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我估计我爸到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花了有多少钱

死不瞑目的牵挂

2017年8月13日,林德清老人的生命走到了最后一刻,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在纸上写下了“收藏品”、“手机备忘”等几个字,就在老人准备继续写字时,笔从他的手上掉落了,医生说瞳孔已经凝固,老人走了。可是老人的眼睛却一直没有闭上。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林德清的女儿林女士说,直到她对父亲说出“手机备忘录里的记录和收藏品会一笔一笔捋清楚”时,父亲的眼睛才闭上……

料理完父亲后事,林女士根据父亲手机备忘录里的记录,在家里的床箱里找到了纪念钱币、邮票、玉玺等收藏品。清点后发现,林老伯分别在8家公司,先后花费180多万购买了这些收藏品。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林女士还在父亲的手机上发现了他跟一个收藏品公司业务员的聊天记录,原来林老伯生前曾想把这些收藏品卖掉,可业务员始终没有回复他。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花费一百多万购买的大量收藏品,卖不出去,林女士说也许这就是父亲死不瞑目的原因。

一堆退不掉的收藏品

按照父亲留下的记录,林女士按照地址挨家寻找后发现,有5家公司已经找不到人,还有一家因为诈骗被公安部门查封了。最后,她在北京东四环的一家写字楼里,发现了一家叫“茶康源”的公司还在营业。

接待他们的客服经理说公司有明确规定,卖出去的藏品既不回收,也不负责代卖,退货更是不可能。当林女士说他父亲第一次在这里购买的茶饼当时就回收了,还赚了钱时,客服经理推辞说:他不知道。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一百多万的收藏品不仅不能退,也不负责拍卖、回购,林女士觉得有些不合理,她向工商部门举报这些收藏品价格有问题,涉及违法销售。工商部门回复:林老伯购买的这东西不属于消费,属于投资,因此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记者在调查时,跟随一位老人又去了这家公司,业务员向他们介绍了各种纪念币、整版连体钞等收藏品,并且承若公司可以帮忙代卖他们购买的收藏品。这跟此前林女士来的时候,接待她的业务经理说法并不一样。由此看来林老伯就是因为这样的套路,才花了一百多万购买收藏品。

一次倾家荡产的投资

家住北京五环外的王再兴(化名),遭遇了一场倾家荡产的投资。一天他接到一个自称“燕文堂”公司客服的电话,说公司专门从事收藏品业务,并热情地向王再兴介绍各种钱币,说如果他买了,过一年半左右,公司会负责拿到拍卖会上拍卖,能帮他大赚一笔。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为了购买纪念钱币,王再兴前后共花掉了280多万。盲目收藏的他,有些钱币甚至都不认识。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王再兴是一个普通职工,购买收藏品的280多万,是他从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后来瞒着家人,用唯一一套房子抵押贷款得来的。他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收藏品公司的销售人员向他承诺,会帮他高价拍卖所购买的收藏品。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王再兴用工资艰难地还着两笔贷款利息,他盼望着能早点把满屋的收藏品换成巨额财富。可当他再次来到当时购买收藏品的公司“燕文堂”时,发现这家公司因涉嫌合同诈骗已经被查封了。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想起当时销售人员答应过拍卖的事情,王再兴找出购买收藏品的收据,在收据的底部,他发现了一个声明:公司对于所有出售的商品,不予回收,不退不换,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交易方式。原来这场投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局。

公司被查封,身背200多万贷款。2018年3月12日,王再兴卖掉了他居住了22年的房子,还清了所有的贷款 ,离开了这个地方。

高价收藏品的真相

林女士为了弄清楚父亲花费上百万,买的这些收藏品究竟值多少钱,她从网上查询后发现,当初父亲花19.8万买的10张10美元连体钞,在网上仅卖2280元;花5.98万买的3张巴西奥运连体钞,在网上仅卖12元。

价格差异这么大,林女士认为“茶康源”公司涉嫌诈骗,向公安机关报了案。目前北京警方已经受理了林女士的报案。

在后续的调查中发现在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此类收藏品公司出售的各种钱币等收藏品。从一位业主口中得知很多所谓的收藏品公司都是从这个市场购买的大量低价纪念币,进行包装后再以高价卖给老年人。

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的收藏品,最后竟让他死不瞑目

亲睦家提醒大家:岁月偷走父母的青春,衰老规律使他们变弱,请提醒身边老人,谨防此类虚假投资,虚假保健品诈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