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的是主線而非大陽線

任重道遠,我們需要的是主線而非大陽線

7.12日,中興通訊帶領5G板塊高開高走,當天成交了209億,從而帶動了整個市場再一次出現了普漲,本週第二次出現了一根大陽線。讓人興奮的大陽線,可能很多7月9日大陽線抄底的人好了傷疤忘了痛,又興奮的追進去了。

指數上的大陽線在技術上,的確是一個信號,在經歷了超跌之後,技術上有著反彈的需求,反映在市場上意味著很多投資客壓抑了很久以後的一次集中爆發,技術上所有的節點,在市場上都可以找到解釋,翻譯成市場的語言。但是這個反彈不是蓄謀已久的,只是壓抑後的爆發,所有的資金都盲目的搶進去,不分行業,不分好壞,這樣肯定會造成7.13日的分化行情,在7.9日大陽線之後,就是這個過程,在沒有主線出現的進攻後,突然看不到熱點,跟接著被砸了稀巴爛。

看看7.12日的熱點:5G。這個板塊我之前寫過一篇它的文章,認為以2020的5G實現商用為節點,中間的這兩年的時間利好消息會不斷的出現,它會成為當仁不讓的主力。但這是後話,目前來看,5G在現階段還沒看到主線的苗頭,它的上漲邏輯是政策上的利好刺激,是屬於題材類的。7.12日早上伴隨中興通訊漲停的5G板塊內的都是一些小盤股,包括做光模塊的新易盛、做光器件的太辰光等,這個時候不需要多看,是小資金在炒作跟風,一直到午後,中天科技、亨通光電這些老字號才跟著發力,這就代表著可以納入觀察範圍了,但是並不是代表它們可以轉換成現在市場的主線,因為還缺少整個板塊的利好刺激,中興通訊這次的帶動跟以前有質的不同,以前是主動的帶領,這次是隔壁鄰居突然給的利好。

既然5G短期內成不了主線,那麼最有可能的是哪個行業呢?如果這麼認為的話,就把“主線”這個詞給狹義化了,主線是一種規律,是我們可以預判的,有可能形成資金合力的一條時間線。它可以是一個板塊,也可以是固定時間段內一個概念下的輪動,例如股災過後鋼鐵、煤炭、有色之間的輪動,這就是一條主線,雖然最後被破壞。在後面的震盪中,有中報的催化預期,而能形成主線的有可能是鋼鐵和醫藥。

鋼鐵行業從股災以來一直非常活躍,也是第一個開始反應的板塊,每次中報,好像都少不了它,在經歷過大跌的弱市,它更是必不可少。從整個週期股板塊來說,有兩個大資金可以進入的必要條件:容量和上漲空間。現在上漲空間所有的板塊幾乎都有了,但是像較為活躍的芯片板塊、新能源車板塊,雖然有上漲空間,但是沒有容量,機構資金還沒進去呢,大家就一窩蜂的炒上去了。關鍵是鋼鐵行業還有中報這個催化劑,每次中報的行情,都少不了週期股的參與,這次也一樣,沒有熱點的情況下,大資金如果要想挖掘中報,只有週期股這一條路,較為活躍的鋼鐵也必然是首選。

醫藥行業也有可能是中報催化而形成上漲的板塊,但是它更穩妥的是買在上升趨勢上,而且伴隨著較大的成交量,這意味著大資金流入。這樣會比較安全,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它的估值較高。估值這個東西很奇怪,大資金在裡面的時候,它越高越安全,因為大家都會自我催眠,找出估值高的擋風牆:“成長性”。這些概念分兩面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機構大爺們這麼認為就可以。醫藥板塊又代表著大消費,也有容量大,有上升空間的可能性,如果考慮建倉,只找龍頭,不要在乎價格和估值。

只有主線的出現,才能看到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從而才會有資金合力,可以打出賺取價差的空間。所以主線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指數大陽線,而有可能出現主線的催化劑就是中報,這就更進一步明確了我們應該關注的點,做錯了可以止損,但是最起碼應該知道自己錯在哪了,最壞的結果就是跟著大流一窩蜂的往前衝,死在興奮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