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禪意編織的生活

如果蘭亭不遇王羲之,赤壁不遇東坡,而永州的山水若無柳宗元的話,它們不會流傳後世。同樣,廬山的瀑布若未遇到李白,也不可能以他的特殊風采,在文學中存在歷史地位。若無翠薇閣用心造物,若伯牙子期不能相遇,縱有慧質禪心,也無法傳承雅意…

如是我聞,藝術本無國界之分。從藝術陶瓷的收藏,至禪意珠寶的設計,不知不覺已是第八個年頭。

編織,一種生命安頓的藝術美學,可令人返歸內心,體驗萬物,通於天地,融自我與萬物於一體,從而獲得靈魂的適意。這更是一場生命性靈澄明的過程。

珠海禪意編織的生活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出生於陶瓷世家的我,許是自幼與老瓷器為伴,耳聞目染,自然而然養成了獨特的藝術天分,從小就喜愛與業內人士探討每件藝術品的年份、工藝,提出我的感悟及見解。而這些分享,讓我感到由衷的快樂,亦奠基我日後走上原創設計珠寶之路的契因。

時下,穿珠設計儼然成為一種流行動態,一種輕奢的行為藝術。在這個風尚漸新、傳統漸遠的世界裡,無論是選擇何種藝術形式,都在承擔著文化載體的角色。

所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人的澹盪的心靈,會使得作品的空間感更大,更遠,更縹緲。我們只有賦予它們文化、思想、意境的時,它才能物我兩俱,充滿深厚的精神力量。如果說生命是一場藝術之旅,而慈悲喜捨則是一場修行。

珠海禪意編織的生活

編織乃造物者之謂。造物者,賢良也。一場編織,一場修行,

凡塵俗世盡於此中。編織者,修行者也。閣主琚翠薇,常於靜默中修禪悟道,於開悟中巧織禪心之品。

編珠綴玉,鑲珍嵌寶,乃百思巧意,非隨機了事。需究其功能、材質、色澤及配飾等和諧為之。編珠亦似修行,時需穿三通而過線,稍有急躁不能成,需以平和之心、優雅之態妙悟編之。因此編珠恰如織錦裁霞而蘊禪意,修行象物予世人。

所選用的配飾均為天然之物,翡翠、海黃、紫檀、沉香、蜜蠟等,它們既是不可再生資源,更是不可複製的生命藝術。歷經萬千磨難,歷時彌久而重生。正所謂相由心生,它們看似無聲無意無息,卻本具天性,早已參透了自然之道。

翠薇含英咀華,不忍其被蹉跎,故擺脫世俗桎梏,亦竭力格物之慧。其作氣與韻,恰似天地英華,儒雅俊彥,令人感受生命妙音。

翠薇禪品,慧者達之,緣者結之。編織為修行之始,結緣者則為其證果,二者缺一不可稱之曰善。燦燦來日,乾坤朗朗。敬獻心有靈犀之藏友,以為共果。

珠海禪意編織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