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985大学双选会现场,出现遍地被遗弃的非名牌大学生简历,只招985毕业生算不算歧视?

四筒爸爸


自2000年高考改革以来,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也不像从前那样毕业了还包分配工作,于是现在的大学生们,一到了3、4月份,还没开始毕业季的时候就要开始忙着四处找工作了,不停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面试会等等,那样竞争激烈的场面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双选会,双选顾名思义就是双方的选择,而大学校园的双选会则是由毕业生与单位之间相互选择,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才可以签订的三方协议。它给了用人单位一个大大的人才库,同时也为大学生们都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安全的就业平台。


找工作投简历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丰富的阅历,自然的,学校是不是名校就成了应试官们的首先条件,相应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正是没有丰富的阅历投递简历的时候也会倾向于知名的大公司,而不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这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说到遍地的非名校简历就确实是不应该了,这是最基本的尊重的问题,是对他人最基本的礼貌,正如前面提到的,是双向的一个选择,简单的谈话后觉得不合适,可以明确地告诉前来应聘的学生们,而不应该将他人的简历随意地扔在地上。


而对于大学生们,等到真正进入社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职场中就会明白,学历、名校那都不是最重要的了,企业在学校和在社会招聘中是不一样的,从面试时的第一印象到工作经验要求,面试者的言行举止,沟通能力,工作中对待工作内容的态度,上手速度,是否可以独挡一面,独立完成工作才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年轻的学子们,不要担心,只需要拿出当初高考时学习的精神,认真工作,你的明天一定会很美好。


决胜网


我的儿子第一年高考,上了济南一个二本,花钱找关系,算是定向委培的那种,他上了一年,挂了三科,他天天不学习。学校说以后三年,只要他再挂一科就没有工作了。我去过他们学校,孩子们天天都特开心,搞对象的,玩游戏的,就如歌词唱的"我们的生活比呀比蜜甜"😂我们一怒之下,让他退学重新高考。

老天有眼,他补习一年,非常玩命。他总是问我,"我是不是真的不用当工人了。"我回答,“是的,只要你能考上好学校。”这家伙也是挺神的,一玩命他考上了全国排名45名的211。

他现在大二了,去过他们学校,学校里基本上看不到搞对象的,学生们都很安静,都很有礼貌,总之学习气氛特别浓,还有很多老外留学生,学校里面科研所据说有几十所,很多军工的无人机,不让拍照。

他入学成绩比较垫底,他现在挣扎到了中油,他的目标是拿奖学金,他要摘“后进的帽子”,不过很难,据说他们班全是学霸。他已经自学了他们行业的所有操作软件。总之,一个曾经特别懒得人,现在被环境熏陶的,说是要拿奖学金。不比较不知道,学校里的氛围不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一次校展上,拿了一次小奖。 😂可笑吧,一个二本挂科的家伙。不过,我只着急他还没有女朋友。

努力吧,学了东西都是自己的,


挎富追神


“公平”这个词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就像985大学双选会现场那些遍地被遗弃的非名牌大学生简历,让人看着不免有些愤愤不平。但985大学双选会的做法真的算是歧视、真的代表着不公平吗?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双方各执一词罢了。985大学双选会只招985毕业生算不算歧视,似乎已成楚河汉界之势。

只招985大学生算歧视。部分人认为,985大学双选会对于非名牌大学生简历置之不理甚至遍地遗弃,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视。这分明就是看不起来自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尽管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同样比不上985大学的学生。就因为他们是非名校毕业生,只这一条,就将他们一巴掌拍死,没有丝毫情面可言。好像,“非名校毕业生”这个标签已经将他们和985大学生区分开来,在他们之间形成了界限,也形成了障碍。

只招985大学生不算歧视。部分人却认为,这不算歧视。好的机会总是留给有才华的人的。985大学生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只是比非名牌大学生学习好,同样地,他们的阅历也非部分非名牌大学生所能及。而且,可以这么说,非名牌大学生可能在做事上更懂得坚持、勤奋、努力,但你不能说985大学生就比不了,他们如果在做事上和非名牌大学生一样地坚持、勤奋、努力呢,再加上“成绩优异”,岂不是轻松秒杀非名牌大学生?所以,相比之下,对于二者,它们更加倾向于985大学生。

智联校园 邱嘉欣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是智联招聘旗下校园人才交流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招聘中心,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成长,如果想加入我们结识更多优秀大学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联校园期待你的到来。


智联校园


我原来在华为的时候,也帮部门去搞过招聘,一上午能拿到上千份简历,但是真正带回去给HR的,可能只有几百份,就如你问题里描述的,第一次的筛选看什么呢?毕业院校,不是211 985的直接扔掉,这不是我个人的喜好,而是公司招聘的门槛,硬性指标。


985的毕业生要厉害一些吗?

是的,我觉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是说985的每一个毕业生都比普通院校的要强,这里说的是平均水平。大学其实只是一个继续学习的场所,人们在这里的主要活动还是学习,能考入985的人至少说明在学习的主动性,效率和技巧上要强于一般院校的人,当然,这也是说平均水平。那么在大学阶段我们也有理由认为,985的学生至少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会继续保有优势,否则你如何说服别人,高考之前你学习一般,上了大学就突然成为了学霸?

很多人在强调学习不等同于能力,那么大学生又具备哪些能力呢?或者说普通院校的学生又在哪些方面相对985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呢?实践,人际,社团,兴趣等等,你有的,985的学生都有,而且人家学校提供的条件更好,怎么就能证明他们只会学习,只会考试?

有这样一个现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中小学阶段,往往是成绩好的孩子,其他方面也很突出,比如兴趣爱好,因为成绩好,有能力,有时间去涉足别的领域,而父母也相对支持,所以他们会发展得更为全面。

再有一点,这些孩子的自信心相对更强,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缺点,可能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有较弱的抗击力。

从我十几年的职业生涯的经历去看,在同等职位上,就平均水平而言,985的毕业生成长得更快一些,达到的高度也更高一些。


应届生哪里吸引企业?

无论你们的简历写得多么精致,在HR眼里都没什么价值,唯一能入眼的大概只有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就剩下院校和专业了。社会实践这个东西,谁都有,除非你特别出色,否则并不是什么加分项,专业呢,对口就可以,所以最后的关键就是院校了。现在的求职绝对是一个买方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985满大街都是,而且都是白菜价,早就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了,花差不多的钱,为啥不招一个985?

在你有真正的工作履历之前,谁能证明你的工作能力?那么只能看院校和学历了,前者说明你前一阶段的努力程度,后者说明你现在具有的知识高度。新人入职就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依旧考究的是学习能力,而985本身就可以证明这种能力,所以保险起见,企业会倾向选择985而非普通院校。能力未知,所以只能看学习能力,成绩好的学习能力应该好,成绩好的考入的学校好,所以选好学校的...你看,虽然有失公允,但的确是招聘最保险的思路。


算不算歧视?

算!既然设立了普通院校,专科,就应该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虽然高考落后了,但不见得综合能力和潜力就不如人,给机会,给时间,很多人是可以证明自己的。就用毕业院校来设置门槛,这和年龄,性别,地域一样,都是歧视!

但是,这种歧视至少目前没有被约束,我注意到新出台的政策里面对招聘做出了很多要求,比如不得有性别歧视,必须写明待遇,但并没有提及学历和院校歧视,所以至少目前,我们无法要求企业剔除这种歧视。

换一个角度,如果不看院校和学历,那么对于985和高学历的人而言,也是一种歧视和不公平。在人生的前一段,他们付出更多,或者得益于勤奋,或者得益于天赋,他们收获了更好的结果,那么这种更多更好的付出,在第一次进入职场的时候,是应该得到回报的。说得直白一些,我们学习是为了进入好的院校,是为了将来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就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努力,而好的工作就是对这种天赋和努力的奖励。

别人努力学习的时候你在惬意,然后别人去了985,你去了普通或者专科,那么如何要求就业的时候忽视之前的一切呢?这是不是不公平?!


其实,从一生的角度去衡量人生,总是公平的,你在一个阶段付出得多,那么在收获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我们不要去感叹所谓的不公,应该多看看自身的原因,同时也不要为一个阶段的不公而沮丧,这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时候慢了一些没关系,后边请加速,请坚持,总会跑到前面。


那一地的简历是对你前一段人生的否定,是对你之前的努力程度的否定,是对你之前的态度的否定,但不是对你一辈子的否定,之前吃苦少,后面就要加倍自律,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用这种价值去填平院校的落差,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因为院校的落差,招聘的歧视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


爱陪娃的熊叔



看到这个题目,虽然已经毕业工作19年,但当年大学毕业之际的求职经历任然历历在目的感觉,最近10来年,作为企业用人部门的负责人,每年都会去参加应届毕业生的秋季招生,换了一个位置和视角,这么多年的感受,刚好谈谈我的看法吧。


我想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来谈谈这个问题,不定义对错,只想换位思考。


站在被否定的学子和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可能会有这么一些想法:

1、我们学校虽然不是985、211,但也是二本里面很不错的学校了,比上虽然不足,但比起很多二本、专科学校,我们的名气、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已经不错啦;

2、我在学校里面也是很优秀的,你看我的绩点排名也都是年级前五,年年拿国家奖学金,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负责人,在同龄人(我的同校同学)里面,我已经很努力很不错了;

3、我参加的社会实践也很多啊,各种社团、义工、校外实践,我都会积极的参加,而且你看我的表达沟通也不错,我挺有自信的;

4、985学校也就那么多学生,也不够你们企业来分的,而且985也很多学渣啊,很多也没有我努力和优秀啊;

5、虽然以前没有考上985、211的名校,不代表我现在不是、未来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啊,不给我面试的机会,是你们的一个失误啊;

以上不是我随便YY出来的,而是我在作为招聘负责人在和一些应聘学子、学校招生办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反馈信息,我自己是99年毕业于国内第一批211的学校(也是第一批985),所以并没有这种心态,但一样经历过被人当面扔简历的事情。😂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看看企业和招聘负责人是怎么想的。

1、你一个二本、专科的学生,当年在中学年代最应该努力奋斗去考一个更好的大学的时候,你不够努力,拼不过你的那些考上985、211的同学们,你现在凭什么让我觉得已经更加努力、更加出色?

2、985、211里面聚集了最优秀、最努力、最积极向上的一帮学生和最有学术能力和资源的优秀教师,这样的群体里面,整体的学生素质、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视野、对自身的要求,一定是更高的,作为用人单位,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为什么不去努力追求更好、更优秀的学生,而要招聘二流、三流学校的学生呢?为什么要冒这个险?我的企业凭什么不应该拥有更好的新生力量来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3、这么多年的面试经验告诉我们(招聘面试官和负责人),985、211的学生素养、知识全面性和扎实性、视野和思路,确实要比其他二、三流学校的学生整体上强出太多了,既然有机会争取更优秀的学生,我为啥要浪费时间在没那么优秀甚至可能很差的学生身上呢?

4、用人单位的校招人员对学校的学风是有了解和对比的,优秀的学校往往有更好的学习风气,学生整体会更积极向上,而二、三流的学校里面,鱼龙混杂,学生反而更注重社交、社团的各种活动,忽略的学业和专业技能本身,上课的时候,985、211的学生会去抓紧时间占座位和复习,二、三流学校的学生更多是上课睡觉、聊天、上网、打游戏,下课以后各种娱乐活动,学生对待自己和学业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待未来职业、工作的态度;

5、对于985、211院校和其他院校的生源,打个比方,去两个池塘下网捞鱼,一个池塘里面大部分都是大鱼,也有少量的小鱼,另一个池塘里面大部分都是小鱼,只有少量的大鱼,但是一网撒下去和捞上来要花的功夫是一样的,捞到大鱼的份量和总的收获却截然不同,那我为啥不去大鱼多的池塘捞鱼呢?

6、每年的校招季就那么1、2个月的时间,那么多的企业都在抓紧时间抢人,往往一个学校或者一个高校较为集中的城市之有7-10天的时间,需要开展招聘宣讲会,参加招聘会,组织海选、笔试、面试,对于招聘人员来说非常的辛苦,那怎么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拼过其他竞争企业,尽早招到心仪的优秀学生呢?那肯定先要海量筛选简历,没有太多其他的方法,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看学生的学校;

7、面试官和招聘人员在收简历的时候通常会和学生有一些初步的1、2分钟的接触沟通,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其实会已经对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行还是不行,会有个初步的判断,毕竟,面试官真的是阅人无数了,有没有料、有没有潜质、是不是想要的菜,如果判断觉得没必要继续看简历和面试了,多半就把简历给扔了,不然还得费时费力的搬回酒店处理,真正的累的半死啊;

8、面试官真的很辛苦,身体累,心更累,而且作为一个职场人,面试官也只是在尽自己的本分,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招到想要的学生,但是,真的没有义务去为太多的学生提供面试的机会,毕竟,招聘不是做公益;



说到最后的一些话:

1、年少不努力,不足够的努力,长大之后真的要付出太多的代价,要重新获得认可,需要比曾经比你优秀的人努力10倍100倍;

2、虽然过去的成功不代表以后的成功,过去不优秀不代表未来不优秀,是很多求职学生尤其是非985、211学校的二本、专科学生经常挂在最长自勉和解释的话,但说真的,努力、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从小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太多的解释真的没有用的;

3、你是985、211的学生,你也不要得意,我见过太多985学生整天打网游不务正业,学业成绩拿个60分就万岁,也不参加社团实践,也不愿意在课余自学扩展知识面的,这种人虽然能够靠学校的名气大概率的争取到一些面试机会,但基本上活不过面试第一轮;

4、我曾经在面向大二、大三的暑期实习生招聘中碰到一个非常出色的中山大学计算机的大二学生(下学年升大三),这个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沟通非常的简练清晰,目标明确,只关注实习的企业能够提供哪些机会和空间,对于实习期的工资根本不问,沟通之后了解到更多,这个学生大一就开始组队进行软硬件课题研究,以他为组长的三人团队(团队的另外两人是他寝室的同学,也果断签约了)拿了全国比赛的决赛入围名额,后来去腾讯参加决赛获奖了,这个学生的知识涉猎很广,都是自学自己研究,目标导向性很强,后来我招进来安排在一个产品研发团队,暑假不到2个月的实习工作时间,这小子一个人完成了一个创新子产品的技术选型和开发定型工作,比很多工作了5-8年的老员工还牛,人家才大二不到20岁啊,后来这孩子考了美国的研究生出国了,知道什么是差距吗?这就是我看到的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距。

5、很多二本、专科的学生觉得,我学校一般,但是我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口才、社交能力,我在很多社团都担任了职务,未来一样有竞争力,这种想法错吗?也没错,但是我认为本末倒置了,如果你的专业知识都没学好,基本的技术面试都过不了关,基本的技术岗位工作都不能合格的担任,你想靠口才和社交打天下?以前面试的时候会有群面的环节,往往会发现一些学生在群面的时候刻意的表现自己,但真到下一轮面试的时候,弱点、缺点全都暴露出来了;

6、非985、211的学校也一样有金子,我也同样从二本、三本的学校里面招到过非常优秀的学生,曾经在西安找到过两个孩子,非常的努力,自学专业知识,自己找项目做实践,为人谦逊、有目标、有执行力,在我的团队里面成长的很快,当然,也飞的更高,现在一个去了腾讯做产品研发,一个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我这么说,是要让学子们知道,是金子肯定会发光,但是你得自己努力擦亮自己;

7、多多体谅企业的招聘人员吧,我之前每年最辛苦的时候不是做项目、出差、熬夜的时候,而是校招的那段时间,几乎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每天一睁开眼就是组织招聘宣讲会、组织海选笔试、群体面试、单个面试、复试,还要筛选一份份的简历,笔试阅卷,拖着沉重的笔试试卷和收回来的简历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和酒店来回的穿梭,我曾经有过从早上8点不间断面试到晚上10点的经历,中间没有吃任何东西,就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机会,也给自己更多的机会来争取找到想要的学生,对于简历被扔掉的问题,真的非常理解,现在的孩子很多没学到多少实际的东西、实践也少,但是简历做的很厚实,又是铜版纸,又是塑料保护套,看起来很精美,但实际上既浪费钱、又很重,很多面试官确实很直接,当场就会筛选,留下的简历放到左边的抽屉,放弃的简历堆到右边的地上,我们还算好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本着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和保护隐私的原则,都是把简历扛回酒店,筛选以后人工的方式撕掉,我有好几年都是一个人撕掉了1米多高的简历,那种经历真是痛不欲生啊。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够对这种事情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也能有更多的谅解,毕竟,这是个充分竞争的时代,你不优秀,有怎么能抱怨别人看不上你的简历呢?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职爸爸,带娃休息间隙,偷空答个题,放松一下被小家伙蹂躏的神经,就是这个样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啦~


元宝爸的育儿日记


如果你上过985就知道自己很low了,我原来在211读大学,省里最好的大学,相信我我也很努力,不比任何一个人差,后来考进北京某985,我才发现自己大学那点资源就像玩一样,现在都不好意思提了,我知道985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在这里呆过,所以我承认我和这些学生有差别,这种差别最明显就是资源所塑造的能力,简单说一个例子,985的学生会有很多的国家或者横向项目去做,或者和一些现在很厉害的科技公司合作,也或者有机会和一些该行业泰斗级别人物面对面交流,也或者教你的老师本身就是泰斗,一个人所掌握的资源估计是一个普通学校的总和都不止,你们觉得专科或者一些普通的学校有这种机会吗,一些大公司认都不认的你,而且那些好一点企业里面的那些人也差不多都是这些学校的,他们也会认可自己的学校的人。。自己多想吧,我觉得这是一个因果的关系,不要只看到企业歧视的结果,也应该看到原因,原因是我们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别人那么努力也或者自己不适合。我也觉得即使把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放在这样的氛围中你也不一定能待下去,没有知识和水平,这里会是摧残你人性的监狱。还是做适合自己的事最好的


傻哥呵1479711728


我听说的一家企业在对待求职者的学校背景方面有些与众不同,这比较少见。

由于这家企业可以解决北京户口,每年应聘者很多,其中包括一些清华北大海归的。一次,在面试环节,一位某985大学毕业的学生在近10位面试官前,表现出些许傲慢的态度,站姿微晃,眼神有点飘摇。还有一位某985大学的学生会干部,无论长相,还是口才,绝对出众。结果,这两位应聘者都没被录用,原因不太清楚。

再看看收到这家企业office的求职者的学历结构:本科生最多,硕士研究生次之,专科生少数。总体而言,来自985、211的学生不算多。

偶尔听别人说起过,这家企业之所以对985、211不太感冒,就是觉得总体上这些学生有种优越感,工作上未必都会踏实,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想以这家企业为跳板,拿到北京户口后立马跳槽走人,去更好的企业。

当然,一些来自985、211的求职者会认为,自己的优势反而成劣势,同样是一种歧视行为,自己入职后未必会不好好工作。但是,企业出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它更需要的是既忠实长久又踏实肯干的员工,这也是从实际情况中得来的教训。


音乐虫子在飞


首先,我声明,我不是985211毕业生,只是一个普通一本生。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我对任何大学都没有偏见。我单位二百多职工,大致上讲,学历、品质、能力是一致的,中专、技校毕业的是一个档次,什样的事都能做出来,其次是普通二本生,说来也巧了,我单位共有三位来自某二夲师范的同事,三人相差各十多岁,三位在品质上基本上是不劳而获的人,三位都喜欢在背后捅别人刀子,三位都是人见人躲的角色,不愧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难怪其母校一天不如一天,也是有原因的,与其相反,我单位比我年长的名校毕业生,人品能力顶呱呱,人见人夸。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不是,他们各自代表所毕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应该培养有品质有能力的大学生,而不应培养阴谋家,我希望那所没落的二本师范,觉醒吧,认真审视自已,否则会没落的更快。这是我身过的事,也是我个人的看法,不喜勿喷。


厚德一丁


冤枉,本人做过一回HR:“看了5000份简历,普通高校、985没几个人真合适,全是菜鸟,怎么选?贴985、211标签的至少不笨,其余PASS,省时省事儿!”话难听,却是真话!

为啥“只招”985?先从应届毕业生简历说起,因为除了大学名称,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看

企业想看的是你有没有技术经验,来判断招来后是否立马能干活。但是,99%的大学生(包括985)仅会点儿基础知识、技术皮毛,没有项目经验。那就只能对不起了,直接根据大学名称筛选,把985、211的简历收下,其他的丢掉,一是因为反正招来都要培养3-6个月才能干活,985学生起码通过高考筛了一遍,至少不笨;二是因为按学校名称档次筛选省事儿,不然5000份简历得看到猴年马月。令人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很诚实,项目经验一栏是“无”。不过撒谎也没用,随便问两个专业问题就拆穿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家印象中,500强企业只招985学毕业生。纯属不得已而为之!

什么样的毕业生500强企业争着要?

极个别大学生,大二大三就开始跟着学校专家做项目、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甚至毕业前已经有实用型成果了。别看才22岁,项目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堪称“老鸟”,毕业时直接被企业点名,高薪请走。我当年的一个同学,成绩还不如我,但人家数据库技术深耕了4年,甚至有企业想购买他的成果,毕业时直接被某世界百强企业点名。这哥们儿起初还在犹豫要不要去,HR直接到寝室来做他的思想工作,这就是区别,你不服不行!

最后,条件这么“苛刻”,在读大学生该怎么办?

高中以分数论成败,那是因为分数高了能考上好大学,高中可以提高知名度,老师可以拿奖金。但企业不看分数,要的是你有经验,有技术,能干活。而大学是以技术和项目经验论英雄,有真本事就能进名企。

粗看企业的要求既苛刻又矛盾“又要年轻,又要有技术经验,这不是扯淡么,经验不得等毕业后慢慢来?”“那些非985、211毕业生不活了?”其实,最初我也对此嗤之以鼻,但代价是被现实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大四那年参加双选会,空有985王牌专业头衔,肚里没货、心里发虚 ;还好我醒悟及时,研究生阶段洗心革面、稍微学了点儿干货,不至于一败涂地。

我们已回不去17岁,一切不能重来,只能用自己的感悟和经历来告诫在读大学生:把高中那股学习劲头延续下去,努力学习,练好真本事,不要眼里只有课本。最终决定你命运的不是大学档次,而是你自己,这跟是不是985、211无关!

四筒爸爸倾心巨献,该不该关注?

头条号四筒爸爸,大学教师、教育与职业规划专家,伴您一路成长、成才。


四筒爸爸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题主所描述的现象,我也曾遇到:特别出色的名企,无论是私企还是央企,绝大多数在招聘时要求本科出身985院校,不是985院校毕业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更有甚者博士生免谈,简历根本不接受。有的抱怨就业歧视,有的表示支持下面我谈谈我亲身经历的两所院校学习氛围:

A校是省重点大学,双非院校,平时自习室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业余时间泡在寝室玩游戏、逛街、聚餐……;上课时踩着铃声进入教室,部分学生想法设法逃课,快到期末考试时才知道着急,自习室爆满,临时抱佛脚,挑灯夜战几晚,“60分合格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思想非常盛行!

B校是名牌中等985院校,感受最深刻的是周围同学浓厚的学习氛围,走路时,吃饭时,甚至在澡堂,听到大家谈论的大多是“xxx国际数模大赛啥时候开始,准备的怎么样了”、“今天xxx教授的观点很新颖!”等学术科研方面的谈话,自习室每天都满满的,需要占座。另外一点,他们每天精力充沛,即使晚上做实验到半夜也感觉不到丝毫的疲惫。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研究的探取精神是其他普通院校学生无法比较的。

因此,两所院校氛围不同,经过四年培养毕业的学生必然有所不同,不是说普通院校的学生都不优秀,名牌大学的学生都优秀,从概率上讲985毕业生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优秀,那么,企业为何青睐985大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