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BAT有被颠覆的可能吗?

王雷心视角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当前的互联网格局与市场有非常清晰的认知,然后对BAT所涉及的领域也很熟悉,最后最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有独特的见解,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BAT到底会不会被颠覆!

当前的互联网格局与市场情况:

现阶段,我们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中后期,因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底层技术兴起,互联网进入了一个三维空间的时代,既硬件、大数据处理、生活方式。

我不久前在一次论坛上讲过,互联网最终是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便捷与人生价值。

BAT都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便捷程度,但是说到人生价值,似乎大家都是一脸懵逼。

下面我分析下, BAT都解决了我们那些问题

BAT所涉及的领域

BAT都涉及或者参与了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理财、影视娱乐、资讯信息流、电商、O2O等领域。

未来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消费智能以及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衣食住行众多领域。

首先在资讯信息流领域,今日头条跑出来了,打破了腾讯、百度、阿里的垄断,并且在这个领域里面超过了BAT,成为最大的中文资讯和创作者平台。

其次,美团也跑出来了,当然其中不乏BAT的投资,但是总归是美团做出来了,并没有被阿里或者腾讯吞并,相反在O2O领域做得更好。

最后,滴滴尽管因为最近的风波,但是在出行领域在跑出来了。

京东,目前除了淘宝,国内实力最强劲的电商平台。以及国内最大的B2C电商品平台。

他们都在各自领域超越了BAT,但是论综合能力,BAT的还是最全面的。

互联网未来趋势

我的基本判断是,随着5G技术的完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底层技术的加强,科技与互联网的结合,又会迎来一次风口,而站在这个风口上,会有三个企业脱颖而出,分别是:小米、今日头条、美团。

很多人说美团没有核心竞争力,其实错了,美团的大数据和消费数据,是美团的最深的一道护城河。


深圳观察


世上从来就没有常绿的树,也没有常开的花。企业也是一样的,有起就会有落,不会是某一家几家企业永远称雄。

回到现实,BAT已经垄断了互联网邻域的大部分资源,流量入口,从搜索引擎、游戏、电商、视频、音乐再到文学,所有的资源基本已经被垄断在BAT三家手中。似乎看起来没有新的企业可以从中获得突破了,但是其实我觉得至少还存在一下的发展机会留给新创业者来发展。

1:物联网。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的场景将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5G时代将在2020年开启商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是会助推智能硬件的诞生,软硬件结合,构成一个生态体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小米,目前估值已经超过5百亿美元。3、4G时代产生了智能手机,带来了移动互联网,5G时代必将带来规模市场更大的物联网市场。

2:线上线下市场的发展。典型的代表就是携程、美团、滴滴、摩拜和OFO,未来的纯互联网公司是比较难以生存的,只有走这种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的模式。

3:聚焦信息流业务。典型的代表就是头条。头条通过信息流业务的发展,在今年实现营收突破150亿,这个成立才五年的公司,居然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我觉得这三个方向还是比较有前途的,可以值得一试


海川一叶


显然是可以颠覆的。而且这是必然的,从美国和中国的股市可以看出,任何产业和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这是宿命的。无话可说。

除了当前很火的比特币,如果把它看成一个公司的话,他有可能是“永恒的”。

这个方面按下不提。(不够严肃)。

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看BAT的超越问题

IT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生态之王。

1,从客户角度看:大家在描述PC时代,手机时代的时候,都是面向消费者的观点,但是消费者的强势地位不是一直有的,以后的时代中,消费者不一定可能是次要的位置上,是受控的。一个AI软件可以调戏我们所有用户。所以人工智能企业会有机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巨头。

2,从计算架构看:现在BAT逮住了云计算的优势,与运营商和IDC一起,从云端控制和扩张能力,成为平台公司;但是物联网的兴起,计算架构发生了变化,“边缘智能”,成为新的模式,那么谁能够卖出更多的网路设备,可能是另一类巨头,比如小米。

3,政策和国际生态看:由云计算为控制力的BAT平台公司,因为太多的跨界经营,会带来许多的政策风险,这类政策风险在中国更是严重,所以马云会有“支付宝送国家”的说法。另开放的世界中,facebook,google的进入风险,也是很大,还有更加可以玩的“垄断法”。

这三个方面的角度,都会有新的可能,做出新的巨头来。

比如大家可以看到除了旧模式的京东,小米系已经很有迹象了,还有就是那些传统企业的巨头,他们的转身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海康威视,以及汽车公司等。

大家拭目以待。


老孔


不可能。原因如下:

1、他们并非以一个单一的业务而存在,而是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就算某个业务亏损,其他业务的利润会弥补亏损。比如百度的自动驾驶在短期内无法变现,靠的是其他业务所得利润支持。

2、他们的管理模式、文化、盈利模式等已经成熟,使其更加稳定,抵抗力更强,即使遇到问题,也会很快恢复。就像热带雨林气候一样。

3、中国有句俗话:有钱能使鬼推磨。BAT已经具有雄厚的资本,可以很快的调动资源配置。比如人才争夺。人工智能是最近几年火起来的,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人工智能领域,BAT依旧是领头羊,原因是他们有钱,有资源,可以迅速占领市场。


黑子科技屋


这个问题涉嫌煽动颠覆。当然有这种可能,BAT又不是什么伟大的公司,看看他们的财报,把网络广告特别是医疗广告禁了,百度就死了,把网络游戏禁了,腾讯就死了,把假冒伪劣商品禁了,阿里就死了,说到底能颠覆他们的还是政府部门,而绝不是你们想象的某个伟大的公司某个伟大的人。毛振华在你们眼中算是个伟大的企业家了,也是个身前身后有厉害角色的商人,但一个管委会就把他搞得很疲惫。BAT把持着巨大的流量入口,而且从目前来看,他们并不准备放手和松手,他们坐拥流量,又用资本的方式进行产业布局,跟政府也眉来眼去,只能说,没有比他们更会做生意,做生意没有比他们更轻松的了,祝福你们。


王五四


10-20年内难,不仅是BAT的技术累积足够多,领先足够远,人才争夺足够多。。。还有国家战略的因素。

未来,新的划时代技术与资本结合时,必然会更新换代。但想这么容易拉BAT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想想谷歌,微软,亚马逊会轻易倒下吗?美国的财团及政府会让他们轻易倒下吗?并且,21世纪后,超高科技超大规模企业时代不是工业123时代了。

当然,最有可能倒的就是百度,一个搜索这么长时间都做不好。。。再说不差技术也难有信任感。

未来100年后,地球前几十强企业没准像科幻电影里已经可以挑战某些国家了。。。


电影IT


这个只能说未来有被颠覆的可能,但目前它们还在快速成长中,被颠覆的可能性比较小。

1、从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的顶端,美国的顶尖公司成长的历史来分析。

目前是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时代,放眼整个世界的高科技公司,美国绝对是处在这个金字塔的顶端。像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 等巨头体量比中国的BAT要大得多,它们后面还跟着像英特尔、Oracle、IBM、Ebay、德州仪器、HP等几十个老牌大型科技公司。而就在今天,他们大多数也仍在疯狂的增长着,经历着有史以来又一轮高科技公司的增长潮带来的狂欢。

苹果公司1976年成立。从2011年起,苹果公司已经连续6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2013年9月30日,在宏盟集团的“全球最佳品牌”报告中,苹果公司超过可口可乐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2014年,苹果品牌超越谷歌(Google),成为世界最具价值品牌。在2016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名。2017年苹果市值超越8000亿美元。

微软公司成立比苹果还要早一年,这家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的软件公司,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名第28位。营业收入85,320百万美元。

谷歌,相对前两家谷歌要新很多,这家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业务包括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同时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在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中重返榜首,苹果和亚马逊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名。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以2291.9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重新超越苹果成为百强第一。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发布2017年度全球500强品牌榜单,排名第一。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谷歌公司名列第一位。可以说这些年,第一的宝座在谷歌和苹果之间争来争去。

从美国前三大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世界范围内,高科技公司仍旧处在快速增长的趋势,那么同样BAT在中国也是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边。所以只要BAT自身不出现本质的灾难性问题,目前它们还是相对较安全的成长当中,远未达到顶峰。

2、拿国内的BAT跟世界巨头比一比

中国的股联网巨头BAT相对来说比美国巨头起步晚很多,都是1999年左右创立,算是抓住了世界互联网产业浪潮一次不错的机遇。如今成长为能够跟美国大公司匹敌的巨头实属不易。在国内市场,高科技公司真不多,只看到BAT左冲右突,除了自身营收屡创新高,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并购也是玩得风生水起,大有鲸吞整个中国市场之意。

然而跟美国巨头一对比就知道深浅。今天,BAT三家总市值在69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美国的互联网前五强(Apple、Microsoft、Google、Amazon) 总市值达到218367亿元人民币之多。相形见绌,哪怕BAT再翻三个跟斗也比不过美国前五。

而整个以中国BAT为首,紧随京东、360、网易、盛大、携程、小米、美团、今日头条等科技型成长公司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军团,跟美国的五大巨头,外加像英特尔、IBM、甲骨文、惠普、领英、德州仪器等十余家大公司比,我们的整体规模差了十万八千里。美国高科技公司输出的产值和能量远比中国这些公司大得多。我们要赶的路还很长。

而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和互联网人群数量却比美国的总人口还多得多,因此可以得出,在我国目前只出现BAT这么三家大型高科技公司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市场还有大把的机会,我们存在很大的潜力。理论上还能孕育很多大公司的机会。

但是、然而!目前国内出现了一个相当让人担忧的现象,今天BAT三家成为了寡头,它们野蛮式的发展壮大、垄断型经营让其他新兴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的产生十分困难,更别说成为新的巨头,市场几乎被BAT所占尽了,新兴的创新公司前景堪忧。我们真需要孕育更适合成长型科技公司出生的土壤,这样才能在与美国等其他世界巨头的全球化竞争中争夺更多话语权、更多地位。

所以,目前BAT别说被谁颠覆了,他们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别提多滋润,国家也是开放式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被颠覆的机会实在不大。


官龙飞燕蒋建华


个人认为BAT被颠覆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不是不可能!

BAT是什么,大家或许都知道,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三个当代的巨头企业什么实力,大家或许比我还要知悉,别说是颠覆BAT了,就是颠覆一家都很难,相信大家都同意我这个观点吧。

BAT所代表的领域涵盖了几乎老百姓日常所需的所有商业和内容、我们寻找知识上百度、我们和人聊天用微信、我们获取资讯,几乎他们都能提供,我们买东西用的支付体系也都在这些巨头里面,可以说我们的钱包都放在了人家的手上了,我们还怎么去颠覆他们呢,这几乎不可能。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吧。

既然BAT不太可能被颠覆,那为什么我要冒天下之大不违,直言BAT被颠覆也不是不可能呢,我之所以敢这么说,倒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不是他们和我有什么过节说他们的坏话,我只是觉得凡事都没有绝对,连巨头们自己都经常说,感觉明天企业就会出大问题,或许他们天生就具有很强的危机感,才使企业做的这么大。或许BAT永远都不会被颠覆,而是败给了他们自己呢,相信这种可能性连这些巨头也都认同吧。

小可认为BAT被颠覆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我认真说说我的观点吧:

BAT的创始人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在企业经营能力上,恐怕没几个人能成为商业对手,包括国际巨头,但老话说的好,强中自有强中手,世界冠军也经常败给了无名小卒的例子比比皆是,难保哪一天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马云也说过一句话,人固有一死,但是他希望死在沙滩上,或许马云天赋异禀,早知万事万物皆有始有终,所以马云才谦虚的定了个谦虚的目标,阿里巴巴的目标是活102年,这样看来,企业家们也不是不知道这样一个道理:

道教祖师之一,纵横家创始人鬼谷子先生认为世无常贵,事无常师。事物总是处在变化当中,世间万物趋合与背反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时而互逆,时而互补,时而互换,或者合于此而忤于彼,或者合于彼而忤于此,变化多端。由此可见忤合之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当中的应变常规和方法。

我们一起回顾当年的网络巨头雅虎,很多人说雅虎没了,消失了,要我说,雅虎一直都在,而且活的好好的,因为雅虎早就化身阿里巴巴的一部份,大家说说,它活得好不好。

那么回个头来看,雅虎是否是被阿里给颠覆了呢?我们再来看看腾讯,腾讯以前的QQ 几乎只要上网的人都有好几个QQ,但是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的的社交工具用的是腾讯自己创新的微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腾讯的微信颠覆了自己的QQ 呢,这样看来,腾讯确实很牛,不等别人颠覆自己,它自己先把自己给颠覆了。我们再来看看一些自谕为”颠覆者“的商业人物360创始人周鸿伟,网传他斗百度、战腾讯,他是否颠覆了BAT呢,显然没有,但他在斗争中为自己争取了主动权壮大了自己,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的颠覆行动都是在促进社会的进步,就像他们以前颠覆传统行业一样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现在看来BAT能不能被颠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人可以比他们更有能力制定出颠覆他们的方案,有没有呢?

我觉得”有“。

因为我认为社会不能没有颠覆者,这和社会不能没有科学家是一个道理,有了颠覆者,社会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和成长。

如果没有,我就不来回答这个问题了。那么是什么方案呢?

请看下集:

《创新》


王雷心视角


BAT作为国内顶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应该单算百度,B是千亿美金级别,而AT是五千亿美金级别),的确是很难扳倒的对手。各家在王牌业务(B的搜索,A的电商+云计算,T的社交+游戏)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这些王牌业务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最简单的例子,若是当年米聊有足够的战略战术准备,可能大家现在也不会用微信聊天。

巨头的优势不言而喻:资源充足,平台推广能力强。一旦先发,大概率胜利,且保持优势。即使后发,也能制人(参见米聊vs.微信)。但无论是先发,还是后发,都可能被颠覆。

1. 后发失败。最近的例子就是百度大举进军o2o,全面溃败。百度是BAT三家市值最先到800亿美金这个层次的,但是过了这么久依然是这个水平,和这次失败脱不掉干系。先发的美团大众依然旺盛。

2. 先发失败。典型例子就是今日头条的成长。头条之前,BAT三家都有内容产业。但头条携带着推荐系统这一利器,风卷残云一般,扫荡了内容产业,时至今日逐渐扩充出了短视频、问答等多个战场。巨头们想买,被拒绝。

巨头有自己的长处,可集团内的优势资源肯定有所倾斜。战略覆盖到但没有倾注全力的垂直领域(例如内容产业),很容易放任一些小鱼小虾,但等到他们长成鲸鱼还没铲除,就是巨头也会被反噬。

个人认为最先被颠覆的应该是百度。搜索引擎国际化有谷歌必应,国内市场也有360搜狗。王牌业务不断被挑战,新的王牌还没有找到。互联网的世界,颠覆并非遥不可及。


成指导


说颠覆太严重了,我认为说超越会更合理。可能当然有,但一定时间内几乎不会,比如十年二十年。随着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未来一定时期,他们只会发展得更好,只要不犯严重的大错误,或者世界格局出现大变动。另者,即使他们在某一领域被超越了,对其影响也不会太大,你了解一下他们投资了多少潜力企业就知道了。或许,哪天在某方面超越他们的,就是他们的子公司,孙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