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77年後回到老家 抱著103歲姐姐遺像痛哭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重慶93歲抗戰老兵王志和爺爺有一個願望,想在有生之年找到遠在江蘇句容縣老家的親人,然後回到老家去看一看。此事經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協會和江蘇當地有關部門連夜查找後,他的親人最終被找到。今年6月16日,他奔波10餘小時後回到闊別了整整77年的老家,抱著103歲姐姐的遺像失聲痛哭。

抗戰老兵77年後回到老家 抱著103歲姐姐遺像痛哭

93歲的王志和爺爺。

今年93歲的王志和爺爺,家在重慶,前段時間他向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協會道出心願後,志願者何騰立即與江蘇句容縣有關方面取得聯繫,在他們的連夜奔波努力下,爺爺的親人最終被找到了。

重慶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何騰介紹說,經查證得知,王志和曾用名王四虎,1925年出生在江蘇省句容縣白土鎮(現用名白兔鎮),1941年跟隨新四軍參加抗日戰爭,2015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獎章,1945年後跟隨解放軍11軍31師經歷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解放大西南,1949年在解放重慶歌樂山一帶的戰役中受重傷,後留守重慶療傷,解放後留在重慶工作直至退休。

何騰稱,爺爺得知老家親人被找到的消息後非常激動,6月16日下午4時左右,他乘高鐵踏上了故土句容縣白兔鎮,在親人的陪伴下回到魂牽夢縈的家鄉,圓了自己77年的心願。

抗戰老兵77年後回到老家 抱著103歲姐姐遺像痛哭

踏上家鄉的故土。

重慶到南京,跨越1500多公里,93歲的抗戰老兵王志和和家人下了高鐵後,迎接他的不僅有親人,還有家鄉白兔鎮兔西村的父老鄉親,他們用鑼鼓熱烈歡迎他回到老家。

抗戰老兵77年後回到老家 抱著103歲姐姐遺像痛哭

抱著姐姐遺像失聲痛哭。

然而,回到家鄉後,當日思夜唸的姐姐在103歲高齡時去世時,爺爺抱著姐姐的遺像失聲痛哭。他說,當年他16歲當兵,最捨不得的就是姐姐,如今他和姐姐天各一方,這種痛徹心菲的思念令他十分傷心。

當晚8時左右,一頓遲到了77年的團圓飯在白兔鎮兔西村舉行,王志和爺爺與親人圍坐在團圓桌前,開心地笑著、談著、吃著。

抗戰老兵77年後回到老家 抱著103歲姐姐遺像痛哭

如今,老人和姐姐天各一方。

他回憶稱,父親叫王建壁(音),一個哥哥叫王壽康(後來知道在上海安家,住在上海魯關路),另一個哥哥叫王喜康,一個姐姐叫王江英,他有三個侄女分別叫王淼珍(音)、王淼鳳、王淼雲。

他說,1989年哥哥的兒子王淼根曾到重慶看望過他,後來還有書信往來,再後來他搬家信件遺失了,“感謝志願者和老家白兔鎮的父老鄉親,他們幫我回了這個回家夢。”

6月18日,王志和爺爺在老家江蘇過完端午節後,又啟程回到了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