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據說大明王朝剛建立不久,出生貧寒的朱元璋雖嚐遍了山珍海味,卻仍舊保持著一種獨特的口味——吃燒餅。一日,朱元璋正在吃燒餅時突聞誠意伯劉伯溫覲見,這劉伯溫素以精通“象、數、理、佔”等玄理、能預測吉凶而聞名於世,曾為朱元璋西平江漢、東定吳會、北伐中原、一統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朱元璋贊他“可謂賢智者也,如諸葛亮、王猛,獨能當之。”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朱元璋見到劉伯溫後突然心血來潮,將吃了一口的燒餅用碗蓋住,然後問道:“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見劉伯溫閉著雙眼掐指一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朱元璋聽後不得不歎服,隨後他突然又想到何不乘此機會讓劉伯溫算一下大明國運?於是他又神情嚴肅地問道:“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長享否?”。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朱元璋可是歷代皇帝中“一言不合就殺頭”的典範,劉伯溫在這個問題上若稍有不慎便隨時可能人頭落地,於是他趕緊答道:“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朱元璋何等聰明之人,他知道劉伯溫是在忽悠自己,又僅僅追問“雖然自古興亡原註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於是君臣二人一問一答留下了後世所稱的《燒餅歌》。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雖然關於《燒餅歌》的真偽歷來爭議不斷,但是劉伯溫的神機妙算卻是為後人所確信無疑的,甚至有人指出劉伯溫早已預知了大明王朝的國運,他對朱元璋所說的“萬子萬孫”也並非是矇蔽聖聽之言,只是他用的是雙關語,“萬子萬孫”的另一層意思是“萬曆子孫”,於是大明王朝果然亡於萬曆帝的孫子崇禎帝之手。據傳聞,劉伯溫曾留下一份密件藏於北京紫禁城的密室,他曾囑咐朱元璋將其代代相傳,非到大變故不得開啟,這份密件一直傳到崇禎帝手裡。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1644年,大明王朝內憂外患,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隨後北上直指北京,坐困愁城的崇禎帝終於開啟了那個塵封了200多年的密室,只見密室中有一櫃,開櫃取出密件后里面依次有三幅圖。第一幅畫的是文武百官數千人,卻將官帽拿在手中,披髮亂走,崇禎不解其意而問身邊太監,太監回答:“或恐官多法亂”,崇禎不語,接著打開了第二幅畫。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第二幅畫的是士兵倒戈棄甲,窮民負鏹而奔逃,崇禎又問,太監答道:“想是軍民背叛也。”崇禎勃然變色,緊接著又打開第三幅畫,只見其中僅有一人,身穿白色睡袍,光著右腳,左腳穿著鞋襪,披散著頭髮,懸在半空,崇禎定睛一看這畫上人物活脫脫就是自己,嚇得當即癱坐地上,這次他沒有再問畫中的含義,問了怕是也沒有人敢回答他的問題。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這則傳聞出自明末《再生紀略》的作者陳濟生之口,他聲稱這是自己客居國丈嘉定伯府時聽大內太監傳出的消息。當然,這種種傳聞多是後人甚至是後來的統治者託劉伯溫之言宣示:明朝的滅亡不是李自成或者大清亡的,而是其天命已盡。天命論,雖是中國古代封建帝制時代產生的一大政治神話,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大明帝國的滅亡確實多多少少與天命相關。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據現代學者研究發現,明末剛好處於中國氣候史上的一個小冰河期,反常的氣候導致農作物大規模歉收,百姓因吃不上飯而造反,撼動了帝國的根基。同時,據《花村談往》記載當時北京流行一種名為“疙瘩瘟”的瘟疫,後人推測這很可能是通過跳蚤傳播的肺鼠疫,也可以說是跳蚤滅亡了大明帝國,按天命論來講大明帝國的“天命”是由上天派來的跳蚤終結的!

朱元璋問劉伯溫明朝國祚,答曰:萬子萬孫,結果大明亡於萬曆之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