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無人機齊上陣,黃埔智能治水又出新招

南崗河邊,一架無人機正在上空盤旋、實時勘察、採集數據。這是黃埔區引入的水質監測“黑科技”。

近日,黃埔區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聯合廣東省數字廣東研究院及科研機構召開會議研究嘗試運用衛星、無人機等高光譜遙感監測技術,對區域水環境開展遙感快速監測,分析水質汙染狀況。這也是黃埔區首次利用此技術智能治水。

卫星、无人机齐上阵,黄埔智能治水又出新招

上圖:無人機高光譜遙感

黃埔區環境監測站組織科研機構以衛星、無人機高光譜及地面監測構成空天地一體化水質參數定量反演技術,對南崗河東區段開展光譜數據採集。同時,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同步手工採樣比對監測,以驗證監測數據的準確率。

據瞭解,高光譜遙感水質監測技術,是建立基於高光譜數據的水質參數反演模型,並利用地面監測數據進行精度驗證,實現衛星、無人機等高光譜技術的水質參數快速定量監測。高光譜遙感技術可以對不同汙染程度和不同汙染來源的黑臭水體進行區分。

卫星、无人机齐上阵,黄埔智能治水又出新招

上圖:調研分析會議

與傳統的手工監測技術相比,高光譜遙感監測可建立起高效動態高光譜水質監測模式和體系,快速測定整個流域水中氨氮、懸浮固體顆粒物、總磷等監測指標,提高觀測精度和效率,降低監測成本。建立有效水體光譜特徵數據庫,呈現水質參數空間分佈和遷移特徵,對今後汙染物快速溯源和區域水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繆璟、何瑞琪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