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明天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了,民间又把这个节日称之为“鬼节”,可能这个节日对于很多年轻群体来说是既陌生又有点小恐惧的。那这个所谓的“鬼节”是怎么来的呢?又有什么特殊含义和习俗呢?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最早是源于道教一种文化。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道教认为中元节为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叫鬼节。道教在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食物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后来演变成为满足人们心灵上种种需要的庇护。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后又随着佛教传入中土,中元节又与佛教盂兰盆节有着渊源,传说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莲僧者救母的故事。说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饭到嘴边即刻化为纸灰,被饿鬼抢走,眼看母亲受着巨大的苦痛,目莲却无法解救母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这就是关于“中元节”在道教和佛教不同的两种起源说法。但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或者还有其它起源的说法,它们所表达的宗旨都殊途同归,都是引领人们用祭祀上坟、焚香烧纸钱、放河灯、供五谷食粮等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先祖,表达对先人的孝义和怀念,启发我们做人做事要多行善举、多做善事,为自己、为家族积累福报,不然即使做鬼也会受到惩罚。

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一直敬畏、传承着这一文化习俗,并定义为“中元节”。由此,中元节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个以祭奠先人为主题来弘扬孝道、仁爱的节日。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相传在这一天,鬼门大开,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那么,这样特殊的日子,肯定是有许多禁忌,稍微不甚,就会被脏东西霉了运气,招来不好的能量。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其中有一些禁忌大家也要注意:

1、如果要去祭祀时尽量选择白天,体质敏感的人或体质寒凉的人尽量少去没有什么人气的寺庙,否则容易招致阴气,惹祸上身。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2、祭祀时不宜穿着鲜艳的服装;不一定穿黑色或白色的,但是要穿素色的服装。穿着上尽量素雅,是对先人的尊重。扫墓祭拜时要严肃虔诚,不要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3、生活在城市的人祭祀时尽量选择离家近一点的十字路口或者丁字路口,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选择东南方向的。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4、别乱捡乱踩钱币、冥纸,路边往往有烧纸的人,散落的冥纸不要乱踩,那是烧给鬼魂的钱财。

5、看见别人拜鬼神时勿胡言乱语,你可以不祭祖烧纸,但要尊重别人;

6、勿偷吃祭品,这可能会给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揭秘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背后的秘密,鬼节当天一定别做这7件事

7、在七月十四、十五的夜里,由于阴气太重,还是尽量不出门为好,不要熬夜。

中元节的意义:一是给我们历史感,让我们不忘先人的遗泽,在追思中自勉、自强,不堕家声,不忝所生,传承高贵,恩泽后世;二是在于给我们敬畏感,让我们约束自己,布施他人,为自己和家人积累福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