阿Q,多有特色,讓三,二代國人不忘其形象。我上中學,偶爾讀到《魯迅短篇小說集》,竟五十多年記住。一說近代大家,便知魯迅;一道魯迅,腦海忽而浮現阿Q這個底層人物,活龍活現,極有個性。建國初時,甚至文革歲月,讀書人盡知這個阿Q。

其實,魯迅筆下平民形象,不只阿Q,還有孔乙己,還有潤土,還有祥林嫂……。個個栩栩如生,形象豐滿,有血有肉,寫的自然,並不牽強附會。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少言先生紙上人物會相形見拙矮小多了,經不住歷史洗煉的。潤土多好,多可愛,多憨厚。聽說其後裔孫子章貴從家鄉《魯迅紀念館》退下來。繼續幹文化營生。

現時社會,不知什麼緣故,人的口袋倒是充盈鼓鼓。但審美觀可就偏頗了,不敢苛同。對魯迅稍有微詞,一味鼓躁。對那些不三不四的,通章寫性,整篇充滿銅臭味的文心雕龍,反倒吹捧有加,唯恐說慢怕無讚美之詞,實在可悲。依我個人看法。在現代,還未見有魯迅一般的人物。但話又說回來,只怕有了,文章在今天大約也不受用。魯迅的話,多麼犀利,有錢有頭面俱是厭惡的,三言二語會刺痛他們的短板,脆弱的心。

少言先生的語言情節,符合外國人的舌尖,特別是大獎評審老爺。我思想,或許其間有某些政治的文化屬性,為了文化浸透或者侵入,藉助小說,也未可知。然而,國人心明眼亮,是盡知的,糊弄是糊弄不去了的。

說來說去,作為世界性的諾獎得主,不管外國老爺打什麼主意,本土的人,終於第一個衝上領獎臺,到底還是爭足了顏面。也旦來旦去,一個大獎者說願意用所有作品換未得過什麼獎魯迅先生一部《阿Q正傳》,勇氣實在夠大。這就值得什麼來著,流行語:點贊。

文學這東西,很奇怪。魯迅先生承前啟後,加冕文化旗手。他倒是真正少言,誰見過他長篇了。只知短小精悍,一篇篇,一章章,入骨入木三分,句句推敲,力圖將可有可無的東西刪去,留下精華去閃光。人道說,胡椒一粒,冬瓜一個。莫言先生或許知道說多了,與其魯迅莫言卻是演說包場,滔滔不絕。少言先生筆下,無不充斥性的敘述大惹眼球,故土的一方,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一群鄉民掙扎著,陽光不待見。所以說此等自我菲薄之言,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以一個站在光環之下的名人,說出這番話,值到深思,至於什麼用意,就難以推測。權且聽聽看看,不須在意上心。


用戶2110922225877


《阿q正傳》是文豪魯迅的經典著作中具有代表性其中之一,莫言這樣說是沒問題的,既能表現出對前輩致敬,又能保持謙遜的態度,雖然通過文字出產的文學作品方向不同,我能感覺莫言有一顆向魯迅看齊的心!

《阿Q正傳》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為背景,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和毒害的不覺悟的農民形象。阿Q是一個農村的流浪者,沒有家,沒有固定的職業,只有給別人作短工,他除了可以出賣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甚至連自己的姓名籍貫都不在意。在人們的侮辱、打罵中的他漸漸變得麻木不仁,遊手好閒。

雖然阿Q到處受到壓迫、排擠、侮辱,但是他總是“樂觀”。在受到侮辱時,他不是奮力反抗,正視事實,而是愚昧地用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來為自己奴隸地位和底下、屈辱處境辯護,用我看似可笑的瞞和編造出退路,自我安慰,取得精神上的勝利,在“苦中求樂

魯迅先生是想以阿Q作為代表,去描寫當時舊社會人們的共同特徵和整個中國人的某些人性弱點,阿Q正傳》這部小說十分的短,但卻表現出當時舊社會的弊處和人性的善良與醜惡,是當時民眾痛苦生活的縮影!

能成為經典不是隨便就可以的!雖然莫言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超越魯迅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不能否定莫言的的文學作品成就。

莫言對於現當代文學貢獻很大,我們所熟知的作品《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太多太多,所以獲獎很符合民意!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莫言喜歡大篇幅寫景,寫景中肆無忌憚的使用通感,用混亂的色彩進行渲染,叫人看著觸目驚心。小說裡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包括內心獨白、多視角敘事、慢鏡頭描寫、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等!

都是人物啊!


美好生活發現者


看到這個問題,誠惶誠恐中,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大師。

哪一部小說能讓幾代國人一直處於反省自責中?----《阿Q正傳》!

哪一部小說的主人公的行為明明很好笑,但看的人卻不敢笑?----《阿Q正傳》!

哪一部小說精準的描述了趙家人對平民的看法?----《阿Q正傳》!

哪一部小說精準的描述了平民對趙家人的看法?----《阿Q正傳》!

……

把黑色幽默運用得登峰造極還有星爺的電影,我看了又看,越看越想看,但是《阿Q正傳》我不敢多看,每看一遍,我都得每天晚上七點準時打開電視機,連續365天。

看!我也會精神勝利法的。



六界播報


莫言是謙虛了。魯迅就是活到一百歲,寫書寫到九十歲,也寫不出諾獎作品。魯迅的作品以辱罵諷刺現實中他看不慣的人和事別為主(他本人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沒有缺陷,沒有弊端的完美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所以周老先生的作品缺乏深度。他是被政客利用的工具。


留住安


00

一人漂天涯

我認為莫言還是取代不了魯迅的,首先魯迅是建國後最推崇的民國文學家,從魯迅文章大量入選學生課本就能看出來,雖然隨著時代更替,據說現在已經去除了很多了,到底為什麼,我想大家都也參的明白,當然魯迅只所以在目前國內有這麼大的廣闊的知名度,和d z者的推崇也是分不開的,這點莫言就不具備了,莫言的知名度主要是靠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而傳播開來的,當然沒獲得前也有一定知名度,當然不可同日而語的。

單就作品而言他們兩個有共同之處的都是批判性的,但是魯迅塑造了幾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當時有,現在會有,以後也會有,這點莫言就略遜一籌,兩個人是不同時代的人,所以批判的東西也有所不同,魯迅其實主要成就是雜文,而莫言基本都是長篇小說,所以也不同,當然同為比較偉大的文學家,他們兩個都是值得尊重的,莫言,莫言現在就是要我們莫言,所以不可能有當代魯迅的。


一人漂天涯


現在的讀書人有幾個在讀莫言的作品,中國像莫言的水平多多的是,而魯迅中國只有一個,世界也只有一個。《阿Q正傳》是魯迅的力作,每讀一邊都有新意。阿Q的精神勝利法家喻戶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