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落地,擴建產能打破瓶頸

深圳機場(000089)

事件

公司發佈重大投資公告,董事會決定投資建設衛星廳工程項目。

分析

積極擴建新產能,衛星廳預計2020年底投產:2017年深圳機場流量已達產能上限,但流量增速仍暫能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公司已經開始籌建新產能,此次衛星廳工程項目建築面積23.5萬平方米,用地面積16.3萬平方米,預計項目靜態總投資65.9億,將於202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屆時深圳機場設計產能將達到6700萬。目前公司資產狀況良好,資產負債率維持在15%以下,資本開支或使公司在未來1-2年尋求外部融資,預計將增加利息支出,業績增速或略有下滑,同時將拉高公司資產負債率。公司一同披露衛星廳配套工程項目,投資額31.4億,資金壓力較大,預計和第三跑道相同,將由集團或政府出資建設,上市公司租賃使用。

衛星廳折舊成本增加約3億:我們測算了衛星廳新增折舊。按照公告所分投資細項以及公司折舊方法,根據折舊年限範圍計算新增折舊區間,預計2021年衛星廳投產新增折舊成本2.2億-3.8億。人工和運營成本按照與T3航站樓建築面積和設計產能比例計算,衛星廳產能飽和後,將增加約8億。不過折舊、人工等成本大幅增加近年無須擔心。

推動國際化邏輯不變:公司持續調整航線結構,推進國際化,2018H1國際(不含地區)旅客吞吐量同增34.7%,佔客運總量的7.7%,同比增長1.4pct。國際航班收費標準較高,我們測算若國際航線佔比提升1pct,對應2017年歸母淨利潤彈性為3.0%;並且有助於公司增強商業變現能力,公司今年Q4出境免稅協議到期,國際線良好的發展趨勢將為公司簽訂新協議增加談判籌碼。國際業務佔比不斷提高,將有效緩解新產能成本壓力。近日民航局公告2018年冬航季航班時刻配置政策的通知,深圳機場成為國內航班夜間飛行試點,有助於其獲得時刻增量。

投資建議

深圳機場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心,流量增長長期無憂,國際樞紐定位,將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產能飽和暫時無須擔心,積極擴建新增產能及時打破瓶頸,業績增長穩定。公司現金流健康,估值經過過去3年消化,已達到合理水平。預測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0.37/0.41/0.44元,對應PE分別為21/19/17倍,維持目標價10.0-10.5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粵港澳其他機場分流、新產能資本開支超預期、國際化戰略執行不達預期。

本文源自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