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維族家裡拜年(《春風化雨》第十二章)

到維族家裡拜年(《春風化雨》第十二章)

作者王文韜(中)

按照預定的日期和車次,關春風在火車上和宋俊秀一家人見了面。關春風見到園園,呵呵笑道:“你個兒大力不怯,可是個幹農活的一把好手啊!”園園得意道:“論幹活,咱誰都不服,再重的活都不在話下!不是咱吹呢,扶犁耕地咱是好把式,扛麻袋賽過一個男子漢!”關春風翹起大拇指,連聲說:“厲害!厲害!”

園園問:“你幾個孩子?孩子多大了?”關春風說:“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女娃比男娃大兩歲。我的兩個孩子都比你的孩子大幾歲,一個上小學2年級,一個上小學4年級。”園園笑道:“有個男娃好乾活,有個女娃縫針線,一男一女賽神仙!”關春風高興地說:“我過去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凡人,經你這麼一說,我不就成了神仙了?”

火車行至蘭州以西,見不到綠色的地方越來越多,人煙也變得越來越少。再往西行,過了蘭新交界,綠色沒有了,半天也見不到人煙,戈壁灘放眼望不到邊,滿目蒼涼。園園感慨地說:“你看我們陝西多好!幹嘛要來到這鬼不見鬼、人不見人的地方來?”關春風笑了。園園困惑地問道:“你笑什麼?”關春風回答說:“你怎麼和我媳婦說一個話,而且在同一個地點?那老宋還不是為了讓你和娃娃能吃上商品糧,過上好日子?”園園反問道:“我們在陝西還不照樣活下去?”“同樣是活,活法不一樣!到了克拉瑪依油田,解決了你和孩子的商品糧戶口問題,你和老宋就沒有了後顧之憂,老宋掙大錢,你有工作幹,準叫你活得有滋有味!”關春風感慨地說。

“克拉瑪依油田也是這樣荒涼?”園園問。“到了你就知道了!”關春風沒有正面回答,他先給園園賣個關子。不料,園園鋒牙利齒,毫不拐彎地直白道:“如果還是這樣不見綠顏色,我就把孩子領回去了,叫老宋一個人留在新疆!”聽了園園的話,關春風想趁機再將她一軍:“你這話可就說錯了!你把孩子領回去,叫老宋一個人留在新疆?那老宋才巴不得呢!你就不怕老宋把你甩了,在新疆找一個漂亮的小妞?到時候你恐怕哭都來不及了!”“他敢!他敢再找一個,我就敢把他們連窩端!”園園凶神惡煞地說,“不過你的話倒提醒了我,他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寸步不離,免得他節外生枝,讓我後悔莫及!”園園的回答實在令關春風大吃一驚,他呵呵直笑。宋俊秀卻是一臉的尷尬。

到了烏魯木齊,下了火車,坐上了西行的長途客車。從烏魯木齊一直向西,長途客車猶如奔馳在綠色的海洋。312國道烏伊公路兩旁,平坦坦的土地一望無際,勝似置身於關中平原。園園不時指著公路兩旁紅一片、黃一片、綠一片的顏色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關春風像個導遊,應口不喋:“那紅的是西紅柿,黃的是向日葵,綠的是葡萄園。”“沒見過這麼大面積的土地,一片連一片,真好看!”園園興奮地說。“那你還回去不?”關春風反問道。“回去啥?既然來了還回去?量路嗎?”聽了園園的話,關春風和宋俊秀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會意地笑個不停。

關春風回到油田後沒幾天,柳浪浪發出的服裝已經通知到貨,限期取貨。在克拉瑪依油田,找輛汽車比借輛自行車還容易。關春風找了輛去烏魯木齊南站的順車把貨拉了回來。他和當地百貨商店聯繫,商店經理看過樣品,給的進價比出廠價還低。好說歹說,總算進價和出廠價一樣,然而貨沒要完,剩餘的貨就一直放在關春風家裡。

宋俊秀也分配到了技校,和關春風在一個教研室。誰能想到,在一個宿舍裡待了4年的大學同學,如今在異地他鄉又待在了一起。宋俊秀的孩子上了幼兒園,園園被安排在勞動服務公司黑油山公園上班。

9月6日,新學期剛開學便迎來了穆斯林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節前,家家戶戶都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做新衣裳,主婦們忙著製作烤饢、油炸饊子和各種精美點心,為節日期間來家裡賀節的親朋好友和遠方的來客準備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節日實際上成了主婦們的手藝與持家德行的大展示。

節日這天清晨,穆斯林沐浴薰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做禮拜。做完禮拜後,回到家裡殺牛宰羊,煮肉做飯,招待來賓。幾個維吾爾族青年站在敞篷車上跳舞,敲鼓,吹嗩吶。悅耳的嗩吶聲伴隨著激越的鼓點聲不時地從大街上徐徐而過。青年男女有說有笑,載歌載舞,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古爾邦節給穆斯林民族放假3天,漢族也放假1天。吃過早飯,關春風在家休息,準備過一會兒去給穆斯林同事拜年。忽然,有人敲門。“誰啊?”關春風急忙前去開門。“給民族拜年走!”解波一進門,就興致勃勃地說道。“這麼早就走?”關春風問道。“早啥?機關的漢族早就走了。我過來隨咱們幾個老鄉一塊走。”解波說著,走進屋裡。他朝裡屋一望,接著走了進去。

“老關,裡屋放的這兩大包東西是啥?”解波問道。“服裝。”關春風隨口答道。“哎呀,你還做起服裝生意,搞起第二職業來了!”解波驚訝地說。“什麼‘服裝生意’、‘第二職業’?這是別人的貨,暫時放在這兒。”關春風解釋道。“做就做了,誰不見錢眼開?我不會告發你的!”解波笑著說。“我真的沒做服裝生意。這是咱們一個陝西老鄉,跟我在一個村,人家的貨暫時放在這兒。你說,給老鄉總不能不幫這個忙吧?”關春風進一步解釋道。“什麼老鄉不老鄉的?走,咱們不說這些了,拜年走!”解波拉起關春風的胳膊就走。

從關春風家出來,他們約了康科長、宋俊秀,還有招聘來的其他幾個陝西老鄉,然後走進阿依古麗家,給阿依古麗拜年。

阿依古麗身著色彩豔麗的花裙子,耳朵上一雙長長的鑲鑽耳墜盪來盪去。她老頭子一身嶄新的藍色毛料西服,頭上戴著一頂裝飾著精美花紋的維族花帽。兩人都笑容可掬,熱情地迎接大家進屋。

屋子裡散發著清燉羊肉的香氣,茶几上擺滿了烤饢、油炸饊子和各種美味點心。阿依古麗的老頭子熱情地招呼來客圍著茶几坐下。阿依古麗忙著給客人們端上自制的奶茶。“康科長親自帶隊,領了這麼多陝西招聘過來的老師到我家拜年,我心裡高興極了!”阿依古麗一邊給每個人茶杯裡放冰糖一邊說,“請喝奶茶!”

“今天是陝西招聘來的老師第一次在新疆過古爾邦節。他們不熟悉你的家,也不瞭解新疆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我就把他們領來了。你可要好好招待他們!”康科長笑呵呵地說。“我一定把他們當貴賓好好招待!”阿依古麗說著,走進廚房端來一大盤清燉羊肉,肉塊很大。阿依古麗的老頭子親手用刀子把整塊的羊肉切開,又把切開的羊肉一塊塊放到每個人的碗裡,連聲說道:“這是剛燉好的新鮮羊肉,吃吧,不要客氣!你們放開吃,越喜歡吃,我們越高興!”

“阿依古麗,維族人過古爾邦節,每年都在這個時候嗎?”宋俊秀問道。阿依古麗把饊子掰開,分送給每個人,說:“古爾邦節不只是維吾爾族,也是回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盛大節日。古爾邦節也叫‘犧牲節’或‘宰牲節’。古爾邦節是宗教節日,在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由於古爾邦節的日期與公曆之間的差異,因此有時候是在冬季,有時候在夏季或其他季節。”“就是說,它不像春節,永遠都在春天開始的時候。”關春風會意地說。“對!是這個意思。古爾邦節永遠在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但每年不一定都在陽曆這個時候。季節不同,節慶的色彩也不同。”阿依古麗說。

“阿依古麗,你剛才說古爾邦節也叫什麼來著?”解波問。“也叫‘犧牲節’或‘宰牲節’”,阿依古麗回答說。“為什麼叫‘犧牲節’或‘宰牲節’?”解波又一次好奇地問道。“古爾邦節起源於一個伊斯蘭教故事:真主為了考驗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誠,在夜裡降夢給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殺自己的兒子獻祭。伊卜拉欣毫不猶豫地照辦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斷親生兒子伊斯瑪儀的喉管時,真主便派使者用一隻黑頭綿羊替代了伊斯瑪儀。因為有此淵源,在過古爾邦節的時候每戶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殺一隻羊,哈薩克族與柯爾克孜族還宰牛、駱駝和馬。”“那家裡窮,殺不起怎麼辦?”宋俊秀問道。“家裡實在太窮的也得宰殺一隻雞。”阿依古麗回答說。

“阿依古麗,穆斯林過古爾邦節,為什麼不放鞭炮,烘托一下節日氣氛?”關春風問道。 “我正想問你們呢!你們過春節為什麼放鞭炮?砰砰啪啪,咚!節日氣氛的確是濃濃的,但搞得人覺都睡不好。”阿依古麗對關春風提出的問題沒有從正面回答,卻反問道。“人們把過春節叫過年,臘月30叫除夕,這裡也有一個故事。相傳,遠古時代一種怪獸叫‘年’,也叫‘夕’,四季沉睡深山老林中。每逢臘月30夜半它就竄出山林,掠食吞人,害得人們關門閉戶躲‘年’。但‘年’害怕‘砰砰啪啪’的爆竹聲,於是每逢臘月30夜半,家家戶戶燃燒竹子,發出爆竹聲,‘年’聽到這個聲音就會嚇跑。除夕、過年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現在,有人說放鞭炮驅鬼,那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關春風解釋說。“不過,這種說法很流行。原來,過春節放鞭炮是為了驅鬼。如此說來,以後過春節,我們維族人也要放鞭炮。要不然,你們漢族把鬼趕跑了,鬼都跑到我們維族家裡來了!”阿依古麗的話音剛落,大家就笑得前俯後仰。

金秋10月,關春風分到了一套兩居室的新樓房。他和渭曉雨買了塗料,自己動手粉刷牆壁,用油漆刷了水泥地面。一家人就這樣告別了土坯舊平房,搬進了磚混新樓房。新樓房沒有客廳飯廳,地方有限。然而新樓房比土平房好多了,安全、亮堂、乾淨,有暖氣,不再用焦炭爐子做飯、取暖了。他們夫妻倆住在大房子,兩個孩子住在小房子。大房子兼作客廳。一臺14英寸羅馬尼亞產的天狼星牌黑白電視機,擺在客廳最顯著的位置。這是家裡最貴重的物品,花掉了夫妻二人的全部積蓄。在油田,沒有電視機的家庭幾乎沒有了,想到從此結束了兩個孩子串門看電視而讓人擔驚受怕的日子,夫妻倆就有說不出來的高興。終於,一家人從此可以坐在電視機前吃晚飯,打發入睡前的那些閒暇時光。

國慶節後不久,聘任副校長的工作開始了。這天下午,吉校長很神秘地找關春風談話。他把關春風叫到自己的辦公室,隨手把門關上了。吉校長招呼關春風坐在他的辦公桌對面。待關春風坐定,吉校長翻開筆記本,拿起筆,一臉鄭重而嚴肅的表情:“今天我們的談話是保密性的,對外不能向任何人講。咱們開誠佈公,真誠相見,你儘管說出自己的看法。”

關春風感到此次談話非同尋常,他來不及細細思量,吉校長便把談話切入正題:“你來技校快1年了,對學校領導班子有什麼看法?”面對這個敏感話題,關春風的第一反應就是他的耳旁立刻響起陶老師對他說的話:“最近,教師們都向吉校長建議,從你們陝西招聘來的教師中選拔1名年富力強的出任副校長,充實學校的領導班子。大家認為你是政教系科班出身,有10多年的教學經驗,當過中學的團總支書記,懂教學,會管理,為人正直,深得群眾信任,是最適合的人選。”關春風意識到,選拔副校長的工作已經進入程序。

吉校長以為關春風沒有領會他的意圖,便進一步解釋說:“最近,學校準備從陝西招聘來的老師中選拔1名年富力強的出任副校長,充實學校的領導班子,今天我找你談話,想了解你對學校領導班子的看法。”“對學校領導班子的看法?是談我個人的還是談我聽到群眾說的?”關春風有點不知從何說起。“都可以談,但重點還是談你自己的獨到見解。”吉校長說。

“學校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勤政廉潔、團結進取的領導班子。比如在生活方面,尤其是搞福利,分什麼東西,領導總是把群眾讓在前邊,總是不忘正在上課的、外面出差的、因病請假的,令群眾十分感動。領導能夠以身作則,身先士卒,事事給群眾做出表率。比如勞動紀律,每天早晨領導總是提前半小時到崗,打掃衛生,做上班前的準備。下班,領導總是最後離開。所以群眾誰也不敢遲到早退,誰也不敢溜號。領導能和群眾打成一片,經常到各教研室去轉轉,和教師親切交談,很隨和,有問題隨時解決。尤其是對我們從陝西招聘來的同志最關心,有什麼問題領導總是親自解決。比如我剛來油田的時候,沒有幾天全家就搬進了土坯房,生活一下子方便多了。當時新樓房不是還正在蓋嘛,土坯房子也很緊張,能爭取到土坯房子就很不錯了。這都是吉校長親自出馬的結果,我從心裡表示感謝!”關春風直率地說。

“感謝什麼,這都是我們領導應該做的。說到這兒,我想問你,你對我只是感謝嗎?除了感謝,你會不會罵我?”吉校長問道。“罵你?罵你什麼?”關春風有點不理解。“人家組織部要把你留在他們那裡,我知道消息後,硬是把你給要回來了。要不,你不早就留在組織部了嗎?誰都知道待在組織部有前途。”吉校長中肯地說。“哪裡哪裡,您把話說到哪裡去了?我本來應聘的就是在技校當老師。”關春風誠懇地說。

“你也太老實了!當時你從組織部一回來,站在我辦公室窗前的大路上,高嗓門地給大家說那件事情,學校行政部門的幹部都豎起耳朵在聽,人事科長像急瘋了似的來找我說:‘我們招聘來的老師就要被組織部搶走了,你還在這裡能坐得住!’我一看錶,馬上就要下班了,就趕快給組織部打了個電話,說你的調令我親自去辦。第二天沒等他們上班我就去找他們,把你的調令拿過來了。不過,你放心,上次欠你的帳這次該還給你了,過幾天你就會明白的。對了,你不要談領導班子的優點了,談談缺點方面吧!”吉校長說。

“從缺點方面看,我認為技校的領導班子一是老化,年齡偏高。二是知識結構偏低,除了你以外,其他的領導成員都不是高學歷,甚至學校領導副職中還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三是主要領導專業化水平不高,沒有經過教師行業的專業訓練,沒有教育管理的經歷。這些都關係到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和管理能力。比如,開會時領導講話總是講不到點子上,閉口不談教學,而是把話題集中在教師上班時間在辦公室吃東西啊,學生抽菸、喝酒、打群架啊,上課頂撞老師甚至和老師打起來之類的事情,而且一味地埋怨老師尤其是批評班主任沒有教育好學生,老師們聽了就心生反感。”關春風大膽地談出了自己的見解。

“那你看問題的癥結何在?”吉校長進而問道。“我認為根本的問題得首先從領導自身抓起。學生的問題在教師,教師的問題在領導。教師的問題和學生的問題都和領導有關,領導首先要負起管理和教育的責任。領導要懂教育,才能管好教師,教師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才能管好學生。”關春風的看法切中要害,聽得吉校長頻頻點頭。

“如果讓你出任副校長,你會怎麼做?”顯然,吉校長想讓關春風現身說法。“技校的老師大多數不懂教育學、心理學,我會有計劃地對全體老師進行這方面的培訓。同時引導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研究技校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和思想動態,加強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專業思想教育。還要加強學生全天候管理,有針對性地解決好學生的思想問題。在不斷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思想素質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憑著多年的教育經歷,關春風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好,你談的很好!群眾的眼光沒有錯。我心裡有底了。今天咱們就談到這裡。”吉校長高興地說,“我還要特別強調,咱們開始時不是說過了麼,今天的談話是保密性的,對外不向任何人講。你可一定要做到啊!”

開放的大潮從沿海湧動到內地,改革的疾風由特區吹拂到油城,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適應油田經濟的快速發展,克拉瑪依油田勞動服務公司更名為克拉瑪依油田實業公司,成立了塑料廠,渭曉雨和毋園園都被調到塑料廠造粒車間當工人。

剛剛建立起來的塑料廠,一排排新廠房鱗次櫛比,一批批新工人陸續進廠,一臺臺新機器正在安裝。新廠房新工人新機器,自然帶來了新問題。嶄新的機器躺在新蓋的廠房裡睡大覺,剛調進來的新工人不懂這些新鮮玩意兒的操作,他們圍攏著機器轉轉,看看,摸摸,只是感到好奇,除了好奇之外便是無能為力。

塑料廠開始對新工人進行崗前培訓。渭曉雨和毋園園都參加了培訓班,地點就在技校。關春風新買了一輛飛鴿牌自行車,每天騎著自行車帶上渭曉雨一起上下班,夫妻倆的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培訓班學員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普遍偏低,於是一開始先進行文化培訓。文化培訓是學習初中的數理化知識,提高工人的文化素質,為學習技術打好基礎。這對於初中數理化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的渭曉雨來說,根本不在話下。她一回到家就向關春風挑剔老師教課的毛病,而且嘮叨個不停:“這個文化培訓實際上是把初中的數理化知識重學一遍,太沒意思了!教物理和化學的老師還不錯,可是那個數學老師就太差勁了,自己連書上的例題都搞不懂,在黑板上講例題講著講著就講不下去了!聽說那個數學老師也是個初中生!”

關春風笑了,他告訴渭曉雨說:“有學問的飛上天,沒學問的睡席片。人無學問猶如樹不結果。而要有學問,就得學習。學習就要虛心,才能學得進去。果實豐碩枝頭低嘛!其實啊,溫習學過的知識也是學習。孔子在《論語》中說:‘溫故而知新’,是說溫習學過的知識要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才對,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挑剔老師教課的毛病上!”

“‘溫習學過的知識要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知識就是知識,學會了,掌握了就行了,怎麼還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渭曉雨不解地問道。

“你知道為什麼要對你們進行文化培訓嗎?”關春風反問道。“不明白!我老在想,工廠開工在即,時間緊迫,為什麼不直接進行技術培訓,而要在技術培訓之前進行文化培訓?這不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嗎?”渭曉雨趁機再發牢騷。

“你這樣想就太不理解領導的意圖了!你想想,塑料廠的技術資料,新機器的說明書,包含了大量的數理化知識。你們新工人的隊伍裡,有不少是小學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寥寥無幾,即使像你這樣基礎較好的初中文化程度學員,好多數理化知識也忘得差不多了。沒有文化,哪能學懂技術?不提高文化素質,怎麼能看懂技術資料和新機器的說明書?”關春風開導道。

“照你這樣說,文化培訓是為了技術培訓,只有學好文化,才能學好技術?”渭曉雨有所領悟。“那當然!”關春風肯定道。“我懂了!你不用再說了!為了給學習技術打好基礎,我得把學習文化的態度放虛心些,把注意力不能放在挑剔老師教課的毛病上,而要放在從複習舊課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上!”渭曉雨高興地說。

文化培訓結束後,技術培訓開始了,渭曉雨感到很興奮。她每天早來晚走,有不懂的地方就趕緊向老師請教,恨不得把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全都裝到腦子裡去。技術課是請剛剛從外地實習歸來的技術員在黑板上邊畫圖邊講流程原理,許多學員聽得一知半解。再加上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面對廠房裡的那些龐然大物,工人們依然束手無策。

為了使這些新機器轉動起來,車間組織培訓過的新工人開展實際操作活動,要求每位新工人背熟操作規程和工藝流程,學會上機操作。機器的說明書每部機器只有1份,車間把說明書上的操作規程和工藝流程用大紙抄出來,貼在牆上,利用上班時間讓大家邊念邊背,限期考試。幾天過去了,大家背得頭暈腦脹,一大堆的操作規程和工藝流程怎麼也鑽不到腦子裡去,眼看考試的期限快要到了,工人們一個個叫苦連天。

勤勞的人成就事業,懶惰的人虛度時光。渭曉雨性格好強,她認定事業是人幹出來的,路子是人闖出來的。在實際操作活動中,她一馬當先,走在了大家的前頭。光念光背,效果不佳,怎麼辦?她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說明書上的機器性能、操作規程和工藝流程先抄後背,因為抄比背更能加強記憶力。白天,由於車間條件限制,沒有桌凳,她就找幾塊磚頭當凳子,把紙放在膝蓋上抄寫。下班了,還沒有抄完。

渭曉雨找到車間主任庫爾班江•艾買提說:“主任,我把說明書沒有抄完,讓我把說明書帶回家去抄吧?”車間主任說:“不行!沒有抄完,明天上班來了再繼續抄嘛!”“明天?等到明天,我會急死的!還是讓我把說明書帶回家去抄吧?”渭曉雨再次央求說。可車間主任還是不肯,口氣依然很硬:“這怎麼行呢?說明書很重要,一臺機器只有1份,是絕對不能丟的。你把它帶回家去,萬一丟了怎麼辦?”“我把它保管好,保證不會弄丟!”渭曉雨信誓旦旦地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說的是‘萬一’。萬一你把說明書弄丟了,不僅妨礙大家的學習,更嚴重的是,以後機器如果有了故障要維修的話,沒有說明書,那麻煩可就大了!到那個時候,你能擔得起這個責任還是我能擔得起這個責任?”車間主任厲聲問道。

“我一定把它保管好,絕對不會丟,你放心好了!你看,我白天把說明書抄了個半截,沒有抄完,如果不帶回家繼續抄,我整個晚上都會睡不著覺的。主任,我求你了!你就行行好吧!”渭曉雨死纏硬磨,既是保證又是懇求。“為了防止丟失,按規定說明書是不能帶回家的。可是,看你認真的樣子,就給你破個例吧!你可要絕對小心,千萬千萬不能弄丟,丟了可就不好交代了!”車間主任終於答應了。

說明書如果拿不到手,渭曉雨肯定整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她想著說明書會急瘋的;說明書拿到手了,渭曉雨還是一個晚上沒有睡覺。她把說明書抄了個通宵,待到天亮才抄完。

抄寫說明書的確是個學習的好方法。抄寫的過程就是念和背的過程,而且記得更快更深刻。手頭上有了自己抄寫的說明書,不管白天上班還是晚上在家,渭曉雨都起早貪黑地念,廢寢忘食地背。她還對著收錄機錄音後在洗臉、刷牙、吃飯時反覆放著聽,換一種方式加強記憶。女兒關萍和媽媽開玩笑說:“媽媽,人家有空聽音樂,你怎麼有空聽錄音啊?莫非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知識不去使用,等於播種沒有收穫。說明書看懂了,渭曉雨對照說明書熟悉機器部位。操作規程背熟了,她依照操作規程邊看機器邊按按鈕。由於她的腦子裡裝滿了操作規程和工藝流程,晚上做夢也在開機器,嘴裡還含含糊糊地喊著機器部位的名稱。

開工前,渭曉雨第一個學會了主機操作規程,懂得了生產工藝流程,能夠上機獨立操作,成了一名主機操作工。開工後,她很快熟悉了全車間的工藝流程,通曉每個崗位的操作規程,成為全車間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全能型操作工人。

《克拉瑪依油田報》以《夢開機器》為題,介紹了她學操作規程廢寢忘食、背工藝流程夢開機器的優秀事蹟,從此,渭曉雨“夢開機器”在油田被人們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