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幾個有趣的地方

晉國國君與周天子為同宗。

晉國的起源,頗為有趣。當年周成王與胞弟叔虞,成為千古佳話。

《史記》記載: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餘命女生子,名虞,餘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

周成王的一句玩笑話,竟然就是晉國的建國之基!

晉國幾個有趣的地方

晉文公的哥哥申生原本是太子。但父親晉獻公聽信其寵妾驪姬之言,最終逼死了申生。

申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孝子。他不願與父親爭辯自己的清白,也不願意挑撥父親與寵妾驪姬的關係,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一段“孝子傳奇”。

晉國幾個有趣的地方

張載《西銘》言: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真乃純孝之人。

有趣的是,太子自殺了,太子的弟弟重耳卻逃走了。這一逃,就是十九年。

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出亡時是四十二歲,逃亡十九年,回到晉國時已是一個年過六十的垂垂老人。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耄耋之人,卻開創的一代霸業。“齊桓晉文”,千古不朽。

晉國幾個有趣的地方

此外,晉國還有一個好玩的地方:爵位的名實不符。

晉國在受封的時候就是侯國,他的國君是侯爵,包括重耳也是侯爵,應該稱之為晉文侯。

或許是因為晉文公(原本該叫“晉文侯”)的業績太好了,故史學家也就給他面子,稱之為“晉文公”。

因為晉文公的緣故,晉國所有的君主都“升級”了,由“侯”變“公”。

這算不算是國君版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