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妈妈讲技巧:怎样才能把作文写长?(一分钟)

今天教师妈妈给儿子讲一个写作技巧,怎样才能把作文写长?

1.不用“成语”和“四字词语”概括

以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为例:

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总喜欢来这里玩。这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12棵桃树,在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在秋天结着丰富的果子。小鸟们坐在树枝上唱出悦耳的歌声,它们唱得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它们。“我们在这儿多快乐!”孩子们互相欢叫。

教师妈妈讲技巧:怎样才能把作文写长?(一分钟)

当这个巨人的花园走进教材后,就变成了这样: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就这样被成语所替代。

成语和四字词语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孩子们喜欢用它们表情达意。殊不知正是因为用了它们不仅使作文写不长,还导致了作文不丰富,不细腻,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因为它们太凝练,概括性太强,用它们已成了套路。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融入自我。比如说,写好天气孩子们好用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天高云淡等。其实,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相同的“晴空万里”。时间、地点、人物不同,对晴空万里的感触和描写也就应当不同。所以,不如让孩子们不用成语和四字词语,老老实实地写出一时一地一人的晴空万里。

例如:我笔下冬天的晴空万里

东南,冬天的太阳普洒着金色的光。这光爽爽朗朗的,似乎有金属的质感,感觉掷地有清脆之声。这在雾霾重重的冬季已然让人赞叹了。不经意抬头,天之西南竟然同时挂着一轮半月,淡淡的,清清亮亮,纯纯净净地像一颗最纯真的少女的心。这就不由得令人惊叹了。

教师妈妈讲技巧:怎样才能把作文写长?(一分钟)

这是冬天的晴空万里。冬天的太阳虽然也很亮,但是感觉冷冷的,硬硬的,所以我说有金属的质感,掷地有声。另外,冬天多雾霾,这样的晴空万里更让人惊异和欣喜。

家长应当鼓励自己的孩子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而不是套用成语,用别人的经验替代自己的生活。

2.慎用“很”和“非常”等程度副词

孩子写作文经常喜欢用“很”“非常”等字眼,比如:我很高兴,我非常激动,我很冷,我很热,我非常焦急等等。

作文写不长,这些程度副词害人不浅,一出口后,立马感觉到了没啥可写。到底“很、非常”到了什么程度,这样写很笼统,不具体。

例如:一次同学聚会,我们班长让我把这次聚会用一首诗记下来,将附在集体照一侧。初中同学,少年相识,再聚首已是人到中年;昔日懵懂悸动的花季雨季,转眼间已是成熟之秋,相见是万分感慨,千分激动。我该怎么写?在我脑子里和血管里只有激动,但是我总不能说“我很激动,我非常激动”吧。为此,我写了一首长诗,下面只是片段。

教师妈妈讲技巧:怎样才能把作文写长?(一分钟)

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

却改变不了我们的记忆。

已不再年少轻狂,

甚至多了一份沧桑,

但内心的狂热却不必掩藏。

今宵难忘

任激情在血液里流淌,

今宵难忘

任歌声在耳畔深情唱响。

笑容开在脸上,

喜悦在心头绽放。

……

在我的启发和提醒下,儿子写天气炎热:走在街上自己是“铁板烧”,上了公交车立马就变成了“回锅肉”……

没有“很热”,但给人的感觉很热。

写很冷:

刚一出门,黑暗而凝重的夜色就包裹住了我,一种无形的东西慢慢侵蚀了我的身躯,总觉得自己正穿着衣服站在水池里。望着从嘴里呼出的渐渐消失的白雾,我不由得产生了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浑身战栗起来,牙也开始随机地抖动着,发出“哒哒”的声音。我把手放在兜里,可情况没有得到缓和,我又把手拿出来,不住地搓着紧绷的肌肉。啊,勉强暖和了。我又开始跺自己的脚,可不一会就能感到胳膊酸疼,腿脚无力,于是我放弃了运动。我耸着肩,低着头,把手放在口袋里,向着衣领吹气。就这样站了一会,感觉指尖和脚尖似乎没有血液流动。手指像剑一样扎向掌心,竟然不会打弯儿了。脚趾,带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的汗,让我想起来冰萝卜。

——选自儿子的一篇作文《就这样,播下一颗种子》

教师妈妈讲技巧:怎样才能把作文写长?(一分钟)

不用“很冷”二字,儿子极其细腻地写出了冷的感觉。“手指像剑一样扎向掌心,竟然不会打弯儿了。脚趾,带着不知什么时候出的汗,让我想起来冰萝卜。”妙用比喻,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3.尽量避免一些笼统的词

写日记时尽量避免一些笼统的词,如“庞大”“有人”“聪明”“漂亮”等。“庞大”到底有多大?“有人”是哪一类人?哪一个人?“聪明”有表现在哪里?聪明到什么程度?怎样个“漂亮”?这些都要写清楚。有时寥寥的几句话或者一个具体的细节就能把人物或事情写活。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