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千年丝绸之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这位勇士

2015年,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计划。所谓“一带一路”,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实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那时的交通并不像现在这般快捷和便利,但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东西方的交往打开了一条通道,通过这条通道,东西方在政治、军事、文化、技术等各层面得以融会贯通,共同塑造了璀璨的文明。

漫漫千年丝绸之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这位勇士

古代丝绸之路具有千年的漫长历史,在这条道路上,产生了无数驰骋沙场的名将,还有智慧超群的外交家,也有跋山涉水的经商者。然而英雄人物再多,我们也不能忘记一个叫张骞的人,因为正是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

张骞生活在西汉中期,性格坚韧不拔,为人宽厚守信,汉武帝即位后,在朝廷担任了一名郎官。前138年,汉武帝为了打通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人,向天下广募使者,勇于冒险的张骞毛遂自荐,由此成了大汉的西域使者。汉武帝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任命张骞为正使,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了。从长安到西域,这是中原人从来没有走过的遥远道路,更何况当时的河西走廊是被匈奴人控制的,前方的路途到底如何,谁也难以预料。

漫漫千年丝绸之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这位勇士

很不幸,张骞一行人刚穿过河西走廊时,就被匈奴人发现了,这一百多人于是全部做了俘虏。匈奴单于见到张骞后,对他责备一番后,又进行威逼利诱,但是张骞始终不愿屈服,匈奴单于见状,只得下令进行扣押。张骞这一扣押,就是十几年,期间还与一个匈奴女子结了婚,然而,张骞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本来的使命。

有一天,张骞趁着匈奴人防备松弛,带着属下成功脱离了匈奴。张骞一路向西,走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的富强了,只是没有机会交往,如今见张骞不请自来,甚是高兴,张骞趁机说服大宛王护送自己到大月氏去。大宛王欣然同意,派人一路护送张骞前行,他们先是到了康居国,然后到了大月氏国,由于大月氏人早已安定下来,不愿再与匈奴人发生战争,张骞最终没能完成使命。

张骞又从大月氏到大夏国,留在那里一年多,考察了周边各国的情况后,开始了返程。谁知张骞一行人在返回的路上再次被匈奴人俘虏,遭到了扣押,但是这次扣押的时间并不算长,总共才一年多,匈奴人的内乱又给了张骞一行人逃亡的机会。前126年,张骞带着匈奴人妻子和向导堂邑父终于到了长安,历经十三年的坎坷后,当年出使西域的一百多人,如今只剩下了这三个人而已。

漫漫千年丝绸之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这位勇士

张骞的使命虽然失败了,但他带回来了西域诸国的真实信息,让中原王朝从此对陌生的异域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张骞后来参与了对匈奴人的战争,因军功得封为博望侯。

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远征漠北,对匈奴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这次的出使十分顺利,与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鰛等国家都取得了直接联系,汉朝由此加深了对西域的了解。前60年,汉宣帝正式设置西域都护府,直接对西域诸国进行管理,大汉的国威从此远扬。

漫漫千年丝绸之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这位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